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学备考科学减压 关爱学生从“心”出发
湛江市各学段学校目前已经全面复学,但受疫情影响,部分学生返校后患上“复学心理病”——上课注意力不易集中、学习效率低、抵触学校规章制度、同学之间人际关系紧张、对电子产品的依赖性明显增加,初三、高三应考生因疫情打乱原有复习计划,备考复习焦虑……转眼已是六月,疫情防控还在继续,高考、中考、期末考在即,在这个特殊的时间节点,身体健康重要,心理健康也不容忽视。因疫情带来的心理问题在行为上有何表现,学生们应该如何调适自己的情绪,纾解压力,家长如何用科学的方法帮助孩子直面问题、保持良好的情绪?记者就此采访了湛江市多位中小学一线心理教师,为学生和家长们提供了“心理疫苗”。
家长留心观察及早发现孩子异样行为
多位一线心理教师认为,疫情带来的紧张焦虑、“停课不停学”初期的不知所措、长期居家学习造成的亲子冲突等多种因素下,青少年学生的心理问题势必受到影响。学生在返校后或多或少出现的心理不适应,家长都能通过观察其行为,及时发现孩子的问题。
岭南附属中学高级心理教师潘少霞介绍,疫情期间,部分学生在主观体验上产生对学习的抗拒心理、学习无法集中注意力、焦虑、烦躁、慌张、恐惧等现象,行为上表现出生活不规律、抗拒学校管理、逃避学校生活、沉溺于电子产品、拖延症、乱发脾气等现象。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湛江市第二中学资深心理教师姜桂芳总结了心理明显受影响的学生在行为上的表现:“处在青春期的学生,因心理问题造成的行为异常主要有四类:因电子产品依赖引起的情绪困扰及学困;亲子沟通困难及障碍;青春恋引起的情绪失调或生活绝望感;毕业生因疫情无期感或学习无效感引起学业压力大等。”
“由于疫情对学生身心健康产生了明显的冲击和困扰,中小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疫情期心理适应问题、环境导致学习心理异化问题,还有亲子关系长时间、小空间的共处适应等问题。”湛江市第二中学霞山校区心理教师吕嘉慧发现,与高年级学生因疫情导致情绪波动不同,一二年级等低龄段的学生的“心病”主要以“躯体反应”的形式呈现。
“譬如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走神、学习效率低,回到家后食欲差、睡眠差,多动、无故发脾气、大声喊闹、摔砸东西等都躯体反应,都是孩子心理问题的一种表现。”吕老师提醒家长要及时发现孩子的“不一样”,一旦发现孩子有多动、过分顽劣等躯体反应时,应该立即与心理学方面的工作者沟通,可求助学校心理老师等,避免孩子的心理进一步恶化。
亲子有效沟通是化解心理问题的良方
学生复课后,有可能会因生活和学习状态的改变产生一系列心理变化、行为变化。“适度的焦虑是正常反应。”老师们建议家长要注意发现并认可孩子的情绪表达,倾听孩子的心声,根据孩子的喜好帮助他们做好心理调节。
吕嘉惠老师提醒,如果孩子出现了心烦、摔东西、不吃饭等异常行为,家长可以帮助孩子进行情绪处理。首先,家长要对孩子焦虑的行为和表现,第一时间给予呼应,并接受孩子的不良情绪。其次,不要与孩子谈具体怎么做,而要与孩子谈感受、谈体验,与孩子共情,理解孩子的想法。
过分依赖电子产品是“复学心理病”中最困扰家长和学生的问题,姜桂芳老师指出,青少年对电子产品的依赖,极易让时间无感,所以需要把握原则,即明确玩的时间、限定玩的内容和玩的环境。学生使用电子产品时,应引入他控,包括设置提醒闹钟或关机时间,还可以拉入家长或者其它监护人在指定时间中止玩的时间和监督内容范畴。作为家长,可以和孩子商讨好电子产品每天的使用的时间,规范玩的内容,违反监管的惩罚方式方法,搭建沟通平台。
