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高效落地开花 苗乡喜迎新生活 廉江融水扶贫协作助贫困户家门口就业
苗民在他们的新房子前吹起欢快的曲调。
梦呜苗寨全貌。
在晨阳木业有限公司流水线上工作的工人们。
位于双龙沟的梦呜苗寨里,居住着许多原先在大山里的苗民。如今他们都搬迁至此发展旅游就业。
午后雨停,阳光洒在吊脚楼顶瓦片上。微风轻拂稻浪,悠扬芦笙响,融水苗族自治县北郊,梦呜苗寨景区里,阿婆、阿公们围坐楼下吃油茶,享受一天里的悠闲时光。
两年前,粤桂扶贫协作项目开进旖旎苗乡,从深山里易地搬迁出的40多名苗族人来到这座苗寨,开启奔向幸福生活的新征程。
融水是广西20个深度贫困县之一,全县有115条贫困村,其中深度贫困村73条。2017年9月,有“中国小家电产业基地”和“中国红橙之乡”之称的廉江,与融水签订扶贫协作协议。此后,旅游、加工制造、香杉种植等多个产业扶贫项目,在当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告别昏暗简陋的土屋,住进宽敞明亮的楼房,融水贫困户们还实现了家门口就业,过上安稳体面的生活,让家人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教育服务。得益于粤桂扶贫协作,改变仍在继续……
●南方日报见习记者李廷睿
本版摄影南方日报记者陈锴进
就近就业
贫困户开叉车月入4700元
离开偏僻的大浪镇,告别简陋的土平房,李尚军如今住进了融水苗族自治县苗家小镇里宽敞明亮的楼房。骑着摩托车,只需要10来分钟,他就能到达廉江—融水扶贫产业园。2019年4月,李尚军在这里谋得一份开叉车的工作,每月能挣到4700元。一家4口人,终于在县城里扎根,过上安稳、体面的生活。
“以前根本不敢想能过上这样的日子。”李尚军说,老家所在的大浪镇山路崎岖,到县城驱车也需要1个多小时,居住、生活、孩子上学的条件都较差。为养家糊口,他不得不长期在广州、浙江金华等地辗转打工,每月收入只有1000多元。
得益于扶贫,李尚军家接受易地搬迁,前年在县城有了自己的房子。住所靠近廉江市与融水县共建的扶贫产业园,去年4月,李尚军进入产业园内的一家企业——广西融水晨阳木业有限公司务工(下称“晨阳木业”)。
贾晓艳比李尚军迟了近一年入职该公司。今年四五月,贾晓艳的两个孩子都到了上幼儿园的年纪,从家务中抽身出来后,她也如愿找到一份工作。不像李尚军拥有开叉车的技术,贾晓艳只能做一些简单的翻板、筛选工作,每月收入2000多元。
“但活比较轻松,而且可以提前下班去接小孩。”贾晓艳笑笑说,公司的老板比较体谅在工厂里工作的贫困户们,并未给他们设置严格的上下班时间,只要把每天的工作量完成即可下班,方便他们接送孩子照顾家庭。“以前住在白云乡,来一趟县城要两三个小时,要想边挣钱边照顾家里根本不可能。”贾晓艳对易地搬迁后,既有工作又能兼顾家庭感到很满足。
晨阳木业由浙江升华云峰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投资,是廉江—融水扶贫协作产业园引入的龙头企业,其有百余名员工属于易地搬迁贫困户,占了该公司一期计划招工人数的24%。“目前我们已招收劳动力270人左右,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20人。”晨阳木业董事长陈玉乾介绍,随着产业园的建设和更多企业入驻生产,该公司将进一步新增岗位,吸纳更多贫困人口就业,特别是解决易地搬迁贫困户的就业问题。
经验输出
“廉江速度”建厂投产
依托自身丰富的农林资源优势,借鉴廉江先进的园区管理经验、招商经验和理念,融水配套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共建扶贫产业园,是两地踏出“造血式”扶贫探索的重要一步。
融水森林面积33.82万公顷,森林覆盖率81%,其中香杉木有297万亩,产量排名全国第二,每年可产香杉木40万立方米。香杉木种植也是融水扶贫的主打产业。经廉江、融水两地领导反复研究,最终决定共建以竹木加工、农副产品加工、电子产品加工为主的扶贫产业园。
2017年12月15日,距廉江与融水签订扶贫协作协议仅3个月,廉江—融水扶贫协作产业园项目即启动。产业园选址于易地扶贫搬迁点旁,按照规划,全面建成后可提供1万多个就业岗位,为易地搬迁贫困户提供就业机会,切实解决搬迁贫困群众稳定收入问题,实现“搬得出、留得住、可就业、能致富”的目标。
