煎堆家族 传承40载 每到春节加班回馈街坊 兄妹齐心传递广式人情味
煎堆是广州人最爱吃的传统节日美食之一,而在广州就有这么一家子,几十年如一日为街坊打造美味的煎堆。1月30日,广州海珠区龙导尾市场,23℃的冬日午后酷热异常,若不是英记食店及时将热腾腾的煎堆摆上货台,提醒着大家年味渐浓,街坊们的思绪恐怕已从新春跳到了盛夏。
这家老字号小食店卖煎堆已快40年。60多岁的冼家政是如今的店主,创始人则是他的父亲;自从老店主去世,冼家政和他的兄弟姐妹便接手了店铺。平日里小店由冼家政打理,到了年前最忙碌的时候,兄妹们便齐齐回到店里帮忙。这天,店门口买煎堆的街坊又排起了长龙,冼家政围着一条蓝围裙,正在店里忙前忙后,
冼家政说,他们一大家子其实早已不靠卖煎堆生活,小食店生意虽红火,也并不赚钱,“我们坚持把煎堆做下去,其实是因为那份难割舍的人情在里头。”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武威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陈忧子苏韵桦
“现在大家的生活好了,以前过年,都是家家户户自己做煎堆,很少有人出来买的。”70多岁的二哥冼家齐天刚蒙蒙亮就来到店里“报到”。时值中午,他正坐在食店里的案板上,揉着糯米团和豆沙馅,边看着屋外熙熙攘攘排队买煎堆的人群,边向记者讲述着老店做煎堆的故事。
“煎堆七兄妹”
从凤凰新村地铁站出来沿工业大道直行,右转穿过小巷,走过一座孖桥,便看到了龙导尾市场。节前沿街两旁的商铺里人头攒动,卖咸鱼的、卖猪肉的、卖蔬菜的、卖香火的……将这条还是青石板铺成的老街点缀得热热闹闹,街两旁的民居都十分古老,楼房的窗玻璃虽破了,却有几株刚买的鲜花“钻”了出来。前来买菜的老街坊们说,这个市场几乎50年没变过样。
冼家齐70多年前就出生在这个极具市井气息的地方。当时,他的祖父从德庆县莫村镇搬到了这里,便定居下来。冼家虽远离故土,但现如今兄弟姊妹间私下交流,说的仍是莫村镇那夹着乡音的粤语,“我的白话其实并不算标准,开口都怕人笑话。”冼家齐说。
上世纪80年代初正值改革开放,冼家齐的父亲便把自家在龙导尾的临街平房改成了档口,卖起了煎堆。
冼家齐一共有六个姐弟。大姐冼超凡在父亲开煎堆店几年后就去世了;“四弟”冼家政如今主理店铺;五妹冼超仪的专长是和糯米粉;六妹冼超凤、八妹冼超群负责卖货、计秤;“九弟”冼家骥是一名的士司机,50来岁的他每天晚上收工后才到店里帮忙。冼家齐说,按德庆莫村镇的传统,兄弟姐妹间排行不能称三和七,“四弟”家政其实排行第三,“九弟”家骥实为七弟。
“煎堆就是广州的传统年货,每年到节前,大家不用号召,都会回来帮手。”冼家齐说,他退休前是广州机床厂的工人,其他几个兄妹也都有退休金或工资,大家各有住处,根本不须靠做煎堆维持生活。冼家齐还是个二胡能手,平时他会在海珠区各个公园拉琴为乐,但一到春节前,冼家兄妹却像被磁石吸引一般,通通自觉回到老屋做起祖传生意,“不但我们来,我的妻子也会过来帮忙,既然有时间,大家当然要回来帮一下。”
卖到没人买才收工
冼家齐店里的煎堆主要有两种:九江煎堆和龙江煎堆,九江煎堆比较软,样子扁扁平平;龙江煎堆则是圆的,但两者价格都是一样。只见他在案板上将拇指大小的糯米团压扁,塞入一个方形的豆沙馅,再将糯米团子一包,一个煎堆便基本成型了。
“煎堆皮就是用糯米皮,豆沙馅就是我们买红豆回来,自己煮熟加糖,滤掉水分就可以。其实做煎堆没有什么技术难度,以前广东人人都会做,但却不是人人都做得好吃。”
冼家齐介绍,煎堆的基础原料就是糯米和豆沙,如今生活条件好了,他们在制作时又混入了花生、芝麻、椰丝等材料。虽说人人都会做,但要做得好吃,还要看会不会炸,关键就要看准油温和火候,“这个全凭经验,我直接跟你说也说不清楚。”冼家齐说。
