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后裔遇上莫氏后人□ 高健
“僻巷邻家少,茅檐喜并居。蒸梨常共灶,浇薤亦同渠。”这首《题邻居》,形象地描述了邻里之间和谐的生活场景。如此和睦的邻里关系甚是让人羡慕,古语有言:邻居好,赛金宝。
怀集梁村镇老务村慕氏和老氏家族便是邻里和睦的典范。
老务村,曾用名“楼护村”,因在此居住的先民为慕氏和老氏,故把村名改为“老慕村”。后来村民简化了“慕”字,直接写成“老务村”。老务村位于怀集县西部梁村平原西北方,地势平坦,东有洊水河流经村庄。这一泓流水,这一方平原,数百年来滋润着这一座和美的村庄。
老慕村慕氏先祖于清朝崇德四年(1639年),自封开县渔涝镇迁至本地。梁村慕姓本源莫,是岭南第一状元莫宣卿的后裔,因有所避讳,迁至梁村后改莫为慕。族谱有诗曰:“廿十出字不忘容,曰字中间世永全,大小添点丁财旺,慕氏宗祠福禄堂。”慕氏家族历来有着严明的家规,其中修身篇有曰:“待人以诚,行事以信;自律慎独,笃实宽厚。”;齐家篇有曰:“崇德重义,勤俭持家;夫妻互敬,和家睦邻。”世世代代的慕氏族人把这些家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让优良家风延绵不断,生生不息。
民间传说:有一天,老氏青年老星壹在梁村圩偶遇慕氏族老,经过短暂的接触后,两人便视若知己,相约结伴为邻。老氏族谱更有详细记载:老氏始迁祖——老星壹原本居住在南海县,因南海县多年洪水泛滥,结婚后于是决定迁居,康熙十六年(1677年),他们从南海沙头西樵逆水西行。行游间,老星壹口中时常吟诵道:“春雨夏虫冬雪俞,日行夜息人困虚;南海西上粤至桂,只为孙玄觅新居。”老氏夫妇行至怀集梁村圩时,停留数十天,为人殷实的夫妇俩深得慕氏族老垂怜,劝说老星壹道:“这里有地方可居,有水田可耕,可开塘养鱼,是宜长居地。”于是,老星壹夫妇经过四方实察,接受了慕氏族老的好意,在慕家的北端,与坐北向南的慕氏祠堂背靠背兴建了自己的居所。从此以后,老星壹夫妇便在老务村开基立业,繁衍生息。
老子是中国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道家学派创始人。《道德经》的精髓也深得老氏后辈的传承,迁居老务村的老子后裔同样也不例外。他们待人以诚,待人以礼的为人处世之道备受与之为邻的慕氏族人称颂。慕氏族人和老氏族人相敬如宾,和睦相处,同舟共济,凡两族喜事均互道喜、同庆贺;白事也齐分忧、共奔丧。这一习俗沿袭了数百年,直至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两族人口的不断增多才开始分族行事。
海拔1100多米高的党山与老务村近在咫尺,在旧时山贼匪患横行、狼虫虎豹频繁出没的年代,老务村用勒竹围住村庄,只留下西门和北门两个出入村庄的道口,慕、老两氏族人“同心同德,笙磬同音”,众志成城轮流值守寨门楼,展现出“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威势,让试图劫掠老务村的匪贼望而却步。
老务村的古井也是慕、老两氏族人和谐共生的历史印记。旧水井于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建造,井深7米,井身由青砖垒砌而成,井口为四条青石条铺设而成的正方形。每天清晨和黄昏,挑水的村民络绎不绝,洗刷衣物和清洗瓜果蔬菜的村民更是围满了水井的四周,这里不时传出欢声笑语,其乐融融,两氏族人的情谊也日益浓厚。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口水井犹如一位哺乳婴儿的母亲,永远都有吃不完的乳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她默默地养育了十数代的慕、老两氏族人,让世世代代的后人始终传承着守望相助、亲善和睦的精神。
舞狮贺新年是老务村一大民俗特色,这项集体活动也是两氏族人展现齐心协力,如埙如篪般和谐景象的最好见证之一。老务村狮子队成立于1943年,1995年到南海学习提高舞狮技艺。几十年来,老务村狮子队以其精湛的技艺而闻名遐迩,每逢节日或庆典,都会受邀前去各村表演助兴。
古语有道:“行要发伴,居要好邻。”老务村慕、老两族后人,在良好村风民风的滋养下,贤人志士层出不穷,古有秀才举人,今有莘莘学子;旧时不乏商贾官宦,如今也不乏各行各业精英。数百年来,慕、老氏族人在老务村共同缔造了一道独特的人文风景,和睦相处之道已经流淌在他们子孙后代的血脉里。古韵悠扬的老务村,如今焕发着乡村文明新气象。
新闻推荐
西江日报讯(记者张苑卉)为进一步加强封开长安镇党委、政府与辖区内工商企业负责人和商届各知名人士的联系,搭建良好的交流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