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水上珠峰”的父与子 刷新横渡琼州海峡纪录,携手同游中不断突破自我

南方日报 2020-08-17 06:58

刘志敏在横渡琼州海峡。受访者供图

父子合影。南方日报记者戴嘉信摄

父子横渡全记录

“横渡”并非直直地“游过去”。

12岁的佛山男孩刘柏言拿出自己横渡琼州海峡的线路图,图上一条弯弯折折的蓝色线条从南伸向北——南端的海南海口白沙门海岸是下水点,北端的广东徐闻青安湾海岸是登陆点。纸上的37厘米,刘柏言用了7小时29分。

琼州海峡因其跨度之长、风浪之急、水母之毒、洋流之险,被横渡爱好者称为“水上珠穆朗玛峰”。

7月28日,刘柏言与自己的父亲刘志敏,分别用时7小时29分、8小时32分,游程21.5公里、21.3公里,成为世界首例成功横渡琼州海峡的父子。6年前,在家人的“威逼利诱”下,原本只因学习游泳可以增强体质、缓解鼻炎的刘柏言,逐渐爱上了这项运动。6年后,刘柏言陪着父亲一同挑战横渡,七个多小时的游程不能搭扶漂浮物、不能触碰护航船、不能接受外力协助。

这一路,扑向黑暗、迎接朝阳,跨过海沟、穿越洋流,他们不只为了抵达。

●南方日报记者李欣

启航

摸黑游了近两小时

7月28日凌晨两点多,刘柏言与父亲便起床为横渡作准备。当日,包括父子俩在内,共有9位来自广东、新疆、四川、浙江、江苏、河南等地的挑战者一同横渡。

凌晨三点,吃过早餐后,一行人从酒店出发,乘车至海南海口白沙门海滩集合。这是此次横渡的下水点。

刘柏言的妈妈唐绮云也作为啦啦队随队“出征”,并全程跟随刘柏言的护航船横渡琼海,为父子加油打气。

4时10分,海上还漆黑一片,挑战者已陆续下水。相比往常横渡多选择5时30分后下水,此次提前了1小时20分钟。刘志敏说,由于今年横渡期间,少有台风直接影响海南岛,琼州海峡温度偏高,暴晒比往年厉害,下午两三点还有下雨的可能。

父子刚一下水,刘柏言就遇到第一重挑战。

横渡过程中,每位挑战者都会配有一艘护航船,下水后挑战者须自行从沙滩游至护航船旁。由于天色较黑,刘柏言找不到自己的护航船。

“害怕,什么都看不见,面对汪洋大海,别说孩子,大人也会感到害怕。”刘志敏事后回忆说,当他留意到儿子遇到了困难,立马掉头游到儿子身旁,一路护送刘柏言到船边才离开。

然而,起初风浪太大,护航船容易被吹得偏移了航线,挑战者光是注意避让船只,就要耗费不少精力。

“没有谁能体会老母亲的玻璃心,风浪太大,护航船根本控制不了,柏言有时被抛到船尾很远,有时风浪把他打到船边,当时我只有一个念想,船一定要跟上我儿子。”唐绮云在朋友圈记录下这惊险的一幕。

母子连心,在调整方向时,刘柏言确实与自己的护航船发生了摩擦,所幸没有受到太大的伤害。经过一段时间的配合,刘柏言的护航船仍较难把控,最终在5时许,决定临时更换海口海牛横渡俱乐部的备用船。

