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动农村面貌脱胎换骨 强化管控风貌提升 扮靓乡村惠及民生
雷州市客路镇东坡西村坚持规划引领,提升风貌,村民生产、生活水平有了质的提高。黄余武摄
遂溪县北坡镇柏基村党员突击队带领群众积极建设新农村。
陈超铭摄
湛江市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图为“广东美丽乡村特色村”徐闻县南极村的珊瑚民宿。湛江市委办供图
吴川市杨赤里村在外出乡贤的大力支持和推动下,打造成为湛江乃至粤西有名的“网红打卡村”。李波摄
湛江市广大乡村利用雷剧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本土文化打通乡风建设“最后一公里”。黄余武摄
风貌统一、合理有序、富有特色,硬底化巷道、文化广场、垃圾集中收集站等设施齐全……走进革命老区村庄——湛江雷州市客路镇东坡西村,生态、文明、宜居之风扑面而来。这条原先较为贫困落后的村庄,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坚持规划引领,注重整体布局,大力发展产业,既尊重村的意愿,又做到有效管控,旧貌换新颜,成为“广东省家庭文明建设示范点”“广东省卫生村”“湛江市生态文明村”“湛江市宜居村庄”,村民生产、生活水平有了质的提高,幸福指数持续攀升。
这是湛江推进农房管控和乡村风貌提升,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的一个缩影。湛江是广东的农业农村大市,农业经济占国民经济比重达17.7%,比重全省最高。全市有建制行政村1721个,辖有自然村12107个,农村人口417.85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57%,农村人口总量和比例全省最多。
近年来,湛江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相关部署要求,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推动湛江高质量发展的“四大抓手”之一,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推动湛江农村面貌脱胎换骨的重大历史机遇,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努力探索湛江经验,走出湛江路子,作出湛江贡献。
强化组织落实责任
2019年市级预算安排乡村振兴战略资金10.84亿元,同比增长56.2%
省委、省政府把湛江作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重要一环强力推进,明确支持湛江全力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用指向定位、政策支撑、项目布局、资金支持把湛江送上了发展快车道。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湛江市委、市政府牢牢把握机遇,借势而为、顺势而上,全面加强队伍建设,加强统筹谋划,集中全市力量,层层压实责任,有力地保障“三农”工作发展。该市成立了市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分别任组长和常务副组长,其他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成员为副组长,领导小组下设10个专项组各负其责推进工作,抽调精干力量成立了市乡村振兴工作专班。各县、镇逐级成立了党委“一把手”亲自挂帅的专门领导机构,市委书记郑人豪与各县(市、区)党委主要领导签订了《湛江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责任书》,全市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湛江坚持把农业农村作为财政优先保障领域和金融优先服务领域,公共财政更大力度向“三农”倾斜,2019年市级预算安排乡村振兴战略资金10.84亿元,同比增长56.2%。
攻坚克难夯实基础
2019年成功打赢了乡村振兴“翻身仗”,实绩考核跃升“优秀”等次
近几年,湛江在农村领域相继打了几场硬仗,很好地锤炼了干部、树立了信心、凝聚了群众,夯实了建设美丽乡村的基础。
2016年,湛江打赢了告别茅草房“大会战”,湛江大地全面告别茅草房,人民群众住上了坚固、安全、亮丽的“放心房”。
2017年,湛江打赢了土地确权登记颁证“歼灭战”,成功啃下了“祖公地”确权这块硬骨头,高质量完成农村土地确权工作。
