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化区前5月利润总额35.4亿增60.8% 大亚湾石化产业链进一步延伸,19宗新建项目将投产

惠州日报 2016-07-05 18:09

大亚湾石化区塔罐林立。本报记者张晨 摄

■编者按

目前,制约惠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短板是支柱产业较少、产业结构不优。破解这一难题,补齐发展短板,是“十三五”时期的主要任务。为此,《惠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立足惠州市现有产业基础,在充分研究论证的基础上提出:做强做优电子信息、石油化工两大核心支柱产业,推进汽车与装备制造、清洁能源成为新的支柱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优势传统产业,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构建“2+2+N”现代产业新体系,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

即日起,《惠州日报》将系统梳理“2+2+N”现代产业体系发展现状、今后的发展方向等,全面展示惠州市蓬勃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敬请垂注。

“从原来为鞋底和沥青等产品提供原料,到如今产品迈进高端医疗用品和运动器材,公司的高精尖产业发展道路越走越顺。”7月1日上午,在惠州李长荣橡胶有限公司,该公司负责人指着繁忙的产品运输车间和正在加紧施工的二期加氢项目对记者说。这家2006年落户大亚湾石化区的台商独资化工企业,随着最新研发的技术和产品的投放,公司已从前两年的行业困境中走出,目前项目一期已实现满负荷生产、产品100%销售。

记者从大亚湾区获悉,面临国际油价低位徘徊、国内化工品市场持续不景气的大环境,大亚湾石化区依托大项目的“虹吸效应”,高水平打造产业集群格局;依靠化工新材料、高端化学品和自主创新的“异军突起”,高标准构建“优等生俱乐部”;制定安全环保和招商的“最严门槛”,高要求打造“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石化园区。如今的石化区,在31宗世界500强企业项目及一批行业领军企业的带动下,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石化产业集群正在聚集;海油二期、李长荣、东进世美肯、兴达石化等在建或扩建项目建设,石化产业上中下游规模进一步壮大;一批批国际、国内领先的高精尖新材料、新技术扎堆应用,自主创新体系不断构建完善……这座如今已连续4年位列“中国化工园区20强”的大亚湾石化区——— 打造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的信心倍增。

虹吸效应

石化产业链进一步延伸,今年19宗新建项目达产后可为园区新增工业总产值近千亿

沿着大亚湾石化大道,一进入大亚湾石化区门楼,蓬勃兴旺的气息迎面而来——— 中海油惠炼二期项目的工地上,一个个大型储罐林立,一件件大型设备吊装完成,这座4000万吨炼油和300万吨乙烯的世界级一流石油炼化基地雏形初现。今年,荷兰皇家壳牌再度出手,和中海油正式签订合作协议,扩建双方在大亚湾的合资企业中海壳牌有限公司,新增投资144亿元参与总投资228亿元的惠炼二期100万吨乙烯项目,新建一套总投资60亿元、国内目前最大的SMPO/POD(苯乙烯、环氧丙烷和环氧丙烷衍生物)生产装置,该装置属壳牌专有且不对外转让技术。

行业巨头再度携手大亚湾,其产生的“虹吸效应”下的“1+1”远远大于2。

遵循“油化”结合、上中下游一体化发展思路,以炼油和乙烯项目为龙头,碳二、碳三、碳四、碳五、芳烃下游产业链以及精细化工专用化学品产业齐头并进。如今,不仅世界500强企业纷纷抢滩大亚湾,一批依托中海油和中海壳牌中下游产业链的优质精细化工企业也纷纷进驻。

惠州宇新化工拥有全世界最先进的乙酸仲丁酯生产技术,如今二期工业异辛烷项目正式投产,打破了长期产品单一的困局,公司经营情况从2015年的困境中得到缓解,预计上半年营业收入将达6.7亿元,已与去年全年持平,预计上缴税费近3000万元。

东进世美肯是一家韩国精密化学上市公司,这个在韩国排名第一、在世界排名第五的企业目前将重要生产基地布点大亚湾。“目前项目设备安装已完成,计划7月下旬试生产。项目建成达产后,预计产值约3.9亿元,年均税后利润4461万元,纳税1792万元。”该负责人介绍,这个人员不足30人的高度自动化现代企业,却在大亚湾投资了约600万元的工程中心和研究室,配强了研发等工程技术人员。

抓准时机,赶抢进度,成为大亚湾石化区一道别样风景线。统计数据表明,今年1~5月份,石化区在建项目共计19宗,总投资额达636.6亿元,19宗项目1~5月完成投资91.8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177.15亿元的51.8%,比时间节点进度高10.1个百分点。