在出发阶段,因为要对抗风浪的影响,参加横渡的9名挑战者游进状态相差不会太远。由于护航船的影响,刘柏言这阶段相对落后。

这样摸黑游了近2小时,天色渐亮,海天接壤处红日升起,刘柏言父子的护航船在此时相遇了。

“刘志敏,你儿子就在你身旁不远!”当海水中的刘志敏听见护航船上啦啦队的呼喊,这位40岁的父亲流下了横渡之旅的第一次泪水。

那种情绪异常复杂——在灿烂的朝阳里、在孤独的游进中,猛然听到儿子原来就在身边。

刘志敏瞬间生出无尽的勇气。

挺进

遥相通报彼此情况

换了护航船的刘柏言,与船只配合越来越默契,状态发挥越来越好。

唐绮云事后回忆起,自日出时分与刘志敏相遇后,刘柏言开始逆势前行,游在了队伍的最前方。

经过近3个小时的游进,挑战者已陆续抵达琼州海峡内最深的区域,这里有横跨海峡2/3面积的巨大“海沟”,也是水母时常出没的地方。

直面未知的深水、偷袭的水母,挑战者不论是游进速度还是体力耐力,都疲劳到极点。

在这里,刘柏言第一次停下来补给。

按规则,横渡中的挑战者全程不能触碰护航船、浮板。“吃香蕉时我喝了好几口海水。”刘柏言直言,平时训练都习惯了。

当感觉到累的时候,他会给自己哼歌,还会一边游进一边回忆标准的游泳动作。

随着水温升高,水母逐渐上游。怕什么来什么,刘柏言在横渡中被蜇了4次,大腿、胳膊、鼻梁都没躲过。

“像针扎一样,会疼好一阵。海浪大,游进过程中也没办法看清,直接撞上了。”刘柏言说。

此前有报道称,2017年挑战横渡的佛山首位女“泳”士徐桂华在被水母蜇伤后,半边身体麻痹了6小时。

桂城泳协会长梁满林作为啦啦队参与到此次横渡中,经验丰富的他判断,这次横渡是水母出没较少的一次。不过,梁满林还是将水母出没的区域发上横渡微信群,告知各船的啦啦队通知挑战者注意避让。

相比儿子,刘志敏幸运地与水母擦身而过,但他却出现了长时间的抽筋,“好长一段是一边抽筋一边游”。事后,他推测原因是前期为克服风浪,消耗了过多了体力。为此他还将自由泳换成更耐风浪的蛙泳。

其实,挑战长距离游泳与跑马拉松有相似的“诀窍”——在前2/3的路程,只用上七成速度,保留下来的体力除应对突发情况外,也要留着冲刺时对抗登陆前的离岸流。

此时的刘志敏、刘柏言都在深水中独自向前。牵挂彼此的他们,时不时通过各自的护航船了解对方的状态。

全程在刘柏言护航船上的唐绮云更是当起了“播报员”,一边鼓励儿子,一边通过微信即时向丈夫的护航船发送孩子的最新情况。

孤独的横渡,因此变成了父子同行。

冲刺

儿子登陆父亲流泪

10时10分,经过6个多小时的泳程,冲在队伍最前方的刘柏言来到了距离登陆海岸4—5公里的地方,开始为最后的冲刺作准备。

此时,他仍能保持较快的游进速度。“大概只能远远地看到柏言爸爸的护航船,以及第三名护航船的方位,其他船只完全看不到了。”护航船上的唐绮云说。

冲刺阶段是横渡琼州海峡耗时较长、不确定性较大的阶段。

理想状态下,下水点海南海口白沙门,至广东湛江徐闻县排尾角直线距离约19.4公里。因为受洋流、风向等不稳定因素的影响,挑战者的泳程最长甚至达到40公里。

此时,意外发生了。

原本预判在当日11时后出现的西流,忽然变成了不断加强的东流。这意味着,挑战者会被东流冲向东面,要登陆位于西侧的排尾角,受到的阻力极大。

根据现场洋流的情况,横渡总指挥、海口海牛横渡俱乐部秘书长吴启宇作出最后判断,让刘柏言将登陆点定为青安湾。

当刘柏言正在向青安湾冲刺的时候,刘志敏在相对靠近西的位置,也开始向排尾角挺进。

距离登陆点5000米、3000米、1000米……听到啦啦队的呐喊声,刘柏言越游越快。最终,历时7小时29分,总里程21.5公里,作为当日年纪最小的挑战者,刘柏言成为首位横渡成功者。

“很兴奋也很激动!最让我感动的是,妈妈和船上的啦啦队看我登陆后,泳衣都没换就跳进水里游过来和我合影。”刘柏言说。

这时,刘志敏仍在与离岸流、东流对抗。半小时的斗争,他几乎原地踏步,“离岸流就是所谓的"望山跑死马",有时还会遇到游1米退2米的情况。”

