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市委市政府专题研究后省运时期肇庆新区发展工作,赖泽华强调咬定目标 坚定信心 抢抓机遇 乘势而上确保肇庆新区未来三年发展再上新台阶
西江日报讯(记者 刘小洪 特约记者 梁爱玲) 8月24日,市委、市政府在肇庆新区召开专题工作会议,总结近三年来新区发展成效和经验,研究谋划后省运时期新区发展思路和重点工作。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赖泽华主持会议,强调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和省委书记李希在肇庆调研时的讲话精神,按照市委十二届六次全会部署要求,以成功承办省运会为新起点,咬定目标、坚定信心、抢抓机遇、乘势而上,高起点高标准谋划推动肇庆新区建设,确保新区未来三年发展再上新台阶,努力把新区打造成为彰显中国特色、展现岭南文化的现代化新区和高质量发展引擎。市委副书记、市长、肇庆新区党工委书记范中杰,市政协主席孙德出席会议。
赖泽华指出,肇庆新区作为广东省第十五届运动会开闭幕式会场“惊艳亮相”,向全省人民完美展示了新区建设的丰硕成果,充分展现了中华砚都·七星肇庆的历史底蕴和蓬勃生机。肇庆新区能有今天的发展局面,得益于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得益于肇庆历届市委、市政府打下的坚实基础,得益于全市各级各部门特别是肇庆新区和鼎湖区全体干部职工的辛劳付出,得益于新区范围内广大群众特别是农民兄弟“舍小家顾大家”的奉献精神和鼎力配合。三年来,我们以对肇庆未来高度负责的态度,以背水一战的决心和勇气,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配套,围绕新区建设“资金从哪里来、土地从哪里来、建设如何展开、产业从哪里来、人从哪里来、可持续发展”等六大核心问题狠下功夫,熔铸“新区精神”、汇聚“新区力量”、彰显“新区速度”,举全市之力推动新区快速崛起。三年间,新区累计完成重点项目投资近300亿元,65平方公里核心区主要骨架路网初步形成,18平方公里起步区已经形成城市雏形,短时间内实现华丽蝶变,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最大的发展腹地、客商纷至沓来的投资热土,华侨城文化旅游科技小镇、环球易购、京东华南运营中心等投资总额达1400亿元的优质项目纷纷落户,得到社会各界一致看好。回顾三年来走过的路,着眼后省运时期,肇庆新区最需要传承的是体现主人翁精神、拼命三郎精神、南泥湾精神、钉钉子精神和工匠精神的“新区精神”,最需要坚守的是“统筹谋划、科学规划、加快建设、产城融合”的战略思维,最需要强化的是制度、资金、土地的保障,最需要加快的是强产业、增人口、聚人才、旺人气、促发展。
赖泽华指出,新区建设就好比“推铁球”,起步时非常艰难,势能形成后就会越滚越快。“推铁球”第一步,刚开始用很大力、很辛苦、很艰难,但铁球纹丝不动。第二步,当力气足够大时,仍然很辛苦,但铁球开始启动了。第三步,再持续发力,同样很辛苦,铁球就会滚动起来。第四步,持续加大发力,铁球滚动的速度就会慢慢快起来。完成第四步之后,铁球会转入正常运转,只需要很小的力就会越滚越快,势不可挡。同样道理,新区建设第一步的核心问题是规划和征地拆迁,解决好新区的发展用地问题很不容易;第二步是加快推进包括地下综合管廊在内的市政设施和体育场馆、学校、医疗机构等公共设施配套。现在新区已解决好征地、规划等问题,核心区基础设施基本形成,城市框架初步成型,发展势头已经形成,基本的公共服务配套也已初步具备,基本度过了起步时“举步维艰”的阶段。第三步是推动产业落地,我们刚迈出半步、还没着地;第四步是培育形成以教育、文化、人才、生态、政务等软环境为核心的综合竞争力,这是发展后劲。目前新区已完成第一步和第二步,仍处于推动铁球形成势能的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艰难的第三步和第四步还没完成,困难不少、挑战仍然很大。
赖泽华强调,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战略的实施,我们进入了“湾区时代”。肇庆作为粤港澳大湾区主体城市,战略地位空前提升,肇庆新区被省委、省政府确定为全省重大发展平台,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重大发展机遇。我们建设肇庆新区,既要坚定信心、充满自信,更要抢抓机遇、理性分析、正确判断、科学决策,用好用足用活政策,形成推动加快新区发展的强大动力,但不能盲目乐观或悲观畏难,更不能回避问题、不敢担当。既要继续保持“新区速度”,坚持以时间换空间、以快打慢,更要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从容建设,打造精品,创造“新区质量”,引领撬动全市高质量发展。既要学习借鉴雄安新区的规划建设理念,又要对标国内外最高最好最优规划建设,大思路大手笔大格局统筹推进水陆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高起点大力度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努力把新区打造成为彰显中国特色、展现岭南文化的现代化新区和高质量发展引擎。做好后省运时期的新区建设,要围绕“三个目标”:把新区打造成为国家级新区、肇庆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面向大西南枢纽门户城市的核心载体、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新引擎。坚持“四个不变与变”,“不变”的是:市委、市政府对新区建设发展的目标定位不变,赋予新区的历史重托和期待不变,举全市之力支持新区建设的力度不变,新区作为培养锻炼考验干部主阵地的地位不变。“变”的是:规划建设标准变得更高了,要坚持品质至上;产业和项目准入门槛变得更高了,要坚持高端高精高效;公共服务要求变得更高了,要坚持优质共享;数字城市建设变得更紧迫了,要与实体城市建设同步。