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省运·肇庆命名900周年精品文物展”开门迎客 体育盛会与国宝文物肇庆相会

南方日报 2018-08-09 11:07

8月8日,“迎省运·肇庆命名900周年精品文物展”在肇庆新区商务中心开展,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人身水力钟”中的牛、虎、猴、猪四大兽首铜像在展览中现身。

“迎省运·肇庆命名900周年精品文物展”上展出的898岁的“松石间意”古琴。

为纪念肇庆府城命名900周年而制作的纪念端砚在“迎省运·肇庆命名900周年精品文物展”上首次面对公众展出。

8月8日晚8时,广东省第十五届运动会大幕拉起。同日,“迎省运·肇庆命名900周年精品文物展”也如约开门迎客。

宋徽宗御制“松石间意”古琴、圆明园四大铜兽首和13尊南北朝时期石刻佛造像等50多件国宝级文物与四方宾客共赴省运之约。为纪念肇庆府城命名900周年制作的、重达6吨的端砚也在文物展中首次公开亮相。

肇庆古称端州,是岭南文化与粤语的主要发祥地。2000多年的历史为这方土地积淀了“一府一砚三名人”,“山湖城江七星城”的风情令人顿生如置画中之感。北宋政和八年(公元1118年),宋徽宗赵佶亲赐其原封地的“肇庆府”三字,更让肇庆的吉庆之运绵延了900年。

千年古城相约千年国宝,其中竟还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不可不说的渊源。名城、国宝、体育盛会间的奇遇正在上演。

898岁古琴的主人也是肇庆府的命名人

刚踏入展厅,悠扬的古琴曲声隐约传来。年轻的演奏员弹奏着《酒狂》,把每一位参观者拉回900年前的北宋时期。

展柜里的“松石间意”古琴今年已经898岁,是本次精品文物展中和肇庆最有缘分的一件展品。它曾经的主人也是肇庆府城的命名人宋徽宗赵佶。

赵佶与肇庆的渊源要从他受封端王时说起。公元1096年,赵佶被封为端王,享受端州百姓的供奉。仅仅4年后,“非嫡非长”的赵佶登上皇位。笃信谶纬之学的赵佶认为封地端州为自己带来了好运,是福地。

于是,同年10月,端州被升格为“兴庆军”,寓意“兴旺喜庆”,军是宋朝军事重镇的名称。政和三年(公元1113年),赵佶又将兴庆军升格为“兴庆府”,成为当时岭南唯一一个府级行政区。

5年后,即政和八年(公元1118年),赵佶亲笔御书瘦金体“肇庆府”三字,“肇”乃发端也,“庆”乃可喜可贺,合二为一即“喜事从这里开始”,肇庆由此得名。如今,“肇庆府”牌匾仍悬挂于丽谯楼(故称“御书楼”)的前宇上。

在肇庆府城命名两年后,宣和二年(1120年),赵佶命东京(今开封)“官琴局”御制“松石间意”琴,享“天府奇珍”之誉。经古琴研究学者、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郑珉中考证:“北宋晚期的“官琴”今存于世可以作为典型器者,仅有一张,为宣和御制的"松石间意"”(《两宋古琴浅析》)。

