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风而行四十载 崇德之城谱新篇
改革开放不仅让县城发生巨变,也为德庆镇村带来新生。回想起四十年前家乡的模样,许多自小便生活在官圩镇金西村的村民不胜唏嘘。有村民回忆,改革开放前,村中道路狭窄,而村里通往县城的道路更是山边泥路,晴天浮尘雨天泥泞,村民行走时往往容易摔跤受伤。过去从村里到县城也非常不方便,走路需要3个小时,骑自行车也要2个小时。“但在改革开放后,我们能感受到国家对农村的关注度在提升,越来越多人将目光放在了农村的建设上。”该村的村支书李东彬告诉记者,过去,村道狭窄、消息闭塞,村民基本依靠耕种度日,几乎没有经济收入。但改革开放以来,享受着祖国发展带来的红利,金西村在不同阶段都获得了新的发展。
党的十九大作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后,德庆大力建设美丽宜居乡村,积极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在德庆落地生根的各项工作举措也让金西村受益无穷。近年来,除了全力振兴贡柑主导产业外,德庆也兼顾发展壮大紫淮山和道地南药产业,推动特色农业产业化品牌化发展,并积极推进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县、首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建设,积极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同时,该县更按照“龙母故里·美丽乡村·花果长廊”发展定位,完成了首批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建设并加快推动全县16个省定贫困村完成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规划编制、“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等工作,并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其中,金西村是德庆县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建设五个主题建设村之一,以打造“特色农业名村”为发展定位,着力发展特色农产品和乡村采摘体验休闲旅游。因此,如今的金西村不仅村道全部实现硬底化、村中泥砖房茅草房逐渐变为青瓦白墙的平房与小楼,村容村貌也不断改善。而村民们除了耕种外,还大力发展种养业,更有人走出金西村到外地务工积累经验后再回乡发展。当李东彬环顾村容整洁、景致美丽的金西村时,幸福溢于言表:“现在的生活真是一日比一日有盼头了!”
在改革开放春风沐浴下成长起来的马圩镇旺岗村委会庙门山村小组村民徐晓云,同样见证了庙门山村的变化与成长。在她的记忆里,改革开放以前,庙门山村杂草丛生、环境较为脏乱差,村民收入低下,村庄发展也十分缓慢。徐晓云说:“在我小时候,村中仅有一口水井,大家用水十分不方便。但随着经济发展,村中家家户户都有了一口水井,再到后来村中通上了自来水,我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方便。”村民用水方式的不断改变印证了庙门山村的变迁。而近年来,在德庆县深入推进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建设中,该村还以“人文历史名村”为发展定位,进一步丰富了村中的庙门、通天社稷牌坊等历史古迹的文化内涵,并依托村庄内古树、竹林等资源,融合岭南水乡风情元素合理布局文化楼、体育广场等设施,村中环境已与过去大不相同。借助新农村建设契机,该村还建立了全县第一个村级电商服务站和淘宝村,带动农户开设农副产品网店,并通过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在示范片区大力发展种植德庆紫淮山、蜜丝枣等特色产业,辐射带动周边农业产业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乡村发展欣欣向荣也在潜移默化中改善着乡村的风气与村民的精神面貌。庙门山村民理事会会长谢锦芬表示,如今村中文化生活日益丰富,节日活动、休闲娱乐的比赛不断,村民的思想变得更活跃,精神面貌也变得更好。“大家不仅积极参与到新农村建设中,更养成了在茶余饭后外出散步休闲的习惯。”记者在庙门山村看到,暮色四合之时,庙门山村的体育广场上便会聚集许多村民,有人相约一起练习广场舞,有人利用健身器材锻炼身体,也有人喜欢安坐一处,轻摇蒲扇与邻里闲聊。月色迷人,伴着清风徐来,自成一派安逸祥和的景象。庙门山村民理事会会长谢锦芬高兴地说:“改革开放以来,村中不良风气便日渐改善,如今更是一扫而空了!”
“江山秀美连肇庆,云物丰饶接苍梧”,山水钟灵的德庆大地蕴育了勤劳淳朴的德庆人民,而德庆人民也乘借着改革开放的东风策马扬鞭、不断向前,四十年来在岭南发展史上写下了一页又一页的绚丽篇章。但前进的步伐不会停下,德庆人民在“团结、文明、奋进、创新”的精神鼓舞下,还将继续前行,努力将“崇德之城”的美名传扬。
新闻推荐
高铁游、自驾游将成国庆主流出游方式 借力丰收节,乡村游或掀热潮
市民游客在江门的乡村菜地亲手选购萝卜。陈平生摄中秋假期刚过,国庆黄金周将至。去哪玩?怎么玩?日前,南方日报记者根据各大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