“刘志敏,你的儿子刚已经成功登陆了!”直到听到啦啦队朝他大喊,正在发力冲刺的刘志敏感觉“瞬间压力小了”。

他激动地第二次流下泪水。

由于东流逐渐增强,加上长时间无法向前游进,在吴启宇的指挥下,刘志敏也将登陆地改为青安湾。

一个小时后,刘志敏历时8小时32分,总里程21.3公里,成为当日第二位横渡成功,也是游程最短的挑战者。

在登陆的瞬间,他第三次流下泪水。

至此,经海口海牛横渡俱乐部认证,他们成为世界首例成功横渡琼州海峡的父子。

当日12时30分后,同批挑战者陆续抵达,游程最长的近29.3公里,耗时最长的历时13小时22分。

横渡后,由于长时间泡在海水里,挑战者的口腔一般会出现不适。“晚上吃什么东西都没味道,只是随便吃了汤泡饭填饱肚子。”说起这段时,刘柏言撇了撇嘴,但神色仍难掩激动。

备战

冲动报名携手挑战

谈起准备横渡的过程,父子俩回味无穷。

为参加此次横渡,刘志敏父子早在一年前便开始备战。刘志敏将报名原因归结为“冲动+热血”。

2019年,刘志敏作为啦啦队随队赴海南,当横渡挑战者快要抵达岸边时,啦啦队纷纷跳进海里和他们一起冲刺,“那种感觉真好”。当刘志敏详细了解横渡的全程及相关注意事项后,他认为带上儿子一同横渡具有可行性。

相比刘志敏平常更多在公开水域游泳,刘柏言以往只在泳池里训练。因为陌生与害怕,他起初并未答应父亲的邀请。

没成想,父亲却在他耳边“唠叨”了两个多星期,他这才勉为其难地答应下来。

2019年7月,父子俩参加完当年成功横渡挑战者的分享会后,决定报名。2个月后,报名参加横渡的队员开始主攻长距离游泳练习。

枯燥的高强度训练再次让刘柏言萌生了放弃的念头。这时,父亲也因挑战10000米出现关节磨损,“肩关节发炎,痛了三四天,两边肩膀完全动不了。”

刘志敏经过休养再次投入训练时,刘柏言转身当起了“小老师”,帮助父亲改进动作以减少对关节的损耗。

渐渐地,刘柏言打消了放弃的念头。在多位泳友的陪伴下,他开始爱上了这样的生活。甚至为了不落下每周六的长游训练,他会在周五提前完成作业。

在后续的训练中,他们逐渐克服长距离游泳的孤独,大半年时间后,父子俩的训练泳程突破了20公里。

一同训练的经历,让父子俩的关系更像是朋友。

其实最初,刘志敏是为了儿子才学的游泳。那是6年前,从小体质较差的刘柏言,患有严重的鼻炎。在得知游泳对鼻炎有所缓解后,几乎“零基础”的刘志敏和妻子开始陪着儿子学游泳。

以前父子俩沟通不多,一起游泳后,他们会相互鼓励,聊天的话题也更多了。在父亲的陪伴下,刘柏言开始在佛山举行的大小比赛上崭露头角。

横渡之旅,刘柏言觉得最美的风景不是登陆后回看海峡对岸的景色,而是下水时自己扑向黑暗的勇气、日出时在红色海面能看到不远处父亲的护航船。

回顾这一年,刘志敏说得最多的是“挑战”与“极限”。他希望这段旅程能成为儿子的一份独家回忆,成为他面对未来生活的能量源泉。

链接

横渡海峡须闯五关

8月11日,2020年海口海牛横渡俱乐部横渡第76批次活动落下帷幕,意味着今年共7批次的横渡顺利完成。

长距离游泳,特别是在海上长泳,挑战者会遇到的突发情况有很多。能否成功横渡需要“看天”。

海牛队俱乐部是目前国内组织横渡琼州海峡活动影响力较大的民间组织。自2000年成立以来,由海口海牛横渡俱乐部组织的横渡活动,已吸引全国及境外共591人次参加,共508人次成功横渡。加上国内其他组织,目前,成功横渡琼州海峡的人数不到700人。

潘国荣是刘志敏父子参与横渡训练的教练,也是2018年曾创下佛山地区成功横渡琼州海峡最快纪录的人。

在他看来,横渡要跨过五道关:家庭关、心理关、生理关、训练关、运气关。“很幸运,刘志敏、刘柏言父子有来自家庭的理解与支持,并长期坚持、不断训练,克服了生理、心理上的疲惫、孤独,成功挑战了自我。”

今年与刘柏言父子同期备战的队员中,有3位挑战者因各种各样的原因最终退出训练:一位因信心不足,无法达到相应训练指标;一位在家人的担心和反对下,选择退出;一位则因日常工作繁忙,无暇兼顾训练而退出。

潘国荣建议,想要参与横渡的挑战者需根据自身情况作出判断,同时也要经过相对集中、有针对性地训练,不断提高应对海上突发情况的能力,在个人准备与安全保障相对充足的情况下尝试挑战。

策划:邵一弘

新闻推荐

徐闻 继续办好十件民生实事

本报讯通讯员李梅英报道:日前,笔者从徐闻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获悉,去年,徐闻县十一项民生支出33.34亿元,...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