“宋徽宗在位时将端州命名为肇庆,"松石间意"也是宋徽宗赐名并钟爱的乐器,可以说二者由宋徽宗连接起,很有缘分。”保利艺术博物馆展览部主任詹春晖说。

2010年12月5日,北宋宋徽宗御制乾隆御铭“松石间意”琴亮相北京保利秋拍,经过激烈的竞价最终以1.3664亿元成交,也创造了中国古代单件乐器的拍卖纪录。

来肇庆是“松石间意”古琴第一次“出差”。詹春晖向笔者透露,这把琴被香港一位收藏家买下后,一直由保利艺术博物馆代为保管。“这是第一次外出展览”。詹春晖补充道。

“肇庆府城命名900周年纪念端砚”首展

穿过“松石间意”古琴陈列展厅,目光随即被转角处的“巨砚”吸引。这是为纪念肇庆府城命名900周年而制作的端砚,此次精品文物展也是它的首秀。

眼前这方纪念端砚长295厘米、宽159厘米、厚55厘米,重约6吨,是由中国文房四宝制砚艺术大师梁弘健带领8名老中青三代雕刻名师历时91天制作完成的。

纪念端砚整体以宋代清明上河图手卷式展开全景,砚面雕刻借鉴宋兰亭砚为奏刀主式,融合了肇庆标志性的“一城、二府、三桥、四塔、五教、六俊、七星、八景、九鼎”于一体,展示肇庆山、湖、城、江之风貌。

在素有“中国砚都”之称的肇庆,端砚是纪念肇庆城命名900周年最好的载体。长期研究端砚历史的肇庆市博物馆原馆长陈羽介绍,早在唐代初期,端州羚羊峡的端溪一带就出现了依靠采砚石、生产端砚为生的劳动者。

肇庆“三名人”之一、曾任端州知州的北宋名臣包拯也与端砚有着不解之缘。端砚是名列四大名砚之首,从唐代便被作为进献朝廷的贡品之一,十分名贵。

包拯到任之时,不少地方官员利用进贡的机会,将端砚作为礼物巴结朝中显贵。因此,端砚的进贡数量层层加码,以既定贡数的数十倍征收,砚工苦不堪言。

包公下黄岗、赴砚坑、走访砚工,发现了积习已久的贡砚之弊,于是下令端砚“只征贡数”,对多征者严惩不贷。

因为包拯公正务实,以身作则,革除了多年的弊端,直至包公离任回京,也遵守着赴任之时“不持一砚归”的诺言。

史上亦有“包公掷砚“的典故。相传,包公在离开端州入京任职时,船行至西江羚羊峡,忽然狂风大作,波浪翻滚,船只不能前行,包公大惊,命随从仔细搜查船舱,看是否有非分之物。随从拿出一方雕刻精致的端溪名砚,说是肇庆父老临别时赠送的心意。包公遂将此方端砚扔进西江,顿时风止。

据元代王揆作《包孝肃公祠记》记载:“公在宋康定初,由殿中丞出守于端,出以清心直道为治本。地方千里,不识盗贼。归之日,一砚不持。”

13尊南北朝石刻佛造像与岭南禅宗文化的跨时空对话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此偈广为人知,原出自六祖惠能,记载于《坛经》之中。六祖惠能是岭南禅宗文化的创始人,在中国佛教发展史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本次文物展中,保利艺术博物馆还带来了13尊南北朝时期石刻佛造像,包括武定元年张池奴造带背光弥勒像、贴金彩绘佛三尊造像、贴金彩绘菩萨立像、汉白玉思惟菩萨像、贴金彩绘佛立像、菩萨立像等,均属国家一级文物。

“我们注意到,不少岭南民众喜爱佛教文化,这也是我们带13尊佛像来肇庆展出的重要原因。”詹春晖说。

佛教文化在肇庆尤为兴盛。禅宗六祖惠能,曾在肇庆潜修15年,开启禅宗文化。相传,惠能在继承师父弘忍的衣钵后,为躲避不测,日夜兼程南下。直到今属肇庆市的四会怀集一带,他想起了弘忍临行时的赠言:“逢怀则止,遇会则藏”,于是停下隐居,终得正果。

佛教文化在岭南地区长盛不衰,与六祖惠能的佛学观念密不可分。他打破了传统佛教中的教条与阶层观念,认为“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下下人有上上智”,即只要心中向善,不用背诵经文也能成佛;出身卑微之人也可以有慧根大智。

以六祖惠能为代表的禅宗文化包容开放,这也是岭南文化重要特质。明万历十一年(公元1583年),意大利人利玛窦在肇庆上清湾村码头登岸。肇庆成为利玛窦进入中国大陆的第一站。

