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绽放□ 特约评论员 邹国芳

西江日报 2018-11-02 03:36

将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相融合,营造浓厚的传统文化教育氛围,让师生在校园的一草一木,一景一物中感受传统之美,已经成为很多学校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一大特色。(10月30日《西江日报》)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底蕴深厚,是中华民族的血脉、灵魂和根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他指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蕴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在党中央的高度重视下,举国上下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性的认识达到了新的历史高度。早在2014年教育部就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与进课堂工作得到高度重视。肇庆市各地各级学校都通过坚持广泛深入开展各种形式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让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绽放时代光芒。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承载着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灿烂文明,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植的文化沃土,是当代中国发展的突出优势,对延续和发展中华文明、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中小学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培养学生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文化传承创新,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奠基工程,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行为规范和文化素养的养成工程,也是培养学生珍视祖国优秀文化,增强民族自尊、文化自信和爱国情感的提升工程,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理想信念,具有重要意义。

肇庆市各地各级学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着良好的传统,不少地方和学校在长期的教育教学中积极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面对新形势、新要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还存在不少问题,如各地、各部门尤其教育部门的领导干部对开展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认识还不够高;传统文化教育内容缺乏系统性、整体性,主要是课程和教材体系不健全;教学中重字面说教轻内涵阐释、重学轻习的现象比较普遍;学科教师传统文化素质有待提高;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教育合力和氛围尚未形成,等等。这些问题务必要引起各地各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并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以更好地共同推进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新形势下,教育系统承担着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职责使命。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所有学科和教师的共同责任。全体教师只有自觉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传统文化素养,不断探索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形式和教学方法,把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有机渗透到各个学科的教学工作之中,才能更好地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绽放。

新闻推荐

以成功承办省运会为新起点开创肇庆发展新局面 肇庆成功承办第十五届省运会启示之三 □ 西江日报评论员

三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肇庆秉承“绿色省运、精彩省运、廉洁省运”的宗旨,唱响“绿色省运、砚玉肇庆”主题,办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