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廉江古琴手工制作技艺 匠隐于市 斫琴觅知音
闲来无事,林星会在自己的小院里弹奏一曲。
选材、开料、刨平、刨面边、斫腹腔,这些看似简单的工艺,都需要林星在一次次制作中积累经验。
看似粗犷的动作,每一次都要做到心中有数,眼到手到,必须精准。
合琴是古琴制作中比较关键的环节,合琴后古琴就有了雏形。
合琴的材料,是用原始的鹿角霜和野生生漆作为粘合材料。
林星说:“打磨一把古琴的过程犹如我们的人生,要经过反复的打磨,才会呈现完美。”
廉江市大江边村一个小院里,时常传出苍茫淳朴的琴音。灰瓦翠荷院子里,一缕缕杉木的芬芳侵入肺腑。余音袅袅中,弹琴者双手抚琴,端坐在院子的石凳上,沉醉于琴声之中,似乎过着古人的生活,斫琴抚琴大隐于市。
这名弹琴者名叫林星,是一名85后的年轻小伙子,既会弹琴,也会斫琴。斫琴是一门传承数千年的艺术。斫,刀劈斧砍之意,用锛子来削初形,作为古琴制作的专有名词,而古琴界通常把制作古琴的人叫斫琴师。
撰文:廖伟英
摄影:述陈
苦觅良材匠心斫古琴
小院里堆放着林星四处觅来的琴材。走进内室,映入眼帘的是墙上挂着的近十张古琴,抬头一看,牌匾上“与园”二字遒劲有力,书架上摆放着满满有关古琴的书籍,这里是林星的“修炼”之所。闲暇时,他在这里以琴会友。
斫琴需要好的木料。在林星的小院子里,一半的空间被斫琴的木料所占据。这些都是他这些年在福建等地搜集来的木料。“良木难寻!”林星感慨道,一些老木料实在难得,“上百年的老料特别适合做古琴,因为它们年代久远,质地已非常稳定,不会变形,木质也变得十分松透,敲之声音古朴、浑厚,是做古琴的上乘好料。”
林星并没有满足于现在的“存货”,他说:“这些老木料越来越少了,只要哪里有,再远都要去看看,能买就买。”
据林星介绍,斫琴工艺繁杂,而选材是斫琴最重要的一环,为了寻访古木,林星走遍全国各地,到深山老林或遍访古宅、老庙,四处寻找可用之材。“走,去看看我的宝贝。”林星盛情邀请笔者前去观看。定睛一看,原来他口中的宝贝是一些老木料。“这都是做琴的顶级材料,大多有一二百年历史。”这些老木料是斫琴人眼中的良材。
“斫琴的工序大大小小有百余道,选坯、制坯、掏腹腔、灰胎、做底板……每一步都马虎不得。”林星告诉笔者,以最初的选料来说,所选的琴体材料以老宅子的梁木为主,往往有上百年的历史,琴身用料以梧桐或杉木为佳,底板则多为梓木,一张古琴的斫制周期短则一年半,长则三四年。
百道工序凿磨出精品
斫琴的工艺主要分两大类:一类是木工,一类是漆工。在林星看来,木工最基本的是选料,需要木材轻、松、脆、滑,木材的陈化年份越久越好;漆工则对斫琴者来说是最难受的,他选择的是生漆,一般人很容易过敏,他也不例外。起初为古琴上漆,林星全身都红肿了,但他一直坚持着。
“现代批量制琴中的合琴环节,使用的是普通化学胶水,两三个小时后便可进行下一道工序。而古法斫琴所用的合琴材料,是用原始的鹿角霜和野生生漆作为粘合材料,干燥时间需要两三个月,鹿角霜天然的蜂窝结构也可以使古琴的音色更通透。”林星介绍,古法斫琴之所以耗时久,就是因为其过程的质朴与原始,以达到成琴后稳定不易开裂,琴面温润古朴,琴音稳定通透。
一张好琴在斫制过程中,至少要经过木胚制作、合琴、蒙布、灰胎、装徽位、上漆、上弦等100多道细致的工序。林星的古琴小院,从不请工人,全部是他自己纯手工一斧一铲斫制,古琴所有的线条、弧度都是用铲子、锉刀一点点打磨出来,“这样才能心中有数,保证每一张琴的音色。”因为工序繁多,耗时太长,所以林星每年的成品琴只有10张左右。
在林星看来,只有熟悉各个制作流程,才能权衡古琴的音色、手感等综合品质,才能结合审美、审音等要素,斫出符合美学规范的形制。作为古代文人四艺“琴棋书画”之首的古琴正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林星也会趁工作闲暇时,寻觅知音、以琴会友。近几年,随着古琴的爱好者增多,很多人都专程来到他的工作室了解古琴,这也让他对古琴的发展看到了希望。
“作为一个斫琴者,自己的经历凝固在这个琴上面,这个器物上面,它可以流传到我可能去不了的地方,甚至是可以超越时空。”林星说,古琴作为一个承载体,其演奏出来的琴声凝固了他对音乐的审美,是一个极具美妙的体验。看着这个别致小院,抚摸着一张张古琴,仿佛是在触摸流传千古的华夏文化。
新闻推荐
为进一步优化城市道路环境,规范辖区车辆停放秩序,助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连日来,廉江交警全面整治人行道车辆乱停乱放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