征地、迁坟工作旋即展开。融水成立粤桂扶贫协作产业园项目建设工作组,坚持一线工作法,驻点协调推进。仅一年时间,便完成征地750亩、迁坟276座,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同时,配套出台《融水苗族自治县粤桂扶贫协作优惠政策》,对吸纳贫困劳动力占就业总人数比例达20%以上的投资企业和团体,给予厂房租金优惠政策,并在税收、投融资、品牌创建、人才引进等方面提供奖补和支持。
廉江驻融水的挂职干部则利用自身在园区建设方面的丰富经验,反复与造价咨询公司对接,优化设计方案,第一期厂房造价从预算的2300万元调整到1800多万元,节约400多万元。同时,廉江市积极帮助招商,引入32家企业报名入园,已签约企业18家,投产企业15家,建成待投产企业1家,在建企业2家。吸引了包括全国排名前三的生态板生产企业大王椰、兔宝宝、莫干山等东部企业入驻融水,投资额共计3.2亿元。整个产业园建成后,预计可容纳企业45家,园区工业产值达70亿元。
“廉江兄弟很给力,拿出近6600万元真金白银帮我们建厂房。”融水苗族自治县科技工贸和信息化局局长、融水苗族自治县工业集中区管理服务中心委员会主任周仕源介绍,截至目前,廉江—融水扶贫协作产业园项目投入6578万元广东帮扶财政资金,用于建设标准厂房。“借助廉江经验,产业园边征地边设计厂房,第一批6间共约2.5万平方米厂房只用3个月就建成。厂房边建设边安装设备,2个月内就有企业投产。”周仕源笑说,融水干部对这一操作流程啧啧称奇,赞扬为“廉江速度”。
造血扶贫
带动形成庞大产业链
“最好的扶贫方式,是发展产业。而产业里面,见效最快的是发展工业。”陈玉乾说,到融水投资建厂前,他和同事一起实地考察时,被当地的贫困景象所深深震撼。“比我想象中的穷困。有一家贫困户在收到1000元慰问金后,感动得哭了。”
2019年4月,晨阳木业进驻已建设完成的厂房投产。一年多来,该公司已带动100多家上下游企业、个体,形成了相对较完善的产业链。“我们在融水当地采购原料,供应链上估计提供了1500多个岗位。原来本地的香杉木价格在600元/立方米左右,粗加工后800元/立方米,现在已经涨到1200—1500元/立方米。”陈玉乾说,新冠肺炎疫情对公司订单没有产生什么影响,反而因为供货稳定、品质有保障,下半年出现了订单增加的情况。
在晨阳木业厂房门口的车棚里,上班时间停着200多辆摩托车,其中很多是在此上班的贫困户新买的。由于香杉木板材主要供应国内,受外贸出口影响不大,工人们的工作十分稳定。陈玉乾感慨“广东的扶贫资金花在了实处、用出了成效”,认为产业扶贫为贫困户提供稳定就业岗位、防止返贫的贡献“功德无量”。
像晨阳木业这样为贫困户提供稳定岗位的企业,在廉江—融水扶贫协作产业园里越来越多。产业园通过引进木材加工、家具生产等企业,由过去单一的木材原材料加工转变为生产高端定制家具、办公家具,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竞争力,增加就业岗位,推动融水经济加快发展。同时有力推动融水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切实增加财税收入。
周仕源介绍,该产业园现已建成约8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及配套设施,园区污水处理厂已建成使用。目前,园区吸纳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402人就业,为村级集体经济增收84.2万元。
“引入产业盘活了融水的木材资源。光晨阳系的两家企业,一年的税收贡献就有1000多万元。协作帮扶的大贡献,就是养成了廉江—融水扶贫协作产业园这只会下金蛋的母鸡。”周仕源说,融水将粤桂协作帮扶资金援建的标准厂房列为贫困村集体经济资产,租金收益全部作为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推动贫困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已收到租出的厂房租金84.12万元,已全部划拨到115条贫困村和2个易地扶贫搬迁点社区集体经济账户。项目全部投产后,每年可产生租金约160万元注入贫困村集体经济。
周仕源表示,通过园区企业集群效应和市场调节机制,将带动原料基地发展和新型经营主体建设,进一步激活融水丰富的林业资源和特色生态农业资源,促进特色种植和养殖业的规模化、组织化发展,带动覆盖全县94.43%以上的贫困户通过产业发展实现稳定脱贫。
旅游扶贫
苗族夫妻月收入抵从前一年
每晚8时,苗族小伙潘星拾和妻子戴好饰物,穿上苗族服装,与同伴们一起上台,在梦呜苗寨里为到来的游客倾情表演大型实景舞台剧《苗魅》。凭借表演收入,再加上日常参与苗寨的管理工作,夫妻俩一月收入四五千元,抵得上几年前全家一年的收入。
