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舞鹰雄 “鹰”飞“雄”跃竞风流
廉江舞鹰雄是省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之一。
表演者整装待上场。
6米高杆每次表演都要节节接牢。
舞鹰雄成为当地一种民俗活动。
“鹰”在竿上旋转、冲杆落地等惊险环节,令人赞叹。
廉江舞鹰雄表演在央视舞台和世界舞台都大放异彩,获奖累累。
廉江舞鹰雄表演在全国巡游展演。
扮鹰者腹顶6米高杆展翅冲天而上。
身着彩服的“鹰”扑腾而出,龙头、麒麟身、凤尾的“雄”紧追其后,“鹰”跨步跳跃,蹬腿展翅,一个360度腾空旋转巧妙躲避,几个扑腾用腹部顶住碗口大的长杆。5名壮小伙露出坚实臂膀,合力将长杆竖立起,将“鹰”顶到数米高的空中。
伴着锣鼓敲击节奏,“鹰”的扮演者在杆顶作凌空飞翔状,做出各种高难度动作。地面的“雄”像狮子一样跳立起来,围着长杆团团转,“鹰”“雄”同时喷火,惊险的环节让观众拍案叫绝,掌声和欢呼声此起彼伏。
这样惊险又精彩的廉江舞鹰雄表演,是廉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瑰宝,已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在世博会、央视等诸多平台上,廉江舞鹰雄大放异彩,获得第十二届民间文艺山花奖、民间艺术表演奖、首届广东民间舞蹈艺术节等大型赛事和展演的多项金奖等。
●撰文:张思燕李廷睿摄影:郭龙碧黄维锋
起源于清朝末期
糅合武术、杂技等多种元素
良垌镇新华村(原竹园村)的舞鹰雄是廉江非遗的一面旗帜,是雷州半岛起源早、最有特色的舞鹰雄,它植根于廉江传统文化,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2006年,廉江舞鹰雄被列入广东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采访当天,艺术团里一人扮演“鹰”,两人扮演“雄”,1人打鼓,4人打镲,5人扶持一支高杆。只见鹰、雄因猴子的挑唆而相争相斗,扮鹰者腹顶6米高杆展翅冲天而上,技艺险难,尤其是鹰在竿上旋转、冲杆落地等惊险环节,令人赞叹。故事结局是鹰雄在大头佛调解下和好,反映出有斗有和的哲理。
糅合武术、杂技、舞蹈、音乐等诸多艺术元素的舞鹰雄,观赏性很强。特色虽明显,但也带来学习的高难度。新华村党支部书记、舞鹰雄传承人之一何兴华介绍,舞鹰雄的“鹰”有三大高难度动作,一是在凳子上后空翻,二是上杆空中旋转,三是下杆侧空翻。“曾有名队员因为训练下杆侧空翻而摔骨折。”何兴华叹息道。
舞鹰雄起源于清朝末期,以武术为基础,融舞蹈的跳跃动作、音乐的旋律和杂技的惊险于一体,表演的套路主要有醒鹰雄、格斗四门、洗脸漱口、过桥、采地青、采天青等,表演主要内容是采青,表演时间长短不同,套路也不尽相同。
经过100多年的传承和发展,现在鹰可增加到四只,雄增加到两头。何兴华说,鹰雄的数量要根据场合和比赛性质而定,平时巡游活动或者小型的晚会是一鹰双雄或双鹰双雄,参加山花奖比赛时是三鹰双雄,参加魅力中国城展演时是四鹰双雄。
“舞鹰雄扮演者都要求功底扎实、弹跳力好,扮鹰者要轻、矮,扮雄者腰力、体力和扎马步都要好,我现在个子大,体格重,已经不适合扮鹰了。”今年25岁的陈治锡从7岁便开始练习舞鹰雄,曾扮演过4年的鹰,谈到自己角色的转变,陈治锡腼腆地笑了。
