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市廉江市委书记林海武:种养文旅融合,留住最美“乡愁”
■美丽乡村,广东在行动——县(区)书记专访
立冬之后一周,平山岗村的稻子收割得差不多了。田野里金黄褪去,山上点点金色又渐渐上来,700多亩红橙开始进入成熟期。短暂休息几天后,村民们又将投入一场忙碌的丰收。
从几年前的落后村转变为如今的先进村,平山岗村是湛江廉江市近年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发展乡村特色经济的代表之一。近日,廉江市委书记林海武接受南方日报记者专访时称,廉江坚持以加强土地集约经营为抓手,加快推动产业振兴;以“种养+文旅”为路径,培育特色产业融合发展,留住最美“乡愁”。
南方日报:推进乡村振兴中,廉江市如何打造基层干部队伍,强化主责主业意识?
林海武:我们以“两个强化”来解决乡村振兴中的选人、用人、管人问题。首先是强化“一把手”责任意识,在廉江市层面成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领导小组和战略工作组,在乡镇层面成立了乡镇乡村振兴专班,全部以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为第一责任人。同时我们出台了《廉江市2020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考评方案》,明确考评结果与单位和干部评优评先、选拔任用等挂钩。
其次是强化“头雁”示范引领作用,从农村创业致富带头人、返乡大学生中选拔和培养优秀党员担任村党组织书记,集中对386名本级扶贫工作干部和391名村党组织书记进行轮训。不少原本只是关注产业发展的人才,通过党组织的引导、培育,走上了干部岗位,承担起引领产业发展和治理乡村“一肩挑”的责任。
南方日报:如何因地制宜,打造具有廉江本土特色的美丽乡村?
林海武:因地制宜打造美丽乡村,引入先进理念、优质产业的同时守住本土特色,是廉江市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一条重要原则。像平山岗村按照“修旧如旧”的理念,利用石砖、泥砖房和宗祠等特色建筑设计“乡愁馆”等,就是保持本土特色的体现。
从产业特色看,廉江很多乡村在水果种植、水产养殖等方面有优势,甚至形成了一定名气,如青平、高桥等镇的红橙,河唇镇的黄皮果、红杨桃,营仔镇的虾蟹等。从文化特色看,廉江红色革命文化、客家文化、多民族文化等广泛分布。根据这些村不同的特色,我们结合“四好农村路”建设,打造出一批水果观光村、红色教育村、民族旅游村等,未来这样各具风情的乡村会越来越多。
南方日报:产业是乡村振兴的支撑,廉江通过哪些措施打造产业让乡村美、农民富?
林海武:近几年,我们坚持以加强土地集约经营为抓手,加快推动产业振兴。像塘蓬镇那榔村通过土地流转整合,将丢荒10多年的两百多亩沼泽地打造成莲蓬种植基地。片片荷叶摇曳,朵朵荷花艳丽,翠绿莲蓬点缀,游客流连忘返。成片的荷花不仅装扮了村庄,还成为了村民们致富增收的新产业。
另外,在摸索农村产业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产业好的乡村,往往党建工作也走在前列。像良垌镇的中塘村,原是廉江市落后的革命老区村,近年充分发挥村党支部的引领作用,创新推动新农村示范片区建设,发动乡贤返乡以“企业+集体+项目”的方式投资创办农业经济项目,每年至少为集体带来15万元收入。
■一线走访
村民观念大转“谁来帮”变“我要富”
天刚蒙蒙亮,杨秀芬拖着把扫帚踱到村口,准备开始一个早晨的清扫。已经年过八旬,她习惯了早起。经过乡愁馆、穿过碧荷塘、迈过桃花溪,杨秀芬发现已经有三四位同村妇女早早扛着扫把、垃圾铲到了村口。一边寒暄,杨秀芬和同伴们一边弯下腰划动扫帚,像是打扫自家庭院般娴熟自然。
3年前,平山岗村发力整治村容村貌,动员全村村民参与建设。老党员杨秀芬就是在那时联合另外16位党员,组建并加入了“巾帼志愿者保洁服务队”。从最初的17人,到后来70人,再到如今的170人,这支妇女“战斗小组”日渐壮大,成为平山岗村保持整洁容貌的长效稳定保障。
如今的平山岗村,乡愁纪念馆、桃花溪步道、书山别院民宿等景点雏形已现,正谋划结合果蔬种植发展观光休闲旅游业。从落后村变成先进村,如今平山岗人的思想观念,早已从“谁来帮”转变成“我要富”。
南方日报见习记者李廷睿记者吴思旻顾大炜通讯员王德斌
新闻推荐
近日,廉江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廉江市教育局和廉江市妇女联合会联合印发《廉江市社区家长学校家庭教育挂钩联系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