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要巡警大队五中队中队长陈敢志:见证科技强警 社会更加安定
陈敢志(中)和同事们在电脑前判研警情。 西江日报记者 杨永新 摄
西江日报记者 杨永新 通讯员 王勇
高要籍民警陈敢志出生在改革开放的第一年—— 1978年。那年,我国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建国以来经济社会发展的伟大转折。
“父母曾对我说,我出生前的年代,大部分群众很少有肉吃;我出生后,经常有肉吃。再往后,日子过得越来越滋润。”站在记者面前的陈敢志,身体壮实,眼神犀利。
长大后的陈敢志,不用再像父辈那样为了能吃肉而奔波,而是能朝着自己的理想迈进—— 成为一名人民警察。“拿着枪很威风,可以抓坏人。”回忆当初,陈敢志依然满腔豪情。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20岁那年,陈敢志通过层层考试,如愿成为一名民警,并被安排到巡警大队。干一行,爱一行,一晃又是20年。如今,陈敢志是高要公安分局巡警大队五中队中队长。
从警20年来,陈敢志见证了科技强警,警队办事效率不断提高,社会犯罪率不断降低,社会越来越和谐。
“刚入警时,局里开会,大家从各个乡镇赶来,开会半个钟,集合时间花了大半天。特别是距离市区最远的河台派出所,民警赶来开会,仅路上的时间就花了近两个小时,会后回去又花近两个小时,半小时的会议,几乎用了一天时间。但现在就不同了。”在巡警大队,陈敢志带着记者来到会议室,这里有录像机、远程视频等先进设备。“各个派出都配有这些设备。开会时,大家坐在各自的会议室,通过录像机进行现场直播,节省了许多宝贵时间,办事效率也大大提高了。”
在高要区南兴路,人来车往,各行其道,城市秩序井然。“道路交通由原来的人工指挥发展到交通灯,再到如今的智能设备。如遇到重大活动,不必在路面安排大量警力,只需在指挥中心调度,即能一路通畅。交通维护实现了量到质的转变。”
让陈敢志印象最深刻的是,随着科技强警的深入发展,抢、盗、偷等刑事案件逐日减少。“以往和同事在路面巡逻,经常接到拦截各类偷抢盗嫌疑人的命令,最多一天有近10宗,我们为此疲于奔命。现在一天也难遇到一宗,这得益于强大的网络监控,给犯罪分子很大的震慑。”陈敢志所说的,正是公安部门日趋完善的“天眼”系统,它让城市监控无死角,为犯罪分子布下了天罗地网。
“如果有人做了坏事,基本很难逃掉。”行走在高要的大街小巷,陈敢志随手一指,“坏人开车经过,智能监控就能自动抓拍,给警方破案提供了很大的帮助。而在十几年前,要破一宗盗抢案,所花的时间和精力是现在的好几倍。”
记者见到,陈敢志和他的同事巡逻时,胸前都佩带着执法仪。“这是近几年配置的,对我们的帮助可大了。”他说,民警在执法过程中,经常遇到对方无理取闹、断章取义、甚至被诬告的情况,有理说不清,让民警很被动。而执法仪记录了整个执法过程,固定了证据,能还民警清白,“同时也规范了民警执法,避免个别民警暴力执法,对双方有利。”
采访中,陈敢志突然接到警情,在南岸街道某小区,有居民闹纠纷,需要民警介入协调。陈敢志立即通知附近的执勤巡警赶往处置。原来,他们出警的时间有规定,城区内必须3分钟赶到事发现场;在城郊,要求5分钟内赶到现场。“哪里有危难,哪里就有警察。”陈敢志语气坚定,眼睛里闪着坚毅的光芒。
新闻推荐
西江日报讯(记者李文华)近日,高要区禄步镇曲艺社在该镇文化广场举行文艺晚会,庆祝成立77年,100多位曾在私伙局合伙的艺人登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