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廉吏符兆鹏
王书第(赤坎)
符兆鹏,(1833年-1886年),雷州府海康县和家上村(今雷州市白沙镇和家砖村)人,字遄飞,号搏九。咸丰六年中举人,同治二年(1863年)题癸亥恩科进士,历任安徽太湖、涡阳、桐城,凤阳等县知事,六安知州,都察院左都御史等职,享年53岁。
高中进士
根据《雷州府志》记载,符兆鹏生于道光十三年(1837年)和家上村人。少时聪颖好学,咸丰六年(1856年),丙辰并补行乙卯科中式举人,同治二年(1863年),题癸亥恩科进士,中式第十一名,殿试三甲,第十九名,钦点知县,历任安徽太湖、涡阳、桐城,凤阳等县知事。对于符兆鹏的政绩,时人李鸿章给予充分肯定,并推荐其才。李鸿章在《复皖抚沈》中回复安徽省巡抚沈秉成的信中写道:“凤阳令符兆鹏,以名进士历任安徽太湖、涡阳、桐城,俱有政声,多称其贤,因念其困,恳为一言于大府,尚祈曲加体察。可否酌予调剂,亦振拔循绩之盛意也。”符兆鹏不久升补安徽六安知州,仕途进入快车道,后升任户部左侍郎实录馆副总裁。侍郎为唐以后中央六部的副长官,明清时设左右二侍郎。旧时礼制习俗观念,等级制度严格,左右为区别尊卑高下的标志之一,普遍实行于各种礼仪之中。由于君主受臣子朝见时,面南而坐,左东右西,臣子面北而立,朝臣依官位由尊至卑一字排开,若官位高者在东,卑者在西,则尊右贱左;反是,则尊左贱右。明王铎《兵部尚书节寰袁公夫人宋氏行状》:“乙丑起公袁可立兵部右侍郎,寻转左侍郎,多所赍赐。”纵观我国古代历史,夏、商、周、晋,包括春秋战国、南北朝、五代十国,文官尊左,武将尊右。秦、唐、宋、明,尊左;汉、元、清,包括三国时期,则尊右。
符兆鹏曾任都察院左都御史,经筵讲官左都御史署正红旗汉军都统等职。中国封建朝廷设有专门行使监督职权的机构,那就是都察院,符兆鹏职务左都御史即为都察院的长官。明代都察院设有左都御史、右都御史,均为正二品。清代以左都御史掌都察院事,其品级几经变化后定为从一品。左都御史掌察核官常,参维纲纪。左都御史符兆鹏除“职专纠劾百司”之外,还有两项重要职能,其一为天子耳目,即所谓的言官,在特定时期特定情况下甚至可以风闻奏事;其二为重案会审,即重大案件由三法司会审,三法司就是指刑部、都察院、大理寺。经筵为皇帝听讲书史之处,宋代凡侍读、侍讲学士等官均称经筵官。明清定制,侍读、侍讲学士等为翰林院职官之名称,因以实际进讲之官为经筵讲官,由翰林出身之大臣兼充。可见,经筵讲官左都御史符兆鹏有充当廷试读卷官,侍经筵的权利。清代设八旗都统,为旗的军政长官,满语称“固山额真”,顺治十七年(1660年)定汉名为“都统”,梅勒章京为“副都统”。满洲、蒙古、汉军旗各一人,共二十四人。清代都统,秩为从一品,初制正一品,分掌各该旗之户籍、田宅、教养、营制、兵械以及选官序爵、操演训练等军政事务。符兆鹏担任的正红旗汉军都统,名符其实八旗中汉军的最高军政长官。
重学兴教