目前,除大项目外,宇新化工异辛烷项目、科莱恩二期、安品有机硅等项目陆续投产;中海惠炼二期、兴达石化二期、宙邦化工二期、普莱克斯二期、LNG二期、达志聚碳酸亚酯、东进世美肯、容大感光油墨等一批扩能、新增项目投资进度加快。上述项目达产后,将为园区新增工业总产值近1000亿元。

转型升级

世界级石化巨头进驻带来世界级先进技术

依托新技术和工艺,惠州兴达石化工业有限公司今年业务也实现了新突破。“今年上半年产量同比增加7%,产值增长15%。”该公司负责人介绍,利用中海壳牌原材料的隔墙供应,依托公司国际最新设备和技术和毗邻珠三角市场及客户的地域优势,公司的优质产品实现了“量价齐升”。目前,该公司正在加紧推进二期项目建设,预计明年3月投产后,产值将增加至40亿元。

“我们的装置应用了13项行业领先的国际专利技术,其中有6项是壳牌的专利技术。”中海壳牌既是石化区产业链的龙头,更是创新驱动的龙头,近3年来该公司先后实施76项技改项目,其中在去年大检修中投入技改资金超亿元,生产工艺进一步提升。正在建设的二期项目,不仅是国内首次应用壳牌专有、世界领先的OMEGA、SMPO和多元醇技术,还将建设一个POD研发中心,将根据市场需求对POD的细分品种进行开发。

世界级石化巨头的进驻,不仅带来了世界级先进技术,一些国际领先的技术也在此研发、诞生,如中海油惠州炼化公司 “高酸重质原油全额高效加工的技术创新及工业应用”项目获201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等奖空缺),“一种高含酸原油的抗腐蚀加工方法”获2015年中国专利奖优秀奖,成为中海油系统首个荣获国家级专利奖的项目。二期炼油项目通过采用国际最先进的汽油脱硫技术,将使成品油标准提升两个档次。

世界级石化巨头和行业领先技术的汇聚,为大亚湾创新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让大亚湾石化区在国内石化园区中成为“后起之秀”,在中国化工园区20强评比中,连续3年排名仅次于上海化工区。

大亚湾石化区的创新发展,带来的直接效应是企业利润的增长。记者从大亚湾区获悉,今年1~5月份,石化区实现利润总额35.4亿元,增长60.8%;中海惠炼、中海壳牌2家上游企业累计利润增幅达61.7%,其他28家中下游规上工业企业累计利润增幅达60%。

坚守底线

“优等生俱乐部”初步形成

安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是大亚湾石化区促进产业腾飞的“底线”。

在石化区东面一角,神华国华惠州热电分公司的生产现场,看不到灰尘漫天的场景。“我们是一家煤电厂,但我们的排放标准优于天然气发电厂。”该公司负责人介绍,近年来该来公司累计投资2.5亿元,实施54项重大技改项目。

一边是企业在节能环保的创新,一边是政府坚持绿色发展严把环保准入关,政企合力保住了“大亚湾蓝”。2015年该区园区工业技术改造投资157.3亿元,同比增长183.1%。

记者从大亚湾区获悉,石化区重点企业均安装了废水、废气在线监控系统,并与省、市、区环保部门联网,实行24小时实时监控。如大气自动站数据出现异常,相关领导及管理人员手机会自动收到信息,确保第一时间分析研判;并建立了石化区企业四级监控监测体系,确保废水达标后排放。

去年该区空气优良率96.8%,今年1~5月,大亚湾区空气质量综合指数3.00,空气质量优良率97.2%,其中空气质量优良天数137天,空气质量在惠州市区5个站点名列前茅;与上年同期相比,该区空气优良率上升0.7%,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下降12.0%。自2014年以来,大亚湾区环境空气质量位列惠州市区5个监测点第一。

与此同时,大亚湾区制定“招商图谱”,瞄准优质企业精准招商,并进一步提高招商项目门槛。修订了《项目评估办法和评估标准》,由15项量化指标组成投资项目评估体系,对项目实行安全、环保“一票否决”。

“在项目引进上坚持宁缺毋滥,绝不降低标准引进劣质项目。”该区招商局负责人告诉记者。据统计,2014年以来共引进了韩国东进世美肯、深圳科达利等优质项目,主动放弃了38宗存在环保、安全隐患的大项目,涉及投资额约306.37亿元。

截至目前,大亚湾石化区已落户项目共78宗,总投资1618亿元,其中有31宗项目为世界500强企业投资,占项目总数的40%,一个石化产业的“优等生俱乐部”已初显雏形。

本报记者欧阳德辉 通讯员惠湾新

新闻推荐

小布头玩出大花样 80后李海玲开缝纫工作室,把爱好当成事业

上图:李海玲在手缝布拼作品。(翻拍)这些都是李海玲的布拼作品。(翻拍)能把爱好转变为自己事业的人不算多,市民李海玲就...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