要突出“五个引领”:以高品质的市政设施和生态环境为引领,以高端医疗、教育、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为引领,以高端产业和龙头项目为引领,以高效优质的政务环境为引领,以高端人才为引领。要做到“六个防止、六个必须”:防止“穿新鞋走老路”,必须以新发展理念和改革创新精神谋百年大计;防止急于求成、自降门槛,必须以国家级新区标准规划建设;防止贪大求全,摊子过大,战线过长,必须集中精力建设发展重点区域,尤其要聚焦聚力8平方公里起步区核心区的开发建设;防止盲目乐观、过于自信,必须及时正确应对政策变化,算好经济社会生态效益账;防止出现征拆工作遗留问题,必须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防止污染、圈地和腐败行为,必须抓好廉政建设,确保新区沿着正确的道路向前发展。
赖泽华强调,当前新区要集中精力抓好七个方面工作。一要坚持以产业建设为核心。聚焦招商引资不懈怠,坚持龙头项目带动,提高产业和项目准入标准,瞄准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数字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精准招商、产业链招商,大力发展都市型经济,着力构建具有新区特色的现代支柱产业。聚焦产业园区建设不动摇,加快推进粤港澳大湾区生态科技产业园、香港创新产业园、新区孵化创新园和新区综合保税区建设,确保年内完成省级西江高新区申报认定工作。加快推动项目落地,确保新区今年新增落地开工项目18个。二要千方百计保障新区用地需求。坚持以地建城兴城,加大土地征拆收储力度。坚持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进一步严格土地审批制度,控制好黄金地段和优质项目,重拳打击“三违四抢”,坚决防止圈地、占地问题。三要坚持以大融资大投入推动大发展。坚持“敢借是胆识、善用是能力、管控是责任、增值是水平、能还是底线”,以大融资带动城市大建设,以城市大建设带动城市价值大提升,以城市价值大提升反哺城市大发展的良性循环。要强化经营理念,经营好土地、城市、资产、资本,发挥其最大效益。加强与金融机构对接,加快获批融资项目的提款用款进度。加强风险评估预判,妥善处理存量债务,统筹做好债务偿还,坚守不发生财政风险的底线,实现“借用还”良性循环。四要保障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落实新型城镇化综合配套改革的具体措施,分期分批兑现村集体的商业设施,全力抓好整村搬迁安置工作,解决好被征地农民住房、就业、教育、社保等后顾之忧,把新区建设成为民心工程、致富工程,为探索“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走出肇庆新路子。五要集中力量做好、做熟、做旺核心区域。加快地下综合管廊、六大水系等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完善市政配套、基础教育、医疗和商业服务设施,做好后省运时期体育场馆的运营工作,防止场馆赛前热、赛后冷,进一步集聚人气、汇聚财富、激发活力。六要建设数字新区。对标雄安新区,在推动“一砖一瓦”实体城市建设的同时,注重打造数字网络搭建的虚拟城市,让数字新区为实体新区增添智慧力量和绿色魅力,逐步实现两者齐头并进、同步互动、共生共荣。七要建设廉洁新区。越是大建设大投入越要加强党的建设,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把党建工作贯穿新区建设全过程。要加强廉政风险防控,筑牢反腐倡廉思想防线,扎紧制度笼子,加强项目管理,强化成本、风险和安全生产意识,依法依规做好各项工作,决不能出现“项目起来了、干部倒下了”的现象。同时,要着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构建“清”“亲”新型政商关系,营造亲商重商安商扶商的浓厚氛围。
范中杰强调,要对标国内外最高最好最优,优化提升新区规划。要提高办事效率,加快推动在建项目建设和签约项目落地。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意识,按照现代管理制度构建新区建设管理大格局。要坚持学先进、赶先进、当先进,提高干部素质能力。要做好经营城市这篇大文章,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征地拆迁等工作。要抓好产业发展、创新引领,大力发展总部经济、会展经济、赛事经济等新产业、新业态。要加强廉政建设,强化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要加大改革力度,在行政审批、土地征收、人才引育等方面大胆探索。要做好鼎湖区与新区“同规划、同建设、同管理、同招商”这篇大文章,实现一体化融合发展。要注重提升新区产业、资金、土地等效益,努力实现项目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
会上,与会市领导对后省运时期新区的发展分别发表了意见建议。大家对新区的巨大变化由衷称赞,表示更加坚定了建设肇庆新区的信心和决心。
市四套班子有关领导同志,市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肇庆新区中层以上干部,鼎湖区四套班子有关领导同志、各镇街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
新闻推荐
共同谱写精彩省运文明省运的华美乐章 肇庆成功承办第十五届省运会启示之四□ 西江日报评论员
广东省第十五届运动会在肇庆成功举行,作为东道主的肇庆市建设了一流场馆、提供了一流保障、展示了一流形象。4500名赛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