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即将消失的廉江传统手工艺 铁花飞溅处 千锤百炼锋刃出
打磨时,火花四溅。
李家佑46年坚守着这门千锤百炼的手艺。
铁铺内打制的工具种类越来越少。
一个带着些江湖侠气的职业已然渐远渐失。
对铁器进行锤打。
对准机位、放平铁板,咚咚的打铁声响了起来。
在刀刃上安入好钢。
说起打铁,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生在农村的人都见过,那清脆的“铛、铛、铛”声,深深印在人们的记忆里。廉江市石岭镇簕塘村解新中国成立前就有300多盘铁匠炉,几乎每家每户都打造刀具,簕塘村因此被叫做“打铁村”,闻名十里八乡。
石岭镇簕塘村的打铁工艺由来已久,生生不息。簕塘村落始建于元末明初年间,从福建省莆田县迁居而来。打制刀具铁器在簕塘村已有500多年的历史。
撰文:廖伟英
摄影:郭龙碧
工艺繁杂要力气更要技巧
“叮哐、叮哐……”清晨,天还未透亮,石岭镇簕塘村的小巷里便传来一阵阵铿锵的打铁声。
声音从一间不到5平方米的简陋铁匠铺里传出。铁匠铺不大,光线昏暗的小屋里,到处摆放着打铁需要的工具和各种铁器:锤子、铁砧、菜刀、开蚝刀……打铁炉的炉火还在烧着,屋内墙壁早已被炉火熏成了黑色。
这是一家制作手工刀剪的铺子,打铁师傅名叫李家佑,今年64岁了。从18岁开始学习打铁手艺,烧火、锻打、淬火、打磨……李家佑一干就是46年。每天早上5时多,李家佑便准时来到铁匠铺,给炉子生火。鼓风机一开,风进炉膛,火苗直蹿。
打铁还需自身硬。锤起锤落,需要的是力气和耐力。李家佑个子不高,但他抡起锤来一点不含糊。右手握锤子,左手持钳子,李家佑把烧红的铁块放在铁砧上。锤子落下的瞬间,火星四溅,他却不躲不避,站在炉火边,神情自若。一块通红的铁块被放在铁砧上敲打,炉火呼呼,锤声叮当,火星四溅。
“传统的打铁是门技术活,并不是简单的捶打。打铁不仅需要体力,更需要技巧。”李家佑说,打铁并不是简单的力气活,学会容易但做好难,没有十年功夫,是难以支撑门面的。每打制一件工具,要选料、烧火、捶打、淬火、打磨等,有十几道工序。
“好钢要用在刀刃上。”李家佑说,钢要安得好,刀口才不起夹层。其中,贯穿整个工艺中最复杂的是淬火,也是打铁工艺中的精华部分,只有经过特殊淬火工艺,菜刀等工具才很锋利。
常年打铁,李家佑的手长满了厚厚的手茧。他穿的衣服上,有许多大小不一的洞眼,那是飞溅的铁花留下的印迹。“以前被火花溅到会觉得痛。现在就像被蚂蚁咬一下,没什么感觉了。”他扯了扯自己身上的衣服,手臂、大腿上露出了被火花灼伤的点点疤痕。
风光不再“守业者”渐渐老去
40多年来,李家佑打出的铁器不计其数,锄头、砍刀、铁钳、菜刀……生活中大部分用铁制成的器件他都制过。李家佑说,早些年,农业耕作还是传统模式,从锄头、犁头、弯刀各种农具,到菜刀、剪刀等生活用具,基本上都是手工制作的。那时他每天都有忙不完的活儿,加班加点打铁也是常事。
由于李家佑做出的工具锋利、扎实耐用,他在铁匠铺里打出的一把把刀具和其他农具都成为市场热销商品。常年辛苦,换来的是李家佑在村民中的好口碑。如今李家佑一年要打数千把刀具,得到大家的认可,他觉得再累也值得。
然而再精湛的手艺,也抵不过时代的变迁。曾经“吃香”的打铁匠,如今也已风光不再。“现在愿意学习这门手艺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了。”李家佑说,如今这些用具的需求量已经非常少了,打铁的生意也一日不如一日,李家佑有些担心这门流传已久的打铁手艺将要失传。
时代在变,老行当也与时俱进,有了空气锤、砂轮机、电焊机、铡铁机做辅助工具,风箱换成了电动鼓风机,省力了,效率提高了,活儿也好做了。
随着工业生产的进步,手工逐渐被机器代替,大多数铁匠开始转向其他行业,打铁业日渐萧条。簕塘村里,李家佑成了为数不多的“守业者”。他的子女在城里有了自己的事业,村里的年轻人也不屑学习这样的手艺。
冷清铺子里,炉子里摇曳的火光,映照在李家佑黝黑粗糙布满皱纹的脸上。他头也不抬地专注着手里的活儿,一边喃喃自语:“老祖宗的手艺哪能失传呢!”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黎阳明通讯员陈小漫报道:8月7日,湛江市中级人民法院对上诉人钟天鹏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案作出二审宣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