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活的城市记忆 序霍自强《院子里的炮仗花》

湛江晚报 2020-07-05 08:27

九华山天台圣境杨争庆作霍自强30多年前始,大约1990年的时候,在朋友圈里就被称为“霍大侠”。这个名称怎么来的?是因早年风靡神州大地的港产电视剧《霍元甲》吗?“万里长城永不倒,千里黄河水滔滔。”还是因为霍自强为人仗义、热情、乐于助人,有时候甚至有点打抱不平的性格呢?我猜想啊,或许两者都有一些。反正,熟悉他的人都叫他“霍大侠”,真名反而少人叫了。

一日,他突然把一本文稿交我,嘱我写个序言,把我吓了一跳。说老实话,写序非我所长,亦是一件苦差事。大凡写序,总是先要一个字一个字读,细读文本,读完后须梳理思路,归纳,想角度,构思,动笔。一道工序都不能少,总不能没读透原著就来胡说八道吧。

书名叫《院子里的炮仗花》,内容似乎与炮仗花不沾边。我认真梳理了一下,这本集子实际上就是霍自强大半辈子的生活记忆,我的序言标题叫《鲜活的城市记忆》并不能涵盖书中的全部内容,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读完全书,按内容划分大约有“城市记忆”(这方面的内容占主体,份量最大)“成长记忆”“工作记忆”“历史记忆”“人物记忆”“风物记忆”等等。我问他为什么不按内容分类一下,加上小标题。他说文章大概是按照报纸的刊发顺序来辑录的,只拿数字标上号码,一路溜下来。哈,书也能够这样编辑啊!

因为生于斯长于斯,他对于湛江这座城市尤其是赤坎区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皆熟稔无比,他伴随着城市的变迁而成长。小时候,他与小伙伴们在骑楼下玩游戏,在弯弯曲曲的古街追逐嬉闹,在老井边古埠头长大,然后在这座城市的基层工作。他对城市倾注了深情,他爱城市,爱工作,亦爱身边的每一个人。所以,该书66篇文章中,对这个城市的记录所占份额较多,大约有20篇之多,“历史记忆”这个部分也比较多,约有23篇(因为部分历史人物归到了这里)。此外,工作记忆和人物记忆各占7篇,余下文章则是“成长记忆”5篇,“风物记忆”4篇,加起来刚好66篇。这个只是“陈氏分类法”,因为许多文章内容都是交叉的,有的文章既是历史记忆,似乎又可归为“人物记忆”,如第45篇《“叶家五虎”的英雄母亲吴大妈》,第46篇《“弟哥”》,第47篇《“陈铁一姐”和“陈铁女婿”》,皆属此种情况。我灵机一动,把历史略为久远的人物归为“历史记忆”,当代人物就归到“人物记忆”,终于解决了这个难题。嘿嘿,有时候也不得不佩服自己的脑瓜。

早年,霍自强曾经在湛江电机厂足足干了8年车工,他以头发丝以下的误差要求自己,苦练技术,年纪轻轻就当上了四级技工,相当于当时的行政干部23级,非常厉害。这段车工的阅历,对于他以后形成做事认真严谨、追求完美的性格特征影响很大。霍自强后来长期在工商基层部门工作,期间还临时抽调到征地办城建办城管办“这办那办”工作,得以了解城市规划建设的内情,也能够接触到形形色色的城市居民。对于城市规划建设,他既是参与者,亦是见证者,他像熟悉自己的掌纹一样熟悉每条街道,像熟悉自己的四肢器官一样,熟悉每一栋有历史积淀的建筑,所以他写起城市来得心应手,所述之事,材料翔实且权威。他写骑楼,写卖鱼街,写古井,写旧时埠头,写苏式建筑,写旧时粮站,一直写到霞赤道路改造,南北桥河的整治,写立交桥的建设。从建议、调研到建设,他都写得明白而清晰,对于港城湛江,霍自强更像一本“城市字典”。很惭愧,我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就大学毕业来到湛江日报社工作,30多年来,由于职业的关系,几乎走遍了这个城市的每一个角落,但我写不了这些,不是笔触不行,而是内心的疏离,即是对这座城市爱得还不深,识得还不透,还未把整个身心融进去。霍自强写出来了,而我却写不出,这是我不如他的地方。

霍自强是个做事认真,非常有责任感的一个人。假如读过他这本书,会被他的这种“较真”所感动。我觉得,“位卑未敢忘忧国”这句话用在他的身上并不为过。无论是改造霞赤路和海滨路,建设百园路市场,还是迁建K物街,整治南北桥河,保护三民路历史文化街区,这些与他有关的还是无关的事情,都上了他的心。他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经过深思熟虑后,勇于向各级领导提出意见,写成书面条陈呈上去。城市建设的建议既要站高望远,又要避免空洞无物,前瞻性和可操作性要有机结合,不是容易弄好的。但是霍自强的好多建议不仅在相关报刊发表了,而且有的还直接被湛江市区两级分管领导采纳。这些事情散见于《改造扩建霞赤路和海滨路》《康顺立交桥纪事》《南桥河今昔》《赤坎“K物街”搬迁轶事》等篇章。他在城建领域小有名气后,最“威水”的时候,是市长和分管副市长请他一起坐在一辆小车里兜风——现场考察城市建设改造方案。这是许多人不可想象的事情。霍自强现在已经退休多年,他在工作岗位的时候,最高职务是“工商所所长”,搁封建社会,这还不算官,只是“蕞尔小吏”,小人物却具有大情怀。他不是“杀过界”,他是实实在在地热爱这座城市,把城市当成自家的客厅,生怕有人破坏了它。比如曾经有开发商想把南北桥河覆盖起来,在上面建商铺,对于这种人为严重破坏城市生态的愚蠢举动,霍自强义愤填膺,拍案而起,马上查阅国内外有关资料,结合自己的思考,最先写成一篇意见力陈弊端,提出强烈反对,最后在各方声援和有关部门支持下,制止了这个胡闹。

