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可染“鼎湖飞瀑”美誉画坛
鼎湖山的粼粼波光给一代山水画宗师李可染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李可染与广东颇有渊源,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李可染曾数次来广东的从化、肇庆避寒,岭南的山山水水,特别是从化温泉的翠溪山色、肇庆鼎湖的秀丽风景给他带来创作灵感。所以在他的画可常见到“题于从化温泉”、“写于肇庆”的落款。在这段时期,李可染创作了一批震撼画坛的杰作,包括首次创作《万山红遍》。1962年李可染在广州从化温泉宾馆,画了第一张《万山红遍》;1963年他和张葱玉、梅兰芳等人一起游丹霞山,在那里写生后,又去了从化温泉宾馆,画了第二张《万山红遍》 ,还画了有名的《苍岩白练图》《漫写漓江雨》《钟馗送妹图》《赏荷图》等。
李可染自幼习画,1946年应徐悲鸿之聘为国立北平艺专中国画教授,师从齐白石、黄宾虹,潜心于民族传统绘画的研究与创作。在李可染的艺术创作中,岭南的山山水水尤为常见。
20世纪以来,以李可染为代表的现代山水画写生,借鉴西法,对景落墨,一改传统山水画目识心记的写生方式,在悟对自然的同时强调现场性,强调从对象的形质出发,寻求新的灵感而妙造自然,带有很大的当场创作的性质。它的特点是:摆脱程式,画面丰富、真实,语言生动而充满表现力,风格更为多样而具有时代感。
李可染的山水作品经历了由单纯到丰富,再从丰富重返单纯的过程,他在“师古人”和“师造化”之间,不断思考不断创新,不断完善和打造着属于自己的笔墨结构和画面语言。“客观世界是人类认识和思想的根源,但它不是艺术。它是原料,是带着杂质的矿石,没有它,炼不出精钢来,大自然的奥秘无穷无尽,人将永远发掘不完”,李可染先生如是说。
李可染论画以为中国画高层次审美境界“不仅画所见,而且画所知、所想”,道破了古代画论“造化”与“心源”的深层关系。由此,他的山水画从“写景”跃向“造境”,更注重写心源、写大意、写山水精神!极近自然而又超乎自然,这正是此作的迷人之处,也是李家山水的魅力所在。
李可染的山水画重视意象的凝聚。他强调作山水画要从无到有,从有到无,即从单纯到丰富,再由丰富归之于单纯。他在40年代的山水作品还留有朱耷、董其昌的影子,清疏简淡,是一种线性笔墨结构。50年代以后的作品,借助于写生塑造新的山水意象,由线性笔墨结构变为团块性笔墨结构,以墨为主,整体单纯而内中丰富,浓重浑厚,深邃茂密。1954年后他以造化为师,屡下江南,探索光与墨的变幻,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新闻推荐
西江日报讯(记者赖小琴通讯员钟峻浩)近日,鼎湖公安分局经侦大队、网警大队、永安派出所密切协作,经过多月的耐心规劝,让两名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