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百千”回乡干部朱卫民 一个“外乡人”的湛江扶贫路
本报记者林小军
通讯员李嘉恩孙国胜
朱卫民,是湛江“十百千”回乡干部其中一员。2018年5月,作为“外乡人”的朱卫民响应市“十百千”干部回乡促脱贫攻坚行动号召,主动申请回到“第二故乡”——坡头区麻斜街道办麻斜村委会开展扶贫工作。两年的扶贫工作,朱卫民几乎天天扎在麻斜村,与镇村干部一起深入到田间地头、贫困户家中,想方设法帮助麻斜村30户61名贫困户实现了脱贫目标。
重回老地方担起新使命
“我经常在微信朋友圈和战友们分享麻斜的新风貌,战友们都羡慕我能回到曾经挥洒青春热血的地方再战斗,用自己的行动,帮助这个地方变得更加美好。”站在田间的朱卫民,身上的皮肤已经被太阳烤晒得黝黑发亮,但眼神却无比坚定。
1989年,20岁的朱卫民从安徽省宿松县来到湛江参军,2004年,朱卫民从部队转业至湛江市财政局工作。15年的军旅生涯不仅培养了他坚韧的性格,还让他与麻斜这个小渔村结下了深厚的感情,这里纯朴的赶海渔民、干净热闹的轮渡码头、晚风中夹杂的悠扬船笛滋养着他的心田。在朱卫民心中,麻斜早已成为他的第二故乡。
“对我而言,扶贫工作是一种全新的挑战。”麻斜村是一个有几百年历史的老村庄,总人口4890人,村民靠种地和外出务工为生,村场建设落后,这样一个基础条件差的村子,对于刚刚接手扶贫工作的朱卫民来说是不小的挑战。刚到麻斜村,朱卫民立即开展工作,入家入户了解情况,与村民交心当朋友。每一家有几口人几分地,有什么经济来源,朱卫民都摸得清清楚楚,最终确定建档立卡贫困户30户61人。
强化党建引领助推产业扶贫
“村民要致富,关键看干部。”脱贫攻坚,必须要有一个好班子、好队伍。朱卫民意识到,要想尽快改变村容村貌,尽快让乡亲脱贫,首先必须要加强基层党建工作,为麻斜村建一支充满战斗力、凝聚力的党员干部队伍。
朱卫民驻村后,作为麻斜村党总支部第一书记,他将基层党组织建设放在麻斜帮扶工作的首位,发挥村基层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充分用好“三会一课”,极大地提振了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朱卫民极力推进村党支部升格为党总支,在13个村民小组中建立7个党支部,进一步完善党组织设置,帮助完善村民小组的阵地和制度建设,打通基层党建工作的最后一公里。同时,针对“村部值班制度问题”“党务、村务管理规范问题”“村部环境卫生问题”“干部工作作风问题”等问题开展专项整治。全面提高全村党员干部的党性思想,保证脱贫攻坚工作的有效推进,群众满意度也提高了。
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的重头戏、主战场。朱卫民想方设法通过“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以扶贫资金入股位于麻斜村委会井头村的湛江市恒成种养专业合作社,带动麻斜村有劳动能力贫困户13户40人增产增收。贫困户每人每年可获683元分红,有劳动力的贫困户可以在合作社上班,人均月工资3000元左右,有意向的农户还可以承包土地加入合作社种植,由恒成种养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种植技术指导,订单收购农产品,统一销售,贫困户收入增加了,日子越过越红火。
扎根基层架起“连心桥”
“只有扎根到村里,方知贫困户的真正需求。”朱卫民把这句话作为座右铭,时刻记之思之并行之。“最近天气热,阿叔你要注意身体,多休息,多喝水”“你这个灯泡不够亮,明天我们给你换个新的,亮堂点”“上次给你儿子介绍的工作现在干得怎么样?”……一枝一叶总关情,朱卫民经常与贫困户促膝交谈,解决群众实际难题,架起与贫困户的“连心桥”,让脱贫攻坚工作更有温度。
今年44岁的贫困户冼日英得了严重胃病,行走不便,丧失劳动力,2015年前,一家人还挤在危房里。在政府和村委的联合帮扶下,冼日英一家住进了明亮的新房。她的丈夫张日保身体也不好,干不了重活,但有养鸡的技术,而且他家有养鸡的场地。为让冼日英一家增加收入,朱卫民想办法为其购置了2000只鸡苗和饲料,让张日保开展养殖增收。看着茁壮成长的小鸡,冼日英开心地笑了。
“庄稼也要"吃粮食"才长得好,这个有机肥是"及时雨",现在还是疫情防控期间,扶贫干部的热心帮扶,让我们开展种养业更有信心了。”因病致贫的张俊保说道。朱卫民不仅帮助其筹款治疗恢复了健康,还向他赠送了两头母牛用于耕作。如今张俊保经常参加种养专家的培训讲座,学习种养知识,成功脱掉了“穷帽子”。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林石湛通讯员叶宇红摄影报道:“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继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5月29日上午,“六一”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