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岁神童”陆景武广州湾拜师简经纶其父亲陆匡文曾任遂溪县长
陆匡文到遂溪处理好到任的公务后,立即派遂溪县教育局长欧钟岳与卫生所长陆彬彦到港接眷,陆景武在其回忆录中讲述了这段逃难往事与广州湾的见闻轶事。从香港开往广州湾的船上,陆景武只记得“自己呕吐到只剩酸酸的胃液,完全不能进食。母亲在医生护士的照顾安抚下,幸好没出问题,只是躺着呻吟而已。熬过艰苦的航程,轮船慢慢靠岸,我们兄弟姊妹挤到舷边,远远看到父亲站在码头上向我们挥手,一切辛苦难受瞬间全然消失,虽然肚子空空,我们还是有活力朝着父亲大叫大跳。”
到广州湾后,陆景武住在赤坎寸金桥附近,入读南强小学四年级。勷勤大学改组后,陆嗣曾任勷勤商学院院长。抗战军兴,陆嗣曾将商学院迁到广州湾,南强小学就设在商学院的校园内,就相当于教职员子弟小学,从小学校长康群英到各级各科的老师,都是大学教授的眷属,师资很好,只有康校长闹过背不出国父遗嘱的小笑话。有一次在户外举行周会,没有挂在墙上的国父遗嘱可以照着读,康校长怎么也想不起来最后几句,停顿了好久,最后只能以“是所至嘱”匆匆结束,惹起一阵哄笑。
1939年,著名书法篆刻家简经纶应邀到广州湾商会举办个人金石书法展览会,陆匡文安排他住在宝石大酒店。展前几天,陆匡文带着九岁的陆景武前往拜访,请简经纶为他点墨开笔、学写书法。不过半个小时,陆景武就领略了执笔的方法。再过一个小时,就写出了一副对联“天经地义,智水仁山”。简经纶还替他设计了草书体的“武”字,令他的署名落款更加漂亮。陆景武将写成的对联带回家,父亲拍案叫好,不相信是他自己写的,问过简经纶后才确信如此,于是请求简经纶收他为干儿子。简经纶以“天健”之号赐给陆景武,并向他解释“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意义。陆景武极为喜爱“天健”二字,沿用至今,八十年前在简经纶膝下苦练的日子还历历在目:“后来我在干爹跟前苦练六天,完成王羲之圣教序、魏晋钟鼎文、张迁碑隶书三部字帖的临摹。第七天,简琴石金石书法个展在广州湾商会大礼堂隆重举行,由我表演即席挥毫。我用小手几乎握不拢的大型骨制狼毫以及特制的毛笔,趴在地上写隶书、写草书,围满四周的参观者和记者们鼓掌大赞"神童"。我天天表演,报纸也接连报导了六天。”
简经纶回到香港后,1940年5月撰《广州湾见闻录》发表于《大公报》(香港版)上,亦提及这个天资聪颖、家学深厚的徒弟:“这回又发现一个十岁的神童,这个神童是陆景武,今遂溪县长陆匡文是其尊人,勷勤大学校长陆嗣曾是其伯父,中央委员陆幼刚是其叔父,自是家学渊源。这次我到坎下,他的尊人就要我教他写字,不及半个钟头,执笔的方法已领略了,再过一个钟头,居然写出了一副对联,和他以前的字体都不是一样的,拿到家中,他的父母也不相信。第二天居然在我的展览会中对客挥毫,真个倾动全市。第三天能写隶书,第四天更可写章草,本来我书舍的学子,写字的成绩,也不算慢,但是和他比较,总有一点失色。我说写字是读书人应懂的一件事,还是读为本,考他的校课,固然熟读如流,抽问他的经史,都随便对答,学校本不读经,这就是家学。”
两家情谊笃深,因陆匡文公务缠身,无暇带陆景武游玩,便由简经纶的儿子简而明做向导,带他去观赏湖光岩与西营的美景:“前者是天然的景点,湖光山色,大家都说美若西湖,我未去过杭州西湖,先游湖光岩,已觉心旷神怡;后者是法国租界区,滨海一带成林的高大凤凰树正值开花季节,开出大丛大丛火焰般的红花,呈现一片红影照落花的景象。”
3炸弹威胁下归乡尝吴川海鲜逃过一劫
1940年,战火燃至雷州半岛,日军派来飞机大肆轰炸。在遂溪黄略,陆景武第一次经历敌机轰炸的恐怖,“"咻"的一声,炸弹落在不远处爆炸,站在我身旁的卫兵应声被弹片击中倒下,一根指头飞弹到对面的树上,连着长长的白筋挂在枝头摇晃。”年仅10岁的陆景武见识到日本鬼子的凶残本性,可怜无辜的中国老百姓。
自此,躲避敌机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警报一响,他们便向田野的方向飞奔,顾不得稻田里全是污水烂泥就往里藏。有时遇上刚灌过水的地方,半个身子都得浸泡到水里。有时敌机正在头顶盘旋,却又遇着一条条青绿色的水蛇昂首袭来,水蛇无毒,只能强忍着不动任它咬,忍一时之痛换性命周全!敌机躲多了,陆景武也累积了不少经验,如果是“轰轰隆隆”的爆炸声,说明敌机正在远处投弹,目前所在地是安全的;如果是“咻咻”的声音,则表示炸弹正从头上落下,能否逃过此劫,但凭天意。
在日军的炸弹威胁下,陆匡文一卸下遂溪县长的职务,当即决定带全家返回故乡信宜水口村,从鉴江出海口的吴川县包下竹筏,溯江而上。吴川县长梁汉强是陆匡文的同乡,亦是陆家的亲戚,赶来码头相会,坚决要请他们品尝吴川著名的海鲜,为他们饯行。本来陆匡文包下的竹筏是最大的、走在最前面的,这顿饭结束后就变成排在后面的第八艘竹筏。排列成行的竹筏缓缓离开码头,还没走出多远,就遇到敌机来袭,瞄准竹筏投下炸弹,扫射机关枪。突如其来的攻击结束之后,最前面的四艘竹筏被炸弹击中,烧成火海,沉入江中,而陆匡文一家乘坐的竹筏幸而只有铺盖着火,用水一泼就熄灭了。如果没有梁汉强的盛情坚邀,恐怕陆家此劫难逃!
粤西的各大城镇之间,本早已有公路相通,但全面抗战展开后,采取“坚壁清野”的政策,平坦的公路被挖成一个个深坑,已无汽车可通。因此陆匡文一家才要从吴川乘竹筏至高州,换牛车再换成轿子北上,诸多波折,终于回到故乡水口。
主要参考文献:
简琴斋:《广州湾见闻录》,《大公报》(香港版),1940年5月25日,第5版。
陆匡文:《自传》(手稿),1946年,陆景武提供。
李穗梅主编:《孙中山与帅府名人文物与未刊资料选编》,广东科技出版社,2011年。
陆景武:《陆景武回忆录》,中山大学出版社,2014年。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卓朝兴通讯员陈丽君孙海英)6月23日,记者从遂溪县了解到:为了给大家创造一个洁净、卫生、快乐的旅游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