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垌镇凭什么上榜“全国乡村特色产业十亿元镇” 抱团攻难关 果农享荔甜
良垌镇荔枝丰收。受访者供图
南方日报讯(见习记者/李廷睿)深冬时节,廉江市良垌镇一望无际的荔枝园里依旧绿意盎然。李发钦一天要跑好几个荔枝园,督促指导果农“打冬梢”。“秋天长出的新枝是来年结荔枝的主力,冬天发的新枝基本没用,要及时剪除,避免消耗树的养分。”作为良垌镇农技站站长,李发钦深知“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的道理。
9万多亩荔枝种植面积,为良垌镇发展出超10亿元年产值的荔枝产业。12月1日,农业农村部公布第十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及2020全国乡村特色产业十亿元镇亿元村名单,良垌镇榜上有名。
据良垌镇政府统计,今年该镇荔枝产量10.5万吨,产值约12亿元。为做强做大良垌荔枝品牌,今年2月,良垌镇荔枝公共品牌“良荔”(良垌荔枝)在国家知识产权局正式登记注册;5月,良垌镇举办荔枝品牌推广直播活动和首届“乡村振兴,良垌给荔”活动,并成立廉江市良垌镇农业产业联盟,进一步擦亮“良荔”品牌。
挫折前行
两次陷入发展“冰冻期”
1985年前后,良垌镇开始大规模种植荔枝、香蕉。此前,该镇辖下的多个自然村都有野生荔枝,又高又大,浓荫蔽日,一棵荔枝树能摘几百斤甚至1000多斤。“但野生荔枝的口感不好,普遍偏酸,还是需要人工种植去改良。”良垌镇党委委员、副镇长林振聪曾分管农业,他介绍,刚开始大面积种植时,果农对荔枝的品种和荔枝的品质不是很清楚。
“三月红、四月红、冰荔、黑叶、淮枝、桂味、妃子笑等都有,品种很杂。”林振聪说,虽然荔枝的总体种植面积大规模增长,但各个品种的种植面积都比较小,品质也较一般,良垌镇荔枝产业发展不是很理想,陷入第一个“寒冰期”。
1990年代开始,良垌镇成立水果发展办公室,镇领导带领水果办的工作人员出去走访学习其他地方的发展经验。“走出去”的同时,良垌镇党委、政府到处求贤,把省市各级专家、教授“请进来”,手把手教果农种植管理技巧。
由此开始,良垌镇荔枝产业的量和质稳步提升。到了1995年,荔枝的收购价格开始上升,黑叶、淮枝等品种地头价都能卖到7元/斤,妃子笑价格达10—12元/斤。从1996年开始,良垌镇大规模引进种植妃子笑、桂味、白糖罂、鸡嘴,并把这四个作为当家品种推广种植,到1998年,全镇荔枝种植面积达到6万多亩。
“2001年至2003年是良垌镇荔枝大发展和产业成形的时期,荔枝难卖又成了困扰政府和果农的大问题。”林振聪回忆,在湛江市、廉江市有关领导的关心下,良垌镇荔枝种植大户走访里水农产品集贸市场,通过招商引资引进香港日升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香港日升”)到良垌镇开办荔枝收购加工厂,并建设冷库开展冷链物流,出口荔枝。
这家公司还聘请南非的专家,为其提供荔枝保鲜技术。然而,由于保鲜技术不过关,荔枝出口损失惨重。经营一年之后,香港日升停止运作。求助外援失败,良垌镇荔枝产业遭遇第二次“寒冰期”。
抱团破冰
专业合作社助果农增收
艰难之中,良垌镇党委、政府与种植大户协商,发动组织果农抱团取暖,以合作的方式寻求破冰路径。廉江市良垌日升荔枝专业合作社率先在2003年成立,成为广东省首家在工商管理部门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
从这一年起,以日升荔枝专业合作社为试验场,良垌镇荔枝开始进行品种改良。果农采取高接换种的办法,把冰荔、白腊、桂味等不适宜当地气候土质环境、经济效益差的品种全部改良,并重点发展妃子笑。
与此同时,日升荔枝专业合作社先行先试,寻求华农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技术支持,探索解决荔枝保鲜技术。从2006开始,经过不懈努力,荔枝保鲜难题被逐步克服。“第一批出口到迪拜,没什么大问题,大家都很兴奋。”日升荔枝专业合作社社长卢亚金至今还记得当时的情形,他介绍,采用专业保鲜技术的集装箱运送荔枝,50天内都不会出问题。
如今,良垌镇种植荔枝树9万多亩,荔枝年出口量近3000吨,远销美国、荷兰、澳大利亚等国家,每斤荔枝到岸价能卖到约6美元。“这两三年出口到东南亚的荔枝数量增长比较大,很多果农的收入翻了几倍。”林振聪笑说,在日升、众升等专业合作社里,自己见证了不少原来开10多万元汽车的“飞度仔”,几年间就变身开几十万元豪车的“奥迪A6哥”。
相比日升对外出口的途径,像众升等绝大多数专业合作社仍走国内销售的路子。廉江市众升果菜专业合作社种植有5000多亩荔枝树,社长江辉彪和妻子打理其中近100亩。“我们一年可以摘果150吨左右,一亩的成本渠道大约4000元,每亩利润接近6000元。”江辉彪说,随着良垌荔枝在国内市场已形成一定口碑,固定客户已成为购买主力,再加上近年当地政府组织系列推介活动,良垌镇果农产量、价格“双丰收”的愿景正成为现实。
新闻推荐
南方日报讯(见习记者/李廷睿通讯员/廖伟英黄业)近日,廉江市委书记林海武率队到长山镇,就新农村建设进展进行调研。在察看廉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