每年二月初二“龙抬头”,良垌镇新华村一带游神时会举行舞鹰雄巡游展演。当地群众相信鹰雄能扶正驱邪、迎祥纳福,通过表演活动,既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又加强村与村之间的联系,增进团结和友谊。目前,舞鹰雄有30多名成员,4名传承人,其中梁生、龚祥是省级传承人,何兴华和梁国东是湛江市级传承人。
上世纪70年代,10岁的何兴华师从廉江市良垌镇新华村的梁荣章,学会了这门技艺。“当时是村里的武馆"光武堂"到学校里挑苗子,梁荣章是武馆的当家人,我很幸运被挑中了。进入这行后,练过武术、洪拳和对打。”何兴华说,学习舞鹰雄需要从小打底子,最好的表演年纪是20多岁。如今自己已年近六十,早过了能上杆的年纪,如今更多把精力放在培养传承人上。
面临传承难题
经费、人才制约项目发展
“目前能够表演的人数还可以,但从更长远看,传承的难题依旧没有找到破解办法。”何兴华叹了口气说,经费不足是舞鹰雄传承的最大难题。舞鹰雄团队里有近半是年轻人,绝大部分时间都在外打工挣钱养家。接到要去展演的任务,就临时挨个打电话联系成员们回来。年轻人只能跟单位请假赶回,紧急训练几天后就匆匆赶往展演地。“一般也就是报销点路费、餐费,基本没有酬劳,有时他们单位的领导不理解还会炒了他们鱿鱼,为了一次表演,工作也丢了。”何兴华感慨道。
2015年,扮鹰者陈绍利在广州工作,当年舞鹰雄要出赛山花奖,因为要提前集训,请了半个月假。“那个月的工资也没领到,但是为了"馆口"的传承,我没有后悔。”陈绍利斩钉截铁地说。
舞鹰雄团队成员都把竹园鹰雄艺术团称为“馆口”,像陈绍利一样,队员何文泰、吴观喜等也是如此。为了配合展演,他们常常牺牲自我,一年下来换了近十次工作。参演舞鹰雄对他们而言是项荣誉,所以他们宁愿没了工作也要把这项文化遗产传承好、推广好。“不打东家打西家,工作始终会再找到,但是表演的机会是千载难逢,必须好好珍惜。”何文泰说。
“按照相关的政策规定,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每人每年有2万元经费,湛江市级的一人一年有2000元。这些经费也不是给到个人的,主要是拿来开展培训,专款专用。”廉江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副局长廖富说,这些经费用起来捉襟见肘,像舞鹰雄这类需要多人员参与的表演项目,如果只靠这些补贴经费,一年办不了几次培训。
为培养下一代传承人,舞鹰雄艺术团利用寒暑假招收本地中小学生进行培训,还要为学员统一订制运动服、鞋等物资并提供伙食。
作为历史的沉淀,舞鹰雄在传承的过程中遭遇了不少困境和难题,成员们面临着很大的经济压力,而阵地同样制约舞鹰雄的传承和发展。舞鹰雄的表演道具现寄放在新华村委会办公楼,训练的场地也是借用村委会的场所。“我们希望舞鹰雄有一个像样的表演训练基地,有自己的"家",有遮风雨的戏台、放道具的仓室、陈列馆等。”何兴华说,新华村舞鹰雄训练基地选址已定,但因为有资金缺口,基地建设缓慢。
何兴华呼吁国家、省和社会各界扶持舞鹰雄的发展,特别是本土的企业能伸出援手,为舞鹰雄团队的成员提供就近就业的机会,支持舞鹰雄的传承发展,让成员们工作演出两不误。“我们要让舞鹰雄活起来,让更多的老百姓能看见舞鹰雄,爱上舞鹰雄,让舞鹰雄里的文化真正成为文化创新的源泉,也让传承人能更好地生活,更好地传承与发展。”
新闻推荐
消费券预约、领取、使用方式。李廷睿供图10月20日,廉江市人民政府联合商贸餐饮业商家向全体市民发放廉江市第二期商贸餐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