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湾龙岐村近代的两位名人

番禺日报 2018-12-22 08:41

沙湾镇龙岐村辖下的自然村渡头和岐山,曾出过两位名人:一位是爱国民主人士李民欣,一位是教育家张瑞权。两人于解放初期曾先后任广州市副市长之职。时隔五六十年,村中还有一些老人略知二人点滴情况,年轻人则根本无从了解。现将查找到的一些资料整理出来,作为对先辈的纪念与缅怀。

抗日反蒋爱国民主人士——李民欣

李民欣(1890-1955年),别字泽霖,渡头村人。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主要创建人之一,是中国民主党派人士。少年时,先后在螺阳社学和螺阳小学读书。青年时,考入两广陆军学校,结识了老师李济深,从此建立了永恒的友谊。

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李民欣加入了由同盟会改组的国民党,任邓仲元领导的广东第一师上校参谋。

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北伐,李济深留守广东,统领军政大权,李民欣任四会县县长。

1928年春,李济深任国民革命军第八路总指挥,李民欣任总指挥军务处兼副官,后又任财政部税务总署署长。

1929年,蒋介石软禁李济深于南京,李民欣有亲信之嫌被通缉,因而弃职避难在港澳。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在社会舆论的压力下,释放了李济深。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蒋介石撤销了对李民欣的通缉令。于是,李民欣随李济深到南京出任军事委员会参谋,后又随李济深到广西桂林任办公厅顾问。

1944年,日军占领桂林,李民欣随李济深在苍梧组织抗日游击队,指挥抗日战斗。1945年日军投降,李民欣协助李济深、何香凝、蔡廷锴(十九路军军长)组建“中国国民党民主促进会”,联络各地爱国民主人士。1947年秋,该会在香港成立“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简称“民革”),李民欣被选为中央常委。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李济深当选为共和国副主席。李民欣任中央财政部经济委员会委员。同年10月14日,广州解放。李民欣任广东省人民政府委员、广州政协副主席和广州市副市长。

1955年12月,李民欣病逝于广州,享年65岁。李民欣葬于银河革命公墓。现在,渡头村李慈溪堂仍保留有李民欣的遗物。祠堂石匾额上还刻有李民欣的题字。

爱国教育家——张瑞权

张瑞权(1899-1981年)别字伯荪,岐山村人。少年时先后螺阳社学、螺阳小学读书。18岁考入广州南武中学,1918年考入广东高等师范(即中山在学前身)。此时,与同学成立了以“求知致用”为宗旨的适用学社。大学毕业后与社友商量向校长邹鲁借位于文明路的三间教室,开办夏令补习班。

1924年9月,知用学社同仁以“格物求知、穷理致用”为校训,租用纸行街旧屋作校舍,创办了私立知用中学。自1925年夏开始,推选张瑞权任校长,且连任了31年。私立知用中学高中分设文科、理科和师范科,又增设升大学预备班,又为家庭困难学生增设工读实验班。他聘请教员不论信仰、地域、出身,只求团结合作,致力于教育事业故老师队伍人才济济,学生人数逐年增加,学校名声越来越大。

1926年,根据国内形势,他向学生灌输爱国思想,以黄埔军校的军服款式作为校服。在他的影响下,很多学生参加革命了进步组织“新学生社”,师生曾多次参加反对军阀,反对帝国主义的集会、游行。

1927年7月16日,张校长邀请鲁迅到学校演讲,日后,又有茅盾、欧阳予倩、欧阳山、廖承志等名人多次到知用中学演讲。当局指此中学为共产党的大本营而勒令查封,不少学生被捕。张瑞权多方奔走呼吁,又得李民欣出面营救,媒体舆论加压,知用中学方得启封。

1930年,在百灵路、仓前街购地筹建新校舍。几经艰辛,知用中学的“求知堂”“知用堂”相继落成,各科教学成绩显著,尤以理科最为突出。1938年初,日军进犯广东,时局动荡,知用中学曾迁粤北乳源、湖南郴洲等地。抗战胜利后才迁回广州恢复上课。

1949年建国初期,张瑞权担任“中国民主促进会”广州市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956年11月,他当选为广州市副市长,连任8年。任职期间,兼任广州干部业余大学校长和文史馆副馆长。曾当选为广东省人大代表、广州市第一至第五届人大代表。1981年12月26日,张瑞权病逝于广州,享年82岁。

张瑞权遗著有《张瑞权诗词唱酬集》,2000年广州文史馆所出《昨夜星光》一书记载了张瑞权的生平事迹,称其为爱国教育家的典范。

张瑞权是番禺沙湾岐山村张鉴湖的曾孙,辛亥女杰张竹君的侄子,民国初期番禺一区区长张正时的长子。渡头村李民欣的妻子张晴晖是张瑞权的堂姐,所以,李民欣与张瑞权既是同乡又是亲戚。村民们对其人其事知之甚少,笔者集纳于此,以飨番禺乡亲。(陈藻整理)

新闻推荐

西林沙糖桔将开摘早摘入黑榜

南方农村报讯近日,广西百色市西林县人民政府发布了《关于确定沙糖桔开市日的通知》(下称《通知》),将西林沙糖桔开...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