符兆鹏是位重士爱民的父母官。符兆鹏出任涡阳县令期间,发现当地民风强悍好武,县民常有恃武斗殴恶习,不重文艺。“新官上任三把火”,符兆鹏任职期间施仁政,重教化,聘请涡阳名宿才子主持书院讲学,并捐献自己的薪俸作为奖励教学津贴,该县文风得以大振。安徽桐城、凤阳虽历来是人文荟萃之地,但自清嘉庆朝始,吏治败坏贿赂公行,贪赃枉法者推波助澜,民好争讼,世风日坏。官司积案日多,历任长官都为之头痛。“兆鹏于知县任上,慎微查察秉公明断,连破多桩疑难枉案为民申冤,不法之徒闻风远遁。”勤政为民的符兆鹏深入乡间村落查访取证,然后细心研究审问,任职期间连破多桩难案,让受冤屈百姓得以昭雪。符兆鹏智断“凤阳一妇人通奸害夫”案影响巨大,在当地广为传颂,后世文人以此事为主线编成雷剧《符兆鹏》,故事在家乡雷州广泛演出,脍炙人口历久不衰,影响深远。
此外,符兆鹏倡树廉俭政风。时每逢灾年,桐城劣绅与贪官常常谎报灾情,骗上欺下借机搜剥民财。符兆鹏以身作则自省察,洞察秋毫体民艰,严令杜绝此等现象,桐城之民深感其恩。桐城圣宫年久颓坏,符兆鹏倡导募集,身先士卒捐银六百,募银集资后亲自指挥修葺,圣宫得以焕然一新重放光彩。符兆鹏宅心仁厚,为人诚挚礼贤重友,有求于他必倾其所有,即使后期符兆鹏身居要位,亦从不中饱私囊,其家少有积蓄。因勤于政务积劳成疾,于光绪十三年(1886年)逝于任上,享年53岁。符兆鹏做事一丝不苟,做人一生正气,做官一尘不染。由于符兆鹏廉洁为民鞠躬尽瘁,以至囊中羞涩后事难于料理,追随他多年的同乡幕僚梁禹畴惜其知遇之恩,多方募款将其灵柩带回故乡,择吉日安葬于雷州府海康县客路某坡地。足见,符兆鹏清正廉洁,两袖清风。
翰墨流芳
符兆鹏博闻强识,手不释卷。符兆鹏博览群书并将收集的书籍排列在房间墙壁四周,可谓汗牛充栋,好不壮观。公务之余,符兆鹏常与当地名流耆儒讲经论史,吟诗缀文,或者自吟自赏。符兆鹏其著述甚多,但多已散佚,《海康县续志》仅收其诗文近十篇。修志是一项千秋大业,经世致用。清同治八年至十二年(1869-1873年)期间,符兆鹏任太湖知县,主政期间主持修撰了《太湖县志》以及担任凤阳县知事期间资治存史主修《凤阳县志》,为后世留下一笔宝贵的财富。
符兆鹏工书法,自小习颜体,后融汇苏东坡、赵孟頫等人的书法特点,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现安徽省太湖县图书馆地方文献陈列室文献手稿收藏室内,悬挂着一块由符兆鹏题赠的“堂开画锦”大型木匾。“堂开画锦”木匾长约3米,宽约0.8米,气势雄浑,品相完好。右边有一行小楷,介绍题赠的对象:“吴府焕文年兄先生德配陈老孺人、名文年兄先生德配陈老孺人、献文年兄先生德配黄老孺人,六旬遞庆并华厦落成”,正中是“堂开画锦”四巨笔楷书。左边落款有一行小楷,分别介绍作者、署印及时间:“知太湖县事年家弟符兆鹏拜题,署有符兆鹏二枚印章,皇清光绪三年季春月穀旦”。从中可知,这块木匾是时任太湖知县符兆鹏为吴府六十增寿并新居落成志喜题赠。安徽亳州有一古迹英公祠,为原安徽宿州知州英翰于光绪六年(1886年)建造,符兆鹏树碑撰文记其事。
新闻推荐
本报讯(见习记者陈荔雅记者林石湛)为推动道德模范学习宣传活动深入开展,弘扬社会文明新风,7月17日上午,由团市委、团赤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