霍自强又是一个充满温情的人,他在工作中能将心比心,换位思考,从而获得个体户的拥戴。他真的把这些下岗工人、城市居民、个体户,当成自己的兄弟姐妹加以呵护。他管的市场,经营户都迅猛云集,甚至呈几何数增长,不论是百园、百美、潮州塘、爱华、创业、金桥、百乐、群众小工业品服装市场,还是后来的创业路工业品市场,莫不如此。在《治理北桥河记忆》一文中,他自掏腰包买礼物给城建“钉子户”融洽感情,买食物给工程队加菜,与他们吃在一起,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化他们,最后不但依期完成了任务,还与一些农民工结下了友谊,逢年过节亲戚一样往来。他还热心助人,别的不说,我2002年的时候,想购买现在住的这套房子,当时小区还在建设,工地一片狼藉,霍自强得知后,主动陪我去现场看楼,并力劝我买下来,使我安居至今。

霍自强在工作中与报纸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源于他30年来源源不断地写稿投稿,年年当上优秀通讯员。他还绘声绘色地回忆第一次投稿的情景,深情缅怀替他及时编发处女作的冯广度老总,人生的许多个第一次总是令人记忆犹新。此后,他的许多建议都是先在报纸上披露后,才得到各阶层的广泛认可。而他声名远扬,也是因为报纸的一篇新闻报道,这就是2002年6月刊登的《一封奇怪的“上访信”二百人联名表扬霍大侠》,配了本报评论员文章,报社还在当月追踪报道了7篇。这个报道的主要内容是霍自强担任中华工商所所长后,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秉公执法,服务辖区的经营者,服务湛江经济发展大局,辖区的工业品市场经营户联合签名请报社表扬他。新闻出街后在市民中引起强烈反响,全城热议,一时风头无双。他为此被评为湛江市当年十大新闻人物。

“霍大侠”出生于一个南下革命干部家庭,他骨子里有燕赵之士的豪情,红色基因与生俱来。因此,他对红色题材有特别的偏爱。文稿中“历史记忆”的23篇文章,收入了他近年来在湛江晚报发表的多篇南路革命题材的文稿,引起广泛的关注。他利用业余时间采访革命老人,到革命老区踏勘,翻阅党史资料,多方求证,谨慎行文,力求准确还原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单单革命老区遂溪县黄略镇支屋村,他就写了3篇,把沉默已久的支屋村血色史料再次生猛地呈现给世人。大批党员干部、青年和学生前往支屋村参观学习,寻找先烈的足迹,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粤桂边纵队老战士、原兰州军区副司令员陈超中将返湛后曾专程回昔日战斗过的支屋村探访。写作本文的日子里,湛江市党史办把支屋村作为“湛江市中共党史教育基地”之一,举行了揭牌仪式,这是对先烈的告慰,亦是霍大侠多年的努力得以开花结果。

霍自强很勤奋,这种勤奋不仅体现在几十年如一日的工作中,还体现在工作之余的“舞文弄墨”中。试问,有谁能够坚持几十年笔耕不辍。尽管有时候只是见报了一“豆腐块”,亦乐此不疲。厚积而薄发,辛勤耕耘总有回报。至今,他已经结集出版了《红土情》《多彩的空间》《声音·见解》《湛江老街纪事》《湛江主城区新建道路巡礼》5本集子,简直是硕果累累,令我辈专业搞文字的都自叹弗如。这本书大概是他的“收官”之作了。因为所有篇章都属于纪实类,可以充当一本史书来读,所以笔法朴素,不尚华丽,与他的外貌一样本色。然而,字里行间时不时蹦出一个粤语专用词,构成本书一大地域特色,也是鲜明的“霍氏风格”。读到最后,书名的来处才终于揭晓,原来,最后一文是纪念母亲的,标题是《院子里的炮仗花》。霍自强在文里开篇写道:“炮仗花的花朵形状就像一串串的鞭炮,而且橙红色的颜色也像盛放的火焰一样……顾名思义,看到或提起炮仗花,会令人想到燃放鞭炮和烟花时的快乐,联想到好日子过得红红火火的喜悦。”

对于炮仗花,我并不陌生,不单是因为港城许多街道和园林的围墙攀爬着这种花,我的后院多年前也曾经种了两棵,沿着葡萄架攀援而上,密密地遮出一块清凉的绿荫。这是戈老的主意。这种花要种在向阳的一面,让阳光终日暴晒,方能开得璀璨,我为此还写过一首小诗《炮仗或者花》。霍大侠是个外表朴讷内心阳光的人,从他的为人处事看得出,他自己肯定希望像炮仗花一样,置于阳光之中,度过灿烂、透明、温暖的人生。

(2020年6月21日初稿)

新闻推荐

赤坎区残联 走访慰问残疾人群体

本报讯(见习记者陈荔雅通讯员观淇方)为助力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目标,7月2日至3日,赤坎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