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廉江省级非遗粤西白戏 木偶舞长袖 白话唱佳音
如今粤西片区唱白戏的戏班不足百个。
木偶造型形象逼真、惟妙惟肖。
白戏表演时要用的木偶。
簕古胡音色浑厚、清脆响亮。
木鱼用老而结实的蚕桑木制作而成。
白戏唱词通俗易懂、唱腔优美。
传统的白戏班乐队一般由4人组成。
冬日暖阳中,龙家班在安铺镇公演粤西白戏。敲锣声响起,咿咿呀呀的唱腔从幕布后传来。没过多久,舞台前便聚满了附近的居民。
粤西艺术精华——白戏,俗称公仔戏、木偶戏,是一种杖头木偶戏,通常是用本地白话民歌演唱,舞手专操木偶,配以多种乐器奏乐。始于清朝乾隆年间,为营仔镇曲龙村农民所创造。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粤西白戏最为盛行,白戏班每天晚上都有演出。
如今粤西白戏观众流失严重,面临传承难与受众面窄的双重困境。粤西白戏的演唱者们从未放弃传承与推广,将粤西白戏课程开进了营仔镇当地的中学,使家乡的文化传统延续得更加久远。
曾经盛行如今观众多为老年人
公演当天,龙家班共表演了四个剧目,有以文戏为主的,也有以武戏为主的。其中武戏最能赢得喝彩声,舞手紧随剧情,将偶身一斜、一摆,身侧一收,木偶时而挥舞衣袖,时而横眉怒目,十分传神。据粤西白戏创始人龙有略的大哥龙有文介绍,为了凸显人物个性,会在木偶的眼、嘴、鼻处装上活动机关,通过舞手操纵过程的一扳、一捻、一抛、一撩、一压、一摆等细节动作,达到声情并茂、细腻传神的舞台效果。
一出木偶戏,离不开配奏乐师傅的精准配合。木偶戏的配乐主要是簕古胡与三弦,其中簕古胡是采用当地植物簕古的头茎作琴筒,经特殊加工制作而成的一种土二胡,其音色浑厚、清脆响亮。
此外,月琴、横箫、唢呐等乐器相互配合,进入情节高潮处,奏乐师傅敲打木鱼的节奏变快,锣也敲打得更加紧凑。控制木偶的舞手步伐加快,时而踮脚、时而抬腿,碎步之间的步伐轨迹仿佛是另一种情节叙述方式。
木偶戏的观众大多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这已成为一种常态。营仔镇文化站站长黄光梁说,木偶戏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最为盛行,但自从电视机普及后,人们对木偶戏的观看欲望下降了,“物质生活丰富以后,人们的视听选择多了,喜欢追求新鲜事物”。
龙有文说,粤西白戏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最为盛行,每逢诞期或农闲演出,四乡八邻涉水过垌,聚集观赏。龙有文介绍,当时仅营仔镇便有80多个白戏戏班,每晚都有演出,晚上8时左右开始,会一直唱到凌晨4时。“那时人们的工资基本是30多元一个月,我们龙家班12个人一晚的演出费就接近20元。”龙有文说,演出时间最长纪录是在一个村连续表演了38天。
进校园走粤桂推广求存
经费不足是粤西白戏传承发展面临的一大难题。黄光梁说,如今粤西片区唱白戏的戏班不足百个,龙家班的表演班子也由最初的12人减少到7人。
龙家班演员的平均年龄为60多岁,唱戏对记忆力与体力都是一重考验。“以前他们连续唱七八个小时,也不忘词。舞手在演绎武戏部分时,是真的会翻筋斗,现在只有我们老一辈的在坚持唱戏,很多人都跳不动了。”龙有文说。
尽管粤西白戏热度不及以前,龙有文仍然认为粤西白戏具备流传意义,“白戏是教人为善的,我们唱的剧本都是弘扬中国的传统美德”。
粤西白戏爱好者黎思亮已跟随龙家班调研两年,她认为草根白戏艺人是一个有情义的群体,“我从小就听着木偶戏长大,其实它一直存在于我们共同的文化记忆当中,但随着调研的深入,我会重新审视粤西白戏的传播意义”。
粤西白戏第五代传承人龙家柱一直在致力于白戏的推广。今年是龙家柱的爷爷龙梅卿110周年诞辰,元旦那天,龙家柱在营仔镇凌禄镇乡剧场举办了龙家班尊师纪念晚会,缅怀前辈艺术家,追忆家人传承发扬粤西白戏的感人故事。当晚,龙家班众人同台演出《八星贺寿》等经典白戏剧目,吸引了当地群众近百人前来观看。
关于如何传承粤西白戏,黎思亮认为可以加入电子乐等音乐新元素以吸引年轻群体,但是不认同脱离白戏的艺术核心而进行异样“创新”。
如今,廉江市营仔中学已经成为粤西白戏的教育场所。他们专门制作了粤西白戏课程,教学生圆台步、八字台步等舞步和正线慢板、反线慢板等唱腔。龙家班的徒弟、徒孙活跃在廉江、遂溪及广西合浦一带,传承并推广粤西白戏这一非遗文化。
撰文:康韵怡
摄影:郭龙碧
新闻推荐
志愿者送荣叔进站台。廖伟英摄“回家了,回家了……”家住福建福州的流浪汉荣叔不停地念叨着,眼睛看着窗外。近日,廉江市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