在大型实景剧《苗魅》中出现的苗族吊脚楼全部都是高寒山区贫困户的旧房子,演员除了景区工作人员,还有随房子一起迁入景区的贫困群众及易地扶贫搬迁农户,共42人。他们既从事节目表演、景区维护等工作获得收入,又以自家房子作为资产入股获得收益。在旅游扶贫创新模式之下,贫困户既是“生产者”,又是演员,还是股东;贫困户的老房子修缮后既是生活场所,也是演出场所;既留住了乡愁,又迈向了新的幸福生活。
游客观看演出后,还可以在搬迁户家体验火塘文化、坐妹、打油茶、喊苗酒等原生态的苗族文化,不仅带动双龙沟景区发展,还带动整个融水的苗族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展现“秀美融水·风情苗乡”旅游形象,提升融水旅游品牌,加快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步伐,撬动了旅游大资源,提高了贫困户收入。
2018年以来,为搭建粤桂扶贫旅游协作平台,更好地发挥融水旅游资源优势,充分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廉江和融水两地积极参与“融水梦呜苗寨”苗族文化体验园建设,共投入广东省财政帮扶资金150万元用于体验园建设。通过粤桂扶贫协作平台,发挥政策红利,引入广东先进旅游管理经验,有力促进了当地的旅游产业发展。
“现在跟两年前比起来,生活真的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潘星拾对生活的巨大改变感受明显,此前他一家人住在融水杆洞乡锦洞村,到县城一趟需要6个多小时,村里人很少到外面去。2004年,16岁的潘星拾才第一次到县城。“一直到2010年,我们村里才通了机耕路,到县城一趟要经过贵州、广西,途经从江、三江、融安、融水四个县。”潘星拾说,那时他们全家靠种一亩多水田过日子,年收入只有四五千元。
2018年,潘星拾接受易地搬迁,与村里12户贫困户一起来到梦呜苗寨里工作。“平时搞管理,脱下工作服穿上戏服,我们就成了演员。”潘星拾说,“梦呜”是苗语“你好”的发音,在苗寨里他身兼数个身份,过上了“原来想都不敢想的生活”。
梦呜苗寨所属的双龙沟原始森林度假区总经理潘桂先介绍,2019年春节期间,梦呜苗寨日均客流量超万人,举办的春节特色民俗活动被媒体广泛报道。央视、新华社等媒体高度评价该项目旅游扶贫的模式:“从大山里的村民易地扶贫搬迁到旅游点,变成社员和演员,走出旅游扶贫新路子。”
■相关
廉江驻融水挂职干部:
学融水“8A”经验
廉江旅游大有可为
位于融水北郊的双龙沟原始森林旅游度假区,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紧靠双龙沟的梦呜苗寨,如今也成了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两者紧紧相连,步行互达只需几分钟,被廉江驻融水挂职干部戏称为“8A”景区。
融水苗族自治县在当地是有名的旅游产业大县,2019年全县接待国内游客676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76亿元。廉江市驻融水苗族自治县扶贫协作工作组副组长梁永焦对此深表羡慕,认为这是廉江要向融水认真学习的地方。
“就说挖掘旅游资源吧,廉江是不如融水的。融水主要旅游资源就是山,围绕山做好文章,讲好背后的故事,是他们成功的要素。”梁永焦认为,除此之外,在经营理念上,廉江旅游也要向融水学习。“比如梦呜苗寨,由于是扶贫协作项目,他们推出了一项吸引游客的措施,对广东游客给予门票半价优惠。”梁永焦表示,此举不仅凸显了融水对粤桂扶贫协作的感激之情,无形中又带出了旅游景点背后的故事,在营销上也增加了对广东游客的吸引力,一举三得多方共赢,事例虽小却引人深思。
在梁永焦看来,廉江并不缺乏旅游资源,在自然资源上既有山水田园,又有滨海红树林;在人文资源上既有红色革命老区,又有苏东坡等历史名人带来的关联。近年廉江旅游业发展迅速,但还存在很多不足,如外来资金投入少、全域旅游开发力度不够、旅游协作单位配合能力不强、本地游黄金路线不突出等。
“驻融水开展扶贫协作工作,也是宝贵的学习机遇。”梁永焦表示,扑下身子互相学习,借鉴融水经验,使旅游业成为廉江经济增长的新亮点,未来大有可为。
新闻推荐
落实门禁制度。开学第一课。升旗迎新学年。安静的校园朗朗书声起。学生迎着晨曦走进校园。幼儿园小朋友们击鼓鸣志。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