2018年、2019年,湛江连续打赢了精准脱贫“攻坚战”,省级扶贫开发成效考核中,该市由“一般”等次接连进步为“较好”和“好”的等次。特别是2019年成功打赢了乡村振兴“翻身仗”,实绩考核由全省倒数第一跃升为“优秀”等次。
这几年,湛江坚持问题导向,正视差距、迎难而上,把“严格”二字贯穿到底,杜绝对乡村振兴工作表面应付、敷衍塞责、纪律松弛的现象。在全市推行乡村振兴工作“一月一排名一通报、全年一总评”制度,实行最严考核机制,根据考核结果进行等级评定、排名通报和奖惩。加强反向问责力度,对推动工作不力的党政“一把手”严肃追责问责。在湛江电视台等本地主流媒体设立“乡村振兴最前线”等专栏,让整改效果在媒体亮相曝光。开设“县(市、区)委书记访谈录”板块,宣传报道各地乡村振兴好经验、好做法。
该市还成立5个暗访组,配有专职拍摄人员,采取不打招呼、直接到镇进村的方式检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情况,随时发现问题,随时拍摄记录,随时约谈责任人,并在媒体曝光。通过壮士断腕的坚定决心和抓铁有痕的工作力度,湛江逐步建立起一套敢打硬战、善打硬仗的工作模式和工作机制。2019年8月,对在广东省2018年度推进乡村振兴实绩考核中问题突出的4个镇、6个村以及有关县(市、区)分管领导及职能部门有关干部,分清责任和性质,予以问责警示,对镇委书记停职3—6个月,对镇委书记和镇长进行诫勉谈话;对分管镇领导、挂点6个村的镇领导、6个村的党支部(党总支)书记、挂点16个自然村的村“两委”干部停职3—6个月。
拆建结合管控到位
目前,全域12107个自然村已100%完成“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等多项工作
近年来,湛江市把“三清三拆三整治”作为乡村振兴最紧要的大事抓实抓好,坚持补齐短板与重点提升相结合、集中攻坚与全面整治相结合,全力推动农村面貌实现质的提升。目前,全域12107个自然村已100%完成“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村庄规划设计编制、建立垃圾收运处理体系和保洁队伍等工作。
在工作推进中,湛江市提出并践行“拆得彻底、清得干净、建得完善、管得到位”十六字要求。
“拆得彻底”。克服农村“看日子”“祖公屋”等风俗习惯影响,把该拆的一视同仁全部拆除,不因“钉子户”影响面上推进和群众积极性。全市拿出2.44亿元进行专项补助,各镇村全面动员内外资源,投钱投工投劳,热火朝天干了起来。
“清得干净”。把拆出来的垃圾、历史存量垃圾、日常生活垃圾都及时清理干净,不留卫生死角。湛江从2019年起按每个乡村户籍人口每年50元的标准,每年投入约2.6亿元补助到全市所有行政村,专项用于村庄保洁员工资支出,农村保洁覆盖率达100%。
“建得完善”。清拆后,逐步建设完善道路管网、沟渠水塘、保洁设施,做好整治的后半篇文章。各地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搞建设,村委会通自然村道路硬化完成率97.91%,村内道路硬化完成率79.03%。
“管得到位”。清拆后的公地、空地、荒地及时设围、复绿、美化,严格落实家禽圈养。在此过程中,各地探索出不少加强管理的做法,有的通过奖补形式鼓励,有的通过村规民约约束,有的通过做示范点带动。复绿也因地制宜、发挥群众智慧,有种菜的、植草的、种树的,形式多样。通过不懈努力,湛江广大农村地区进入多年来最整洁干净的时期,得到群众的认可。
提升风貌彰显特色
古村落和历史文化名村得到严格保护和精心维护,标杆村庄更充分展示新时代湛江乡村风貌特色
雷州半岛历史悠久,文化璀璨,被称为“天南重地,海北名邦”,雷州文化在南粤历史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与广府文化、潮州文化、客家文化并称为广东四大文化。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大量具有鲜明雷州文化特色的古村落和历史文化名村。
雷州邦塘村有着四百多年历史,拥有一百多座古民居,堪称古民居博物馆。建筑具清制特色,古朴典雅,大气有序。潮溪村有八条大巷,古民居多是砖木结构瓦房,是一个具有明清南方特色的大型建筑群。
雷州东林村始建于南宋祥兴年间,现存比较完好的古建筑面积约2万平方米,有16条青石板巷,古民居群中有4座明代居宅,全部为砖木结构。
遂溪苏二村所有街巷都是青石铺地,建筑以石砖结构为主,共有40多座古民居,风格各异,是粤西地区保存较好的古民居建筑群。
遂溪调丰村至今已逾千年历史,不仅保存了千年官道,还有大宋年间建筑的程氏祖祠,以及元明清时期的古民宅八十多座。
这些古村落和历史文化名村经过严格保护和精心维护,得以保存风貌,是湛江塑造和提升村庄风貌的珍贵素材和文化基础。
