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明天的钱”?
宋立民(赤坎)
新冠瘟疫归何处,日前消费今又来。
疫情突袭,居家隔离状态给旅游、餐饮、娱乐三大行业巨大冲击。如今,疫情被控,“前度刘郎”的消费反弹不可小觑。据统计,疫情后,有82%的消费者将恢复外出餐饮、78%的恢复旅游、77%恢复外出娱乐。即便是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奢侈品消费,也大有中兴之势。
可以说,反弹是正常的,证明了需求及消费能力的客观存在。更何况消费有必要拉动,经济正期待发展。
然而,年轻人的超前消费值得注意。例如对于花呗的依赖。有统计说,花呗借款推行后,月均消费1000元以下的人群,消费力提升了50%——而主要用于在天猫、淘宝购物的花呗用户中,“80后”占48.5%,“90后”占33%。大学生群体里,颇有“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的人群,而毕业生中,“月欠族”、“负翁”、“账单式脱贫”的称谓,已是事实而非调侃。
当然,只要具有偿还能力,“花明天的钱”也未尝不可。只是,你具备这个能力吗?尤其是疫情刚过,车贷、房贷不无危机的年轻朋友,对自己的“超前”就没有一点隐忧?
因此,“消费观”的旧话就不能不重提。
大约三十年前,流行歌曲《新鞋子旧鞋子》不径自走。“旧鞋子还没有穿破以前,/先别急忙着把新鞋穿上,/老先生老太太都这么说呀,/从前的生活就是这么过。”“新鞋子缝好了不穿为何,/等等等过两年又穿不下,/小弟弟小妹妹都这么说呀,青春的好年华不能错过。”结论是“新鞋子旧鞋子都是过生活。”
的确,应该允许节约型与消费性人群并行不悖。
但是,2020仅仅剩下不到半年,我们的目标是:“到2020年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农村贫困人口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同时实现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因此,笔者还是倾向于“旧鞋子派”的。
子曰“节用而爱人”,还说“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其实,“安贫乐道”亦是如今低碳生活的要义所在。
一个月后的8月12日,是“华侨旗帜,民族光辉”陈嘉庚先生的忌日,这位创办了集美群校和厦大的“校主”,为抗战、为饥荒、为教育事业倾尽所有,而自己的生活是“鄙人在新加坡时,地处繁华,每月除正当费用外,(另费)不及二元。”看过陈先生纪念馆的都知道,陈先生住宅简朴,自奉菲薄。床、沙发、蚊帐等都颇老旧,外衣、裤子、鞋子、袜子全都打补丁。然而,先生为国家“拉动消费”的数目是天文数字。
总之,在目前的形势下,消费固然需要拉动,但“过紧日子”应该放在主要位置。
新闻推荐
7月7日,高考首日,湛江第二中学考点门前,交警帮助考生解决困难。本报记者刘冀城摄本报讯(特约通讯员雷鹏见习记者陈荔雅)7月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