筚路蓝缕创基业 渡头村民风民俗解读之二□ 贾穗南
端州二塔旧渡口
世系是家族世代繁衍流传的血缘关系,是寻根问祖的根本依据。世系就像一棵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始祖就是大树的根,一代代的子孙就是枝叶,一脉相承,代代相传。
端州渡头村村民以梁姓为主,人称“渡头梁”。
渡头村的历史,就是梁氏族人生息、奋斗、繁衍和发展的历史。
渡头村梁氏始祖梁燮任端州刺史期间,看见这里山清水秀,气候温和,土地肥沃,便在城东的金津坊(今渡头村)“攻闲辟荒,子孙遂奠其居,乐其业也。”(梁洪森《金津坊志·序二》)
当时的金津坊,面临滔滔的西江河,是一块河漫滩高地,环境优良,易于耕种,梁氏先祖遂在这里定居下来。他们靠着坚韧的精神,餐风饮露,披星戴月,不辞劳苦,开垦荒地,耕种饲养,建起了自己的家园。昔日,渡头村旁边有一口大池塘,称为“大莲塘”,是古河道淤塞后遗留下来的低塱,杂草丛生,十分荒芜。梁氏先祖清除池塘的杂草,在池塘种植莲藕,且引来中原的养鱼技术,养殖“四大家鱼”(青、草、鲢、鳙)。藕胖鱼肥,成为主要的经济来源之一。同时,梁氏先祖还利用大莲塘之水,灌溉周边400多亩稻田和菜地,稻丰粮熟,瓜菜绿嫩。经过族人的艰辛创业,渡头村已经呈现出屋舍俨然、绿树成荫、炊烟袅袅、六畜成群、鱼跃荷艳、良田连片、稻谷飘香、瓜菜满园的景象,让人们感到太平盛世的祥和与安宁。
旧时,梁氏族人世代以农业为主,兼及养鱼业。历经宋、元、明、清和民国时期,至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子孙繁盛,遍及海内外。
邑人梁赞燊等纂《高要县志》记载,渡头村梁氏族人分支有桃溪系(今鼎湖区沙浦桃溪村)、桂荣系(今鼎湖区广利桂荣村)、槎布系(今鼎湖区广利槎布村)、白象系(今高要区大湾镇白象村)、都棠系(今高要区大湾镇塱尾都棠村)、新围系(今高要区大湾镇新围村)、爱村系(今高要区小湘镇爱村)等。
渡头村始祖梁燮,祥符年间,两度敕任端州刺史、中议大夫。任职端州期间,励精图治,尽心竭力,踏踏实实地做了一些有利于国计民生的事情,“体天地生物之心,无一而不心乎民物。首重劝农,其意以为衣食足,而后善心;生则其为养,不外乎教之道也;其教养已久,沦浃人之身心。”(《渡头梁氏谱志·序一》)。他为官一方造福端州,而且干得很有成绩,深具民望,留下了极佳的口碑。
在端州,梁燮可谓德高望重,知端州军州事包拯十分敬重他。
话说北宋康定元年(1040年),42岁的包拯自扬州天长县(今安徽天长市)知县,以殿中丞知端州军。他上任之始,走访乡中父老,察看民间疾苦。
“南海风涛壮,西江瘴疠多。”(张说《端州别高六戬》)其时,由于。“春瘴”的传播、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又缺乏科学常识,加之受到“万物有灵”思想的影响,百姓常常把救灾避难的希望寄托在神灵身上。于是,巫医借机四处活动,宣传歪理邪说,胡诌须到西江河里取“仙水”才能治病,骗钱害命,对百姓的生命安全和端州社会稳定造成了一定的危害。
包拯作为朝廷命臣,眼睁睁地看着百姓遭受如此病患,真是心痛至极!于是’他赶忙前往金津坊,拜访已退仕在家的60多岁老叟梁燮,与梁燮商议医治瘴疠的办法。梁燮说:“包大人,比你早四十多年的前任知州陈尧叟,曾在这里推广中医中药,禁止巫医害人,但总是难以禁绝。我亦曾捐银赠药给患病的百姓,并无多大的效果。”
包拯问道:“梁老先生,你用何药何水煎熬?”粱燮答道:“包大人,我是用‘惠民和剂局方\’与西江河水煎熬。”此时,包拯已经意识到这是水质问题,即命书童包兴拿碗到西江河里舀水。包兴捧上一碗西江河水,包拯一看,说:“梁老先生,你看,西江河水浑浊且带有泥巴的腥味儿,百姓惯常饮用河水,自然伤肝损脾胃,减色劳形。用此水煎药,药性自然减了一多半。”粱燮听后,连忙说:“包大人,有道理,有道理!此水污糟,用于煎药确实难以医治病患啊!”
随后,包拯引导百姓掘井,用井水煎药治病。
元末明初郡人董源所撰《重修包拯井记》云:“相传郡城包公所凿之井有七:一在府治内。在府治西岳庙旁为第二井也。在县学前街南,俗称义井,为第三井也。其四位于分司巷口,其五在广济仓右,其六在北门之左,其七在主帅堂前。”
之后,百姓改用井水煎药,服用后不再染上疫病,疫病终于得到有效的控制。
常言道:“事实胜于雄辩。”包拯以事实为本,揭穿了巫医骗取钱财、草菅人命的鬼把戏,并且严令禁止巫医骗钱害人。
以前,端州一直未有地方官学,只有零星私塾和家庭式的延师教子,属于初等启蒙教育,包拯到端州任职后,捐俸在城北的宝月台建造星岩书院,聘请梁燮掌教,这是端州历史上的第一所公立学校。
梁燮掌教星岩书院后,致力于经世致用之学,注重教学质量,百里内外的学子都慕名前来就读,星岩书院盛极一时。星岩书院以优良的学风培养了大批人才,为端州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新闻推荐
西江日报讯(记者杨永新)“新闻报道后,部分厕所变干净了,但部分仍没有动静,问题依旧存在。”7月2日上午,市民刘女士对记者说。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