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美缘:三位老同学 丹墨迎新春
邓崇龙
温尚光
林驹
林驹 《满潮》
温尚光书法 《念奴娇·赤壁怀古》
邓崇龙 《瑶山号角》
请扫码至“羊城派·文化”观看访谈视频
文/羊城晚报记者朱绍杰周欣怡实习生杨心玥
2月1日起,《广美缘:三位老同学迎春书画展》在广州凡非凡艺术馆展出。油画家邓崇龙、书画家温尚光及针笔画家林驹多个时期的代表作品在此得到呈现。
三位艺术家都是中南美术专科学校附中(即今广州美术学院附属中学前身)的“老三届”,65年前同随学校从武汉迁至羊城。中南美专的主体1958年迁到广州后,成为广州美术学院。此后,中南美专及其附中和广州美院及其附中,同根同源,培养出了林墉、汤小铭、陈衍宁、伍启中等一大批知名艺术家。
凡非凡艺术馆馆长王明惠表示,这是“广美缘”系列艺术展的首展,希望以此为主题集合一众校友艺术家,通过不同形式和媒介的作品同台展出,呈现广东艺术界多元的创作面貌。
邓崇龙鲜为人知的先觉者
邓崇龙是中南美专附中首届学生。他擅长油画,运用丰富的色块、浓重的色调和充实的构图,呈现出一种生活里惯常的自然状态,体现其对于“朴素的美”的追求。
这位出生在广西壮族地区的老画家创作了大量以故乡为题材创作的壮乡风情画,在展品《瑶山号角》中,他就呈现了一位身穿壮族服饰的老人吹响牛角的画面。
观察生活细节,走进生活现场,是老一辈艺术家难以割舍的艺术情怀和方法。记者在邓崇龙的速写素描手稿本中看到,现实主义的艺术创作观念得到了深刻体现。他晚年前往欧洲旅游,对水天一色的威尼斯印象深刻,于是在速写素描的基础上,创作了系列风景画《威尼斯》。
著名画家林墉在《大珠小珠》一文中曾这样记述他:
邓崇龙,广西人。入中南美专附中,素描精绝,所画头骨,面中有面,为后学者楷模。凡基础课,皆精习。于创作课,多以精熟之技艺描其心中形象,粗壮愚霸,原始味足矣。
附中毕业即至珠江电影制片厂任绘景美工。工余倾全部资金购油画工具为他人画肖像,琳琅满室,被画者满意,则可取去,豪气迫人。时时作木炭小画,乃创作之稿,其中极尽理念之表达,不囿于一隅之见,多深刻之构思。
80年代之流行模式,邓君在50年代已孜孜探求。诚先觉者,惜鲜为人知。
温尚光书画鉴定滋润国画创作
书画家温尚光的母亲黄齐馨女士为晚清著名政治家、外交家、诗人黄遵宪的嫡孙女。本次展览展出他用楷书写黄遵宪先生的《新嫁娘》组诗。
戊戌变法失败后,黄遵宪被罢官回乡,政治上的失意并没有磨灭他对生活的热情。《新嫁娘》组诗共计52首,细致温情地描述了客家青年男女的婚嫁习俗、感情生活。梅州市文化局用这首诗排了一出歌舞剧,到北京演出,深获好评。温尚光告诉记者,楷体与诗歌的细腻笔调协调呼应,表达了他对先人与家乡梅州民情风俗的怀念。
上世纪70年代,温尚光随著名书画鉴定家徐邦达参与全国清理鉴评书画文物工作,在书画文物鉴赏方面,享誉海内外。他在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书画鉴定滋润了自己的国画创作。温尚光的书法兼收历代名家之长,形成特有的风格。而其绘画作品,抱持着“师古人、师造化、师我心”的创作精神,别开生面。
林驹从版画到针笔画
本次展览还特别展出了林驹所创作的、国内少见的针笔画作品。作品《雪压枝头》表现的是英国雪景,林驹运用针管笔的技法,衬托出雪的深度。而其近作《初夏荔湾湖》以西方针笔画的技法,呈现了四五月份广州荔湾湖岸边的风景。
林驹于1956年考入附中,1960年考入广州美院版画系,毕业后在湛江工作多年,创作不辍,并创建湛江“新地版画会”,1986年调回广州美院。林驹告诉记者,他在读书期间就对英国铜版画情有独钟,旅居英国时开始尝试用针笔绘制黑白风景画,一发不可收拾。
林驹认为,工匠精神不只要细心,还在于创新、融汇、继承。在他的创作中,一幅画面常需要花上几十天的时间去完成,哪怕一个细微的小局部也可能花上好几天;此外,观察事物、思考画面的时间,比绘画的时间要更长。他再三强调,绘画的根本规律不能被否定,绘画需要踏踏实实、一步一脚印去完成心中所想。
访谈
【怀念家乡与先辈】
羊城晚报:对本次展览选取的作品,您有什么样的考虑?