英记小食自开张以来生意就很好,凭着多年攒下来的口碑,每到过年,店门口买煎堆的顾客常常要排长龙等候。
冼家齐说,节前他每天早上五六点就要起床帮工,但还是忙不过来,“说实话,我们每天用了多少斤糯米粉,煮了多少斤红豆,我们自己也不会去算,只知道料没了就赶紧去仓库拿货,因为我们卖煎堆真的不是为了赚钱。”
节前,冼家兄妹的收工时间并不固定,全凭顾客数量为标准。“做到没有人排队来买了,我们就收档,像这几天通常都要卖到晚上八九点了。”冼家齐说。
飨街坊不忘关照同乡
连日的疲劳让冼家齐直呼有些吃不消,而即使是年轻一点的店主冼家政也疲惫不堪,他说,其实兄妹几个早在好几年前就曾商量过不干了,但却一个个都落实不到行动上。
“我们继续做煎堆只有两个原因,第一,如果我们不做,家里就不会有人再接手做了,你去街坊那里问问就知道了,我们实在是放不下这个传统、这个味道,以及这么多年找我们买煎堆的老街坊们。”冼家齐说,“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我们雇了6个帮工,只要这个店开下去一天,他们就有一天饭吃。”
店里这6个帮工其实都是德庆莫村镇的老乡,只见他们有的炸煎堆,有的和糯米粉,有的把炸好的煎堆拿到货台上,一个个都忙得不亦乐乎。
虽然冼家七兄妹都生在广州,但他们对于故土却充满着情谊。“我们每年清明祭祖都要回去,知道这几个帮工生活上有些困难,如果待在乡下,他们就什么工作都找不到。”冼家齐说。
店里正好有一个小伙子,说着浓郁口音的德庆话,正帮着冼家齐做煎堆。冼家齐说,这个年轻人是刚放寒假,从德庆到广州来帮着父亲打几天短工的,“他爸爸就在我们这里做,以前在莫村镇乡下没有工作,整天喝酒无所事事,我们回乡下见到了不忍心,就把他带到广州来,起码有口正经饭吃。”
冼家政说,几兄妹年龄渐长,精力不济。前几年,相关部门对餐饮业的环保要求越来越高,他们炸煎堆难免会产生油烟影响周围的居民,所以当初几兄妹商量着停业,但回头一看那6个帮工又忍不下心了,“你说都是乡里乡亲的,怎么忍心?我们都是从单位退休的,做煎堆对我们不是主业,但对他们却关乎生计。”
冼家齐说,风风雨雨几十年,煎堆店虽然从最初的1个档口变为如今的4个档口,但一年到头,几兄妹并不能从煎堆里赚到多少钱。“煎堆是节令食品,一年到头主要是这段时间有生意,其他时间我们都要做别的东西卖,生意也一般。店里一年到头赚下来的钱,绝大部分都给了帮工发工资了。”
冼家政介绍,这六个帮工包吃包住,每个月的工资大约2500元,要加上他们的吃住开销,每个月每人就要去到3500元,这样算下来一年请工人就要花25万元。
街坊“义工”来帮忙
除了这几个同乡的帮工,煎堆店里还常年坐着一个70多岁、头发花白的老太太。就连冼家齐都不知道这个老太太的姓名。只是每天一有空,她就自愿过来帮他们做煎堆。
“她是这里的街坊,因为她排行老二,嫁的男人也排行老二,所以我们就都叫她"二嫂",叫顺口了,反倒她的真实姓名我们不知道了。”冼家齐说,“二嫂”虽然来做煎堆,但从来不要一分钱工钱,他们时常想送一点煎堆给她,但每次都被她婉拒,每到中午店里开饭时,这位“二嫂”都主动回家吃饭。
“她说自己是义工,不要我们任何回报,因为怕别人说她蹭饭,连饭也不在我们这里吃。”冼家齐说,“二嫂”来做煎堆,就是因为爱好,老人虽然也有儿孙,但白天他们都要上班,闲来无事,她便靠帮忙做煎堆打发时间。
“说到底,还是那份街坊情。她什么也不图,就是觉得在我们这里做做煎堆很开心。”冼家齐说,为了广州老街坊这点点滴滴的温情,家族的这家煎堆店,他们还要继续开下去。
新闻推荐
南方日报讯(记者/马喜生通讯员/张水木)12月3日,笔者从肇庆市德庆县获悉,2018德庆乡村马拉松将于12月15日正式开跑,目前已经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