湛江人素有挣钱回乡“做屋”的强烈心愿,湛江外出乡贤也素有建设家乡、回馈桑梓的优良传统。近年来,大部分群众在党的好政策下圆了安居梦,从“蜗居”到“安居”,从“泥击屋”到“小洋楼”,住房形态也发生了新变化,花园洋房、独栋别墅越来越常见。
吴川市杨赤里村在外出乡贤的大力支持和推动下,打造成为湛江乃至粤西有名的“网红打卡村”。该村在保留有历史价值建筑物的前提下,对全村的房屋进行拆旧建新,统一标准、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造,并统一分配到每户村民。该村一共38栋别墅,统一标配三层半,楼下有橱柜式厨房、软椅饭厅、迎宾大客厅、储物间,二楼有电视客厅等,屋外还有别致的“鸡舍”。整条村外部漂亮规整,房子美观实用。
遂溪县官湖村十几年前还是省级贫困村,在外出乡贤的谋划推动下,规划建设了一条新村,第一期工程投资近2亿元,建设了69栋138户别墅型民居,配套兴建村办公楼、小学、中心广场等公共设施。新建成排的别墅外观规整大气,别墅区内绿化带郁郁葱葱,整条村山水环绕,美不胜收。
这些标杆村庄充分展示了新时代湛江乡村的风貌和特色。
打造样板以点带面
一批风貌突出的样板示范村建设,有力地引领带动全市乡村风貌提升
湛江建设新农村起步较早,早在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之前,全市上下就进行了可贵的探索。
2006年4月,省委、省政府在湛江召开现场会,推广湛江经验。当年实施的“四通五改六进村”(即通路、通电、通邮、通广播电视,改水、改顺、改路、改灶、改房,党的政策进村、科学技术进村、先进文化进村、信息进村、法制教育进村、卫生习惯进村)和“六个一”工程(即制定一个合理农村规划,发展一个特色产品,推进一批改造工程,建设一个公共村场,营造一个干净环境,种上一片成荫绿树)名声在外,也催生了一大批响当当的明星村,如吴川林屋村、遂溪马六良村、徐闻愚公楼村、廉江新屋仔村、雷州昌竹园村。
湛江市在推进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始终强调广大农民“当主人、做主体、唱主角”。近年来,该市通过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加快省定贫困村创建新农村示范村和省级新农村连片示范建设,各地涌现了不少新的先进村、典型村,也逐步形成了一些沿线连片景观带。去年,吴川市“银滩耀彩古镇新姿”美丽乡村精品线路入选广东美丽乡村精品线路,雷州市足荣村、徐闻县放坡村入选广东特色名村,霞山区特呈岛村等9条村入选首批广东文化和旅游特色村。这些风貌突出的样板示范村建设,形成了一批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有力地引领带动全市乡村风貌提升。
湛江市在农房管控方面也进行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全部县(市)已完成县域乡村规划编制,全市12107个自然村已完成村庄规划。该市在告别茅草房大会战时就明确要求,建新一定要拆旧,严格执行“一户一宅基地”政策,建设新房后必须同步拆除旧房。“一户一宅”要求经过多年推进,已经深入人心。近年来,湛江铁腕整治“两违”乱象,全面清查并处理建成区违法建设,坚决遏制新增违法建设。城中村和城乡接合部的住房建设管控,为全市农房管控积累了宝贵经验。该市认真实施《广东省全面推进拆旧复垦促进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方案(试行)》,遂溪县去年完成立项的拆旧复垦项目95个,总面积3432.9亩。当年8月20日,该县杨柑镇举行农村建设用地拆旧复垦指标收益款发放仪式,该镇坑尾村、草南村122户农户和村集体,领到拆旧复垦指标收益款共6183.9万元。盘活农村土地资源的巨大收益令人印象深刻。
全面推进农房管控和乡村风貌提升是广东省农村工作的一件大事,更是湛江农村工作的大事和难得机遇。湛江市将认真贯彻落实省《关于全面推进农房管控和乡村风貌提升的指导意见》,进一步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压实责任,攻坚克难,大力推进农房管控和乡村风貌提升各项相关工作,不断提高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水平,打造具有雷州半岛特色的农房和乡村风格风貌,加快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撰文:黄少娥顾大炜刘稳丁海琼
编辑统筹:甘韵矶
新闻推荐
广州到阳江车票“秒光”“十一”火车票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