“作为家长,在处理孩子不良情绪的问题上,应该做到多倾听、少要求,不比较;多沟通,给与心理支持;定期进行亲子活动。”就家长如何帮助学生应对疫情后心理问题,潘少霞老师开出了“方子”——关注孩子的心理状况,认识和接纳孩子的情绪;减少亲子冲突,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创造条件安排好孩子的生活;家长要提升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学会调整自己的心理;对自己的状况和家庭亲子状况做一次全面反思。良好的家庭氛、夫妻关系,也是帮助孩子建立健康心理的一剂良药。对于处于厌学甚至想退学,甚至因家庭管教而与父母造成冲突的孩子,建议找到心理咨询师做咨询。
潘少霞老师还认为,过度关注与疫情有关的负面信息,会降低认知功能,难以保持客观辨识力,带来新的焦虑感和紧张情绪。所以学生要适当控制疫情信息接受量,防止过度的负面情绪带来的心理压力。就如何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她建议学生劳逸结合,制定学习和体育运动时间;确保必要的休息和睡眠时间;积极参加具有减压性、宣泄性、娱乐性等有益于心理健康的活动。
劳逸结合保持良好心态考出理想成绩
目前高考、中考已经进入最后冲刺阶段,考试时间越来越近,加之疫情期间,很多同学投入备考的状态和进度都有受到影响。
经过漫长的“被动假期”,重新回到学校,面对升学迎考的压力,本来就较为紧张。而“戴着口罩”“保持距离”的教室学习,又必然会加剧这种紧张、焦虑状态,很多学生会感觉压力山大,难以适应原来熟悉的校园学习生活,产生不知所措的焦虑情绪。
对今年的毕业生而言,各地中高考摸底考试都已经相继结束,学习和复习都已经进入尾声,知识学习和能力提升都基本“定型”。一般而言,学习效果会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除了巩固复习以外,要更注重心理素质。
如何保持良好的备考状态,老师们建议,首先要学会保持平和应对的心理状态。已有20年教龄的潘少霞老师指出,中高考作为人生重要环节,必然会带来压力和焦虑,但是必须学会调节情绪,保持良好心理状态,克服考试焦虑、考场恐惧等心理现象。要对自己有一个科学定位,积极调适情绪,控制自己的学习行为。保持乐观心态,相信自己一定能考出属于自己的理想成绩。
建立和谐友好的人际关系也应该引起学生和家长们的重视。随着复学时间的延长,学生们普遍已经适应了学校的生活,但疫情期间带来亲子关系的“紧密”、师生关系的“隔膜”、同学关系的“疏远”等,则需要一个较长的“修复”过程。“需要相互理解和沟通,否则不和谐心理要素的存在,必然带来人际交往的心理困惑和烦恼,容易分散注意力,产生消极情绪。”对此,潘少霞老师建议,要积极建立和谐人际关系,融入班集体,吸取集体的力量,以良好心态应对疫情下的中高考。此外,吕嘉惠老师还特别强调,作为家长,这个阶段要带着欣赏、肯定的态度、不带自我情绪地与孩子沟通,构建有质量的陪伴,无条件积极关注孩子的每一个变化,为给孩子迎考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磨刀不误砍柴工”,备考过程中,学生们应该劳逸结合。“学习迎考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需要刻苦勤奋的精神,更需要轻松快乐的情绪,努力保持微笑,闻闻香气,听听音乐,做做运动,静静思考,保持轻松愉快的状态,这才是保持迎接中高考的最好状态。”姜桂芳老师建议,除了与家人、朋友谈谈心外,保持定量的体育锻炼,通过调动身体其他感官,让情绪得到释放,也是减压的过程。此外,利用心理学的正念疗法、音乐疗法、运动疗法、认知行为疗法以及药物疗法等,都有助于调节情绪。
新闻推荐
世界环境日和“风吹麦成浪,蝉鸣夏始忙”的芒种节气刚过,港城海滨的红树林上空,鹭影蹁跹。近年来,湛江的环境空气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