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他的泪光
高考前的最后一个晚自习,我和刘同学就一道历史选择题起了争执。起因是第一节晚修后,他和另一位同学到办公室问不久前的月考题,在解答过程中,他说老师肯定也做错了,要么老师没做题,照着答案讲题目。我自认为是一个比较认真的人,时刻以“爱生敬业,诚实守信”严格要求自己,月考或每次给同学练习前,我都认真仔细盲做一遍,如果做错了,试卷评讲时我会实事求是地承认错误并说出我的理由和逻辑,让学生了解解题过程,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避免下次掉坑里,同时自我反思,发现自己教学上的问题,改进教学方法。但刘同学的这番刺耳的话使我明显感觉到不信任和受到了侮辱,嗓门不自觉的大了起来,气氛很是尴尬。刘同学意识到刚才的话不妥,憋红了脸,眼里泛着泪花,赶紧道歉“老师对不起,我不是那个意思”。
其实,刘同学是我比较喜欢的学生之一。2018年暑假,高二两个尖子班像高三一样提前开学,领导安排我接手高二文科尖子班的历史教学。文科班女多男少,班里5个男生不一会就认全了,令我略感吃惊的是刘同学不仅熟知我近几届的任教情况,还说在网上读过我写的几篇文章。我心想:对老师的情况摸得这么清楚,看来这个班的学生不简单,会不会不好教啊?事实证明我的担心是多余的,成绩好的同学绝大部分情商很高,能积极配合老师的教学。
我经常会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补充一些教材之外的史料来说明某个历史观点。例如,清政府后期中央对地方控制力减弱,我举例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后,湘军势力膨胀,张汶祥光天化日之下刺杀封疆大吏两江总督马新贻,刘同学马上反应出这是“刺马案”。我让刘给全班同学讲讲“刺马案”,他绘声绘色地讲完案件过程,最后还加上自己对该事件的评论:为了维持大局,尽快了断此案,清政府仅仅只是凌迟了刺客,祭礼马新贻,并未深究幕后指使,说明以曾国藩为代表的地方实力派地位上升。这一事件有些历史老师都不一定清楚,他却能完整叙述出来,听得其他同学一愣一愣的,从一个侧面也可以说明刘同学的阅读量和历史知识的储备还是相当丰富的。
刘是来自农村的孩子,除开英语比市区同学落后一点,其他各科成绩都好,尤其是对历史有浓厚兴趣。课后闲聊中了解到他的人生规划:考上985大学,考研读博,做大学老师,搞历史研究。对于有理想有追求的学生,老师都会鼎力相助,遇见一个真正喜欢历史又谈得来的学生不容易。我利用课余时间指导他阅读史学理论著作,先从身边的研究性学习做起,比如:搜集四五万字湛江地区抗法史料,提炼观点,写成三五千字的论文,反复讨论修改。经过一个月训练,他看问题的角度和方式起了变化,历史素养提高了。高二整整一个学年,每次学校组织的考试,历史单科年级第一从未旁落,甚至高二尖子班在参加2019年3月的高三市一模考试中,刘同学的历史居然全校第一,引起不小的震动,我送给他一本《民国往事》以示鼓励。
进入高三后,情况慢慢起了变化,第一学期最后一次月考他的历史没拿第一,他向我保证要夺回来,我安慰他说:“没事,高考看总分,你要把英语弄上来,语数英不要和同学相差太多。”4月27日复课后的三次月考都没拿到第一,疫情过后的刘同学焦虑明显增加,有时比较直白的题都能选错。每次我都耐心地开导他:成功不容易,要经历各种挫折和磨难,你有能力有实力,目前最重要的是端正心态,别老把过去的成功和现在所谓的失利比较,别让负面情绪影响学习。每次考试有起伏很正常,把你的波峰调到高考。
在高考期间这一非常时期,我后悔那天晚自习自己的失态,都四五十岁的人了,为什么要去和十七八岁的孩子争论呢?假装自己没做有什么关系?承认自己平庸就这么丢脸么?虽然丰子恺先生说过“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如此安好。”但回想起他的泪光,我依旧难以释怀。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陈彦通讯员杨百宁)日前,湛江交警在湛江一中培才考场外全力维护交通秩序,为高考工作顺利进行保驾护航的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