邓崇龙:我这次展出的作品里,有一张《瑶山号角》。2021年是牛年,希望画中的牛角吹响美好,伴我们跨进新的一年。我是壮族人,现在还会壮语,还参加过壮族人的歌戏。我这幅写实的作品,是想让观众看到、感受到典型的壮族人形象。
林驹:这次我展出的作品是近年创作的针笔画,画的大部分是英伦风景。但朋友们问我,这种技法能不能表现国内的风景?所以这次展出的还有一张《初夏荔湾湖》,是我去年四五月份在荔湾湖画的。画面中的树在我们广州常见,叫“剥皮树”,树皮很容易翻的,目前还很少有美术作品去表现,非常难画。我也是想尝试突破。
温尚光:这次我用楷书书写了黄遵宪先生的《新嫁娘》组诗。戊戌政变失败之后,他被罢官回到梅州,从庙堂之高到处江湖之远,他仍然对生活充满热爱。他把梅州男欢女爱,婚嫁习俗,用52首诗细腻温和地把它表现出来。
书法的大小应根据书写的内容而变化,这是我自己的感受。这幅作品我用的是楷书来写,因为觉得诗人的笔调温文尔雅,非常细致。我母亲是黄遵宪先生的孙女,所以我在书写诗篇的时候抱着一种对先人的怀念,对于我们家乡的风俗和生活的怀念。
【世界那么广阔】
羊城晚报:如何看待您多年从事创作的这个艺术门类?
邓崇龙:在上附中时,我看到了过来展览的苏联油画,包括《在旧时的乌拉尔工厂里》《伏尔加河上的纤夫》《近卫军临刑的早晨》等等经典作品。我看到细致撼人的人物刻画,被势不可挡的时代潮流所震撼。
也是从那时候开始,我心里埋下的一颗艺术的种子:画画太抽象不行的,一定要真实,要画得非常真实。因此,就连水彩我都越画越厚,我就是要真实,最后变成油画了,但是我自己很满意。
后来我又到了一些国家,算是开眼界了。同时我也觉得中国画有不可代替的艺术性,比如《清明上河图》,连造船的木头结构都能画出来,真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世界那么广阔,我仍走在无边无际的广阔艺术道路上,尽管我已经85岁了。
林驹:针笔画在中国比较少见,而在外国是一直有传承发展的。这种技法是根植于欧洲的铜版画、又再根据数码技术而有所发展的画种,但同时也要求很高的素描基础。
针笔画表现的物体要求有照片一样的技巧,要一条一条线非常清晰地表现。它完全不存在什么渲染涂抹,也没有任何的黑块,所有点、面都要一根一根线排完,所以创作时间很长。我一般都要几十天才能画一张,所以一般人就感觉难学一点。在选材上,这种画种比较适合表现宁静和美的风景,这也是我一直的追求。
温尚光:讲到书法,现在总结出来一共有8种字体,通常人们都认为楷书是书法的基础。但照我看,楷书在中国书法当中出现的时间非常靠后,先有篆体,再有隶书,再有魏碑、楷书等,没有理由说后面的字体是前面的基础,而是共同构成体系。一个人喜欢书法、研究书法,每种字体都可以写的。
【艺术不是急就章】
羊城晚报:您对当下的艺术创作有什么看法?
邓崇龙:这么多年来,我画了很多人体画,大幅的超过一百张,小的不可胜数。这都源自美院时期养成的习惯,当时老师告诉我们,要画好人体画,你才能过关。从那时候开始,我就牢记着,艺术创作首先要过素描关,第二是色彩关,第三是创作关。至今我还认为,素描是一切绘画的基础。
林驹:广美附中老三届一共160人,至今在广东比较有成就的艺术家,大概都离不开这个群体。所以我认为美院附中就是一个中等专业的美术学校,千万不要把它跟普通高中等同。
其实美术跟音乐跟舞蹈是一样的,也要从小培养。现在广美附中恢复4年办学,这是很正确的。以为高中毕业才来考美院,或者是在外边的美术班为了应考培训几个月就能应付,这是不行的。艺术是潜移默化、根深蒂固到脑子里面去的过程,这不能急就章,急不来。
温尚光:这次展览里,我展出了一张“未完成”的国画。这张国画我花了很多年都还没有画完,也还没有签字、盖章。
为什么?是因为到现在为止我都还不满意,没把它画完……比如说船才这么小,山上的房子嫌大了等等。笔停下来,没有再放下去、在想办法怎么解决,所以这幅画没有题字也没有盖章。我觉得画家一定对自己的作品要负责,不能两三下涂抹就出去了。
新闻推荐
海关缉私警察清点嫌疑人存放在仓库内的雪茄。广州海关供图日前,在海关总署的统一指挥下,广州、湛江、西安、上海、青岛、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