居住在肇庆的6年时间里,利玛窦主持修建了中国大陆第一座天主教堂“仙花寺”,绘制了世界上第一张中文世界地图《山海舆地全图》,编纂了世界上第一部中西文辞典《葡汉辞典》,制造了中国第一个自鸣钟。

府城复兴千年古城焕新颜

当然,因宋徽宗赐名而兴、孕育了岭南禅宗文化、走出北宋名臣包拯的肇庆历史远不只此。

上溯至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今肇庆部分地域已被纳入行政区划,隶属桂林郡、南海郡。汉武帝平定岭南后,在现封开设立广信县,并在广信县设立中央的监察机关交趾刺史部,统辖岭南九郡,时间长达300多年。

明嘉靖年间至清乾隆年间,两广总督府设在肇庆长达182年,对西江流域、岭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灿烂的岭南文化为肇庆留下丰富的历史遗迹,两广总督府、包公府衙等一批重点文化遗址亟待保护与开发。

近年来,肇庆大力推进文化强市建设,切实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出台了《肇庆古城墙保护条例》《肇庆星湖风景名胜区文物管理规定》等文物保护工作地方性法规,并先后将136处具有较高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的不可移动文物公布为肇庆市文物保护单位。

肇庆实施的府城保护与复兴项目,规划了宋城公园片区、两广总督府片区、包公府衙片区、十字街片区、风情骑楼街片区、西江渔人码头片区六大片区,以实现“一城环绿、两府复兴、三街畅旺”总体目标。

目前,府城公园(一城环绿)项目设计方案已完成优化工作,正计划编制城墙北侧、南侧施工图纸。府城项目二期房屋征收已完成总进度的93.14%,包公府衙的考古调查勘探已基本完成,即将开展两广总督府考古勘探。

历史是根,文化是魂。肇庆市委书记赖泽华在5月主持召开的府城保护与项目领导小组会议上说:“要坚持从严保护,做到开发服从于保护,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开发,守住肇庆文脉的"根"和"魂"”。

余嘉敏李鹏程

肇庆火车站综合体启用,“东进大道”建成通车

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

肇庆打造交通枢纽门户

波海湖水迎着太阳折射,波光粼粼,与不远处的七星岩相互映衬,连接四省的321国道从隧道穿梭而过,站在肇庆火车站综合体上看到的就是这样一幅光景。8月8日,第十五届省运会开幕当日,肇庆火车站综合体启用暨东进大道通车仪式举办。未来,肇庆火车站综合体将与肇庆东站综合体有机结合,成为肇庆对外连接的主要枢纽,而连通广佛的东进大道将是肇庆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通道之一。

而随着东进大道、阅江大桥、广佛肇高速、新区体育中心、肇庆东站站前综合体等一大批交通基础设施的建成,肇庆将加快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面向大西南枢纽门户城市。迈上新平台,站在新起点,肇庆将奋力开创工作新局面。

四通八达广佛肇进入“一小时城市圈”

新的火车站在旧站不远处,位于肇庆大道和西江北路交叉口北侧,正对着321国道,将提供“六位一体”的集中现代化交通设备设施服务。28条国铁新型空调班线从这里出发,北上通往北京、哈尔滨、长春;南下可达广州、深圳;东至上海、厦门;西及西南连结湛江、海口、三亚、成都、重庆、昆明、贵阳等,实现了面向全国的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服务。

视线回到省内,肇庆加快“东融”战略,通往广州、佛山的城轨(高峰期)共61趟,其中时速达每小时200公里的城际动车,到达佛山、广州的最快时间分别为45分钟、66分钟,而从广州返回肇庆的C6879次列车最快60分钟到达,广佛肇实现一小时互通。

