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同学少年,明月赏青春

东莞时报 2020-10-01 12:16

中秋圆月,年年挂高空,难忘秋月照同学。圆月银辉洒满莞邑大地,校园绿茵场上,没有奔跑的足球健儿,而是一群学生在玩通关集章游戏,嬉戏玩乐,共度佳节。几年前的这一幕,于张佳丽而言,仍然画面鲜活,仿佛就在昨日。

从这开始,她养成了中秋月圆夜约三五知己赏月的习惯。

玩乐过后,仰卧草地,对望星空,银盘般的圆月总是占据心中最大的位置,只因它总是勾起浓浓相思。“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望月思亲思乡,古今亦同。

鱼米丰盛,芭蕉摇曳。这是张佳丽对故乡的回忆。这样一幅幅记忆片段,总是不经意间浮现在她脑海中。

月明星稀,恰同学少年

圆月寓意团圆,中秋赏月习俗厚植于传统文化中。2018年,张佳丽离开家乡湛江,赴东莞求学。此前,与家人相伴过节,她对中秋的直观记忆是吃月饼。

大学时光,美好无限。入学不久,中秋佳节即至。中秋之夜,月明星稀,恰同学少年。“那年,学校为留校学生精心组织了一场中秋活动,只要成功通关所有的游戏,集齐通关印章,每个人都可以凭集章领取小礼品。”张佳丽说。热闹彼时,东莞理工学院下沉广场挤满了朝气蓬勃的学生,现场呈现出一片热闹非凡的景象。

她说,“每一关游戏前都排起了长队,同学们为了胜利铆足了劲儿,时不时有尖叫、嬉笑、鼓掌声响起,我也不甘落后,排了几次队,玩了几把游戏。”

记忆的画面离开欢乐的下沉广场,转至离此不远的绿茵足球场。这里,传出阵阵动听歌声。“足球场平时就是学生聚会、玩耍的胜地,更别说是中秋佳节了。”张佳丽回忆道。那晚,她循着歌声,径直走向足球场。头顶一轮明月,辅以数盏大灯,缀以LED星星灯,美轮美奂,令人陶醉其中。

玩游戏、唱歌、切月饼、分水果……绿茵场上,一幅幅节日盛景呈现着。张佳丽漫步于草地上,走走停停,觅一处宽敞地坐下,抬头仰望明月。“那一刻,我第一次这么认真地看月亮,眼前的月亮几近圆满,比平日里要亮上几倍,薄云如同水雾般把月亮遮住,后又随风飘走。”张佳丽说。当时,她脑海中浮现的是“嫦娥、玉兔和吴刚”。

儿时中秋,家是暖港湾

离乡愈久,思念愈浓。从此,张佳丽的中秋节多了思念。她习惯在中秋之夜,拿出手机,拍一张圆月照,发在朋友圈里,与友人共赏圆月,独自品味千古名句“月是故乡明”。这种时刻,她对中秋佳节家人团圆有了更深的体会。

“小时候过中秋节,觉得很平常,无非是家里多了几盒口味不一的月饼和几个柚子,月亮也好像只是比平时圆了一些。”张佳丽说,年岁俞长,才觉得寓意更多更深。

每逢佳节倍思亲,恰好描绘了张佳丽现在的所思所想。她回忆道,“那一晚,我坐在草地上,听着隐隐约约传来的歌声,痴痴地看着眼前的明月,儿时中秋节许多细节不断涌现。”

“好吃!好吃!”张佳丽说,“每至中秋佳节,爷爷会做些好菜,尽管油和糖放得有点多;奶奶总会在过节前几天买一些鲜果,其中一定不乏金黄饱满的蜜柚。”儿时这些再平常不过的中秋“节目”,让如今在异乡的张佳丽倍感思念。

这几年来,没法回家过中秋时,她也会买一个圆圆的柚子与友人分享。至于为什么要在中秋节吃柚子?张佳丽说,“圆圆的柚子看起来像月亮。”

去年,中秋前一个月,张佳丽的父亲就从家乡寄来了月饼,其中少不了她爱吃的莲蓉蛋黄口味。就着月光,张佳丽拿起一块家乡的月饼,回忆起儿时吃莲蓉蛋黄月饼的情景。尽管现在,她已经不再像小时候那样爱吃甜食,但父亲寄来的月饼,依然让她心里暖暖的。

新闻推荐

文学新锐书单:年轻作家的精神画像

越是“后浪”奔涌,越是气象万千。年轻作家以旺盛的创作力在书写,有直指人心的现实切面,也有脑洞大开的类型文学;年轻读者...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