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展览馆昨日正式开放,吸引众多不同年龄段观众入场 70后在这里看到故事 80后在这里唤起回忆 90后在这里了解历史
观众参观20世纪80年代广东地区购物商场的一角复原场景。本栏摄影:南方日报记者朱洪波
中广核展位吸引了不少观众参观。
家长带着小孩一起来观展。
“走进广深”城市漫游区域让观众有身临其境的感受。
水下考古互动体验系统吸引小朋友参与。
扫码带你一馆看尽
广东改革开放40年
■聚焦“大潮起珠江—广东改革开放40年展览”
11月8日,“大潮起珠江——广东改革开放40周年展览”正式向公众开放(展览免费开放,开放时间为周二至周日10时—18时,观众可登录深圳改革开放展览馆官网预约参观时间段)。
一大早,深圳城市艺术与规划展览馆门口就聚集了不少观众,排队等待进入参观。其中,有单位组织的团队,有对展览期待已久的“老广东”,有碰巧带孩子走进来的大哥,更有来深转机暂时停留的90后情侣。不同年龄不同领域的他们,对展览的评价如何?最关注的展品是什么?展览又勾起了他们的哪些回忆?南方日报记者随机采访了多名观众。
●南方日报记者郭悦策划统筹:赵杨曲广宁
90后:科普改革开放历史
“每个年龄段都能找到适合自己参观之处”
在改革开放展览馆的第三部分,一名25岁左右的男生在科技创新强省建设板块驻足了很久。“我跟着导览参观了半个多小时,最大感受是,广东不管是科技、教育还是文化上,很多领域的发展都走在中国甚至世界前列”,他指着头顶的全球最大水陆两栖飞机AG600模型说,“我在这里看到了很多全球之最。”
“我在网络上了解到这个展览,所以就在第一时间来了,这个展览让我更加全面了解了广东的发展历史,我觉得在广东总是能够第一时间接触新事物,激励我们创新。”这位潮汕小伙儿对记者说。
从江苏来的一对情侣游客正在走廊上观看68米新媒体长卷,这是他们到达深圳的第一天。“从市民中心的地铁站附近看到展览信息,利用转机的时间,刚好可以了解广东的发展。”游客王昆峰说,“这个新媒体长卷的四个篇章我们都看完了,体验感很好,而且内容不重复,所以不会觉得厌烦。还有刚刚看完的"走进广深"城市漫游区域,真的感觉广东的科技力量很强。”
“可看性很强,各个年龄层次的人都能在展览中找到适合自己参观之处。比如我们可以了解城市发展,老年人可以回忆往事,公务员可以了解政策发展……”王昆峰的女朋友补充道。
80后:唤起了城市生活回忆
“生活化展品非常接地气”
一幅悬挂在墙上的深南大道老照片,勾起了特区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杨格的回忆。“深南中路最开始还只是乡村小道,现在却变得如此繁忙。”她感叹深圳发展的迅速。
在不远处展示的边防证,同样承载着她的记忆。“爸爸曾在盐田港工作了几年,小时候过年时会来深圳。因此我对二线关的印象非常深。”
她尤其喜欢展览中的那些生活化的展品。“非常接地气。当我一看到展示柜中写有OICQ的小人偶,以及健力宝的标志时,一种非常亲切的感动涌上心头。这都是我小时候的回忆。”
和她一起来参观的还有她的同事们。“以为走一圈十几分钟就能看完这个展,没想到展品如此丰富,呈现也非常直观,尤其是展出的老式磁带等文化产品,就是我们当时的娱乐生活啊。”其同事之一的李女士告诉记者。
带着孩子来参观展览的洪志伟来到广东已经20多年,看到烟尘滚滚的工地照片,他感慨良多:“从改革开放到现在历史进程变化真大,那时候我生活的地方还到处是工地,用的是BB机;在"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下,深圳如今到处高楼林立。”
70后:在历史场景中讲述故事
“有上层规划也有生活变迁”
“通过这个展览,这些真实记录改革开放过程的资料都被很好很完整地保存下来了。”71岁的张清泉老家在贵州,他指着历史照片墙说:“广东改革开放的经验在全国的影响很大,当时我们内地都在认真学习。”
他回忆:“改革开放后,贵州有很多年轻人非常向往到广东打工,因为广东的鞋厂、制衣厂的管理相对内地都要更加规范化,出口产品种类更多。他们在这里学到了技术再回到家乡创业开厂。可以说广东的经验在内地得到了推广。”
77岁的古志宏算是地地道道的“老广东”了,他对这个展览期待已久。“进入看展流程方便迅速,凭借身份证和预约都行,我们老年人还能用老人证。”
当在广州生活了23年的他看到高第街的牌坊时激动万分:“那时我每天都路过高第街,我们把它称为"女人街",里面大大小小的东西供应都很全。”
广州地区商场一角的场景还原、当年乡镇企业生产车间的复原场景,一下子就把古志宏拉回了曾经的老旧年代。“展览很有历史感,很齐全。既有上层的规划设计展示,也有老百姓生活的变迁。”
1993年,他来到深圳,“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标语让他眼前一亮。站在展厅的这张标语前,古志宏拍了一张照片。
作为曾经的深圳邮电局党委书记,当古志宏看到展示广东通信技术发达的代表——华为手机时,欣慰地笑了。“改革开放以后,广东开始大量铺设电缆,通信领域得到了颠覆性的发展”,他回忆起曾经在位于东门的深圳邮电局上班的时光,“那时我住在莲花村,我开车经过皇岗路去滨河路,很少有车,而现在滨河路已是车水马龙。”
新闻推荐
今年市十件惠民实事进展顺利43个具体事项中已有14个事项完成年度任务
西江日报讯(记者袁绫)记者近日从市相关部门了解到,目前2018年市十件惠民实事进展顺利,截至8月,43个具体事项中已有14个事项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