除了铁路、城际轨道,肇庆火车站综合体还集长途客运、城市公交、出租车、社会车辆等多种客运方式于一体,分为地上和地下两部分,其中地下两层为停车场及配套设施。据了解,市内公交线和“的士”集中站(含微信滴滴的自驾停靠站)将停靠在新建的火车站广场综合体内,与出站口互联互通。地上1、2层为候车区及长途客车停车区,3至7层为办公用房。在新火车站西面321国道边设有接驳的“隆盛达”长途汽车站,可提供“泛珠三角”交通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肇庆新火车站综合体拥有1.5万平方米的“180度全湖景”观景平台,可容纳1万人。乘客在进出站时,便可在这个“城市阳台”之上欣赏肇庆的波海湖及七星岩名胜风景区,肇庆城市的蓝天白云尽收眼底、一览无遗,享受全国乃至亚洲独有的“候车观光体验”。

在站内,空调候车室面积达2625平方米,可容纳2000名旅客,是旧站非空调候车室的10倍,新编的国铁5、6、7站台共3条股道接发旅客列车,站台雨棚可为3900名旅客提供舒适的乘车环境。

“发展大道”通车肇庆大综合交通网络初显

同日举行的还有东进大道一、二期通车仪式。这也标志着这条被称为肇庆“迎宾大道”“信心大道”“发展大道”的大动脉正式通车。东进大道将省运会主会场所在的肇庆新区和端州区相连,远期还将延伸至佛山,将成为肇庆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通道之一。

据了解,东进大道即国道321线城市化道路改造工程,西起端州区,经鼎湖区、肇庆新区、四会市、肇庆高新区,东接佛山三水,全长53.43公里,总投资110.34亿元,采用一级公路结合城市快速路技术标准,双向十至十二车道,主线全程无红绿灯。设计速度主路80km/h、辅路40km/h,实现主路全线无障碍快速通行,通行能力大幅提升。

项目分三期建设,其中,一期为端州二路至民乐桥段,全长约16.3公里,二期为肇庆新区富廊与规划的肇庆东站大道平交路口至民乐桥东侧与规划的鼎湖大道平交路口,全长约15.6公里。而将动工的三期工程,从肇庆新区的富廊连接到三水,总长约为22公里。

据介绍,在已通车的东进大道上,有遁入地下的隧道——鼎湖牌坊隧道、观砚隧道、砚阳隧道,也有飞跃在半空中的高架桥——富都高架桥、新港高架桥。而在横跨于水面之上的枫湾桥上,美丽的肇庆新区尽收眼底。

东进大道只是肇庆打响新一轮交通建设大会战的建设成果之一。打开肇庆城市交通规划图,阅江大桥、北岭路网升级改造工程、紫云大道升级改造等一系列市政重点工程相继完工,肇庆东站交通枢纽综合体、肇庆火车站综合体投入使用,端州城区29条“瓶颈路”开通和启用,交通出行更快捷便利。

面向未来,肇庆提出,要强化对外重大骨干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谋划推进深肇高铁、广湛高铁、柳广铁路、汕湛高速等重大交通项目建设,积极参与推进珠三角新干线机场以及周边综合交通配套等基础设施建设,谋划推进通用机场建设,提升西江黄金水道通航能力,形成水陆空立体联运格局。推进市域交通一体化建设,加快推进重大干线与国道、省道、县道、乡道和“四好农村路”贯通的交通网络建设,实现市域1小时快速通达。加快环城快速干线建设,积极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实现城区半小时快速通达。

以交通为脉络支撑,肇庆“一核三极一区”的区域发展新格局正在形成。据了解,肇庆目前正加快推动端州区、鼎湖区、肇庆新区、高要城区一体化融合发展,打造肇庆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高品质新都市的核心区。同时,以肇庆高新区、高要区、四会市为主体,建设产业增长极;以广宁县德庆县封开县怀集县为主体,建设生态发展区,城市发展规划进一步明晰。

余秋亮周甫琦

本版摄影:肖雄李细华编辑统筹:李杰伦

新闻推荐

探寻“长寿密码” 让“长寿之乡”有新故事

木拓10年前,三水成为全国首个富裕型长寿之乡。好山好水好三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长寿之乡的三水人,感受着这片土地的温情与...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