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水对口帮扶湛江遂溪余村村兴修水利开发农田 500亩荒地今成聚宝盆

今日三水 2020-08-24 06:51

三水帮扶余村村修建的一期农田灌溉水渠。/佛山日报记者梁欣莹摄

文/佛山日报记者梁欣莹通讯员三宣

8月的余村村,连片农田上,一派生机盎然。

“我20岁就开始种田了,就这两年的亩产涨得特厉害。”56岁的湛江市遂溪县乐民镇余村村村民余妃利说,自从三水扶贫干部给村里建了抗旱井和灌溉水渠,村民不用再看天吃饭了。

农田水利设施建起来了,弃耕的土地也流转起来。继2019年建成10个抗旱井后,三水区驻余村村工作队便紧锣密鼓地谋划土地流转和村集体资源开发利用,用3个月时间完成了涉及5个自然村的土地整合和流转,500亩荒地迎来了产业开发的春天。

在三水区对口帮扶余村村的这些年,余村村“沉睡的农田”活了起来。耕种收入见涨,原本接近于无的村集体收入实现历史性的突破,村民的财产性收入和务工收入都有了稳定的来源。

引水抗旱挥别“望天田”

“种下去收不起来,大家都不愿意种了。”回想起余村村往日耕地闲置的情形,余村村党建指导员吕康皱起了眉头。

高温少雨,是当地典型的气候特点。“我来这边一年多了,下过的雨不超过10场。”三水区驻余村村第一书记陈伟生说。

水,是农民和农业的命根子。过去,由于农田水利设施落后,余村村的耕作收成只能听天由命。直到2019年初,余村村在三水区对口帮扶单位的支持下建成了10个抗旱井,村民才过上了旱能灌、涝能排的好日子。

记者在余村村下辖的自然村余村村,找到了一个建在农田边上的抗旱井,抗旱井旁有一个蓄满了水的2亩小水塘。

“小水塘一直都在,但是有没有水,就要看天了。”余村村委会主任余怀生介绍,有了抗旱井后,通过抽取地下水存储在小水塘里,小水塘的水经地下管道灌溉的农田多达200亩。

从小在村里长大的余妃利,从20岁开始种田,现在家里有4亩地,种植水稻、花生、蔬菜。“以前都是自己挑水或者打井抽水,现在不仅灌溉方便了,连产量也噌噌噌地往上涨。”余妃利高兴地告诉记者,自己种的花生亩产量从200斤提高到500斤,水稻亩产量从200斤~300斤提高到700斤~800斤。

同样在2019年建成的,还有余村村第一期农田灌溉渠道工程——长约600米、宽2米的灌溉水渠,兼具排水和蓄水功能,灌溉面积500亩。

陈伟生表示,通过建设完善农田水利、道路等基础设施,余村村的耕作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村民的耕种意愿也逐步提高。

荒废耕地引入承包者

7月2日,余村村第二期农田灌溉渠道工程动工,预计于8月底完工。该工程主体为长850米、宽2米的灌溉水渠,覆盖500亩农田。工程完工后,这500亩农田将交付给土地承包方,用于规模化种植番薯和树苗。

这是三水扶贫工作队从2019年底开始谋划的一个扶贫产业基地。该基地以市场为导向,推进村集体土地的整合流转、开发利用,加快贫困人口精准脱贫。

“难度最大的是土地的整合和流转。”陈伟生坦言。

此次流转的500亩耕地,涉及余村村下辖的5个自然村。由于耕作条件差,已丢荒将近20年,杂草丛生。“就算不要钱,地也没人要。”吕康说。

为有效推进基地的建设,三水扶贫工作队与余村村委会、5个自然村的村民小组长,共同成立了余村村扶贫产业基地建设组织管理工作小组。

自今年4月启动土地整合流转工作的3个月来,工作小组先是数次召集这5个自然村的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开会讨论,达成了共识;5个自然村分别召开村民会议,征求村民的意见,获得村民同意。在此过程中,碰到不理解的村民,便逐一入户做思想工作;通知每个自然村的村干部或村民代表前来确认本村涉及的土地位置和面积,确保公开透明。

“整合的同时,我们也不断物色承包者。”陈伟生表示,6月底,余村村与一家农业企业签订了为期六年的土地承包合同,前三年和后三年的租金分别为380元/亩/年、400元/亩/年。

“以前村集体基本没有收入。”陈伟生认为,虽然在2017年、2018年投入了400万元扶贫资金,建设了3期共413千瓦的光伏发电项目,每年收益18万元,但是只有有效转变发展思维,才能让“沉睡的资源”真正被利用起来。

土地承包合同还增加了一些帮扶的要素,比如“优先安排本村的贫困户就业,原则上不低于20人”“带动本村贫困户发展生产,为有意愿有能力发展生产的贫困户提供技术指导,并为其农业投入及收购农产品提供便利”等。

“我们希望探索一条可复制的、内生型的脱贫路子。”陈伟生透露,该基地只是余村村规划的第一期流转,如能成功运作,还会对另外几个村的土地整合进行第二期流转,辐射和带动周边更多村庄。

新闻推荐

遂溪:发展电商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本报记者符安平通讯员林开衡肖文记者近日从遂溪县相关部门获悉,截至今年7月,该县有电商企业、个体工商户508家。今...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