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端午节
端午节是家乡福建莆田民间的一个大节,从五月初一至初五皆在过节,方言称为“五日节”。
家乡有一首耳熟能详的民谣:“初一糕,初二粽,初三螺,初四艾,初五划一日,初六嘴企企(意思是没得吃了)。”民谣承载着世世代代莆田人对端午节的记忆,也形成了莆田民间端午节五日内的过节食品俗例。初一吃米糕,即大米磨成浆发酵后加糖蒸成的发糕,其状有菱形的,有碗状的。寓意是“步步高”;初二吃粽子,莆田的粽子是传统的“角黍”,即糯米或者小米加碱蒸煮,沾白糖或者蜂蜜食用;初三吃螺,指的是莆田海特产“小麦螺”;初四是“五日节”里唯一与食品“无关”的事项,乡亲们则在门框两边插上菖蒲、艾草,以禳毒气。五月初五这天则进入了端午节的高潮,家家户户用五味汤,也称“午时水”。午时水是用各种“药草”熬制而成,例如番石榴叶、枇杷叶、桃叶、艾草、菖蒲、四君子叶……为了充分利用药草的药效,许多人家把鸡蛋或者鸭蛋,与午时水一起煮,传说吃了端午节的“药蛋”以后,即使淋到雷阵雨也不会入侵肌体。这一天家家中午要吃汤面,午时一到,便开始沐浴更换新衣。许多人还喝“雄黄酒”,并将酒洒在墙角杀虫。莆田还有这样的习俗,女儿出嫁后的第一个端午节,都要挑着面粉和猪脚回娘家,娘家则会准备米糕、粽子、鸭蛋、白糖、水果等作为回礼。
小时候我在农村,很期盼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到了这时候母亲才会拿出积攒的钱,让家里人吃糕、粽、螺、蛋、炒米粉、卤面……过一个“像样”的节日。
几十年前的家乡,物质匮乏,生活条件大不如现在,记得临近端午节时,再困难的家里就会抬着一大盆糯米包粽子,家里飘的是粽叶的清香味。邻里之间会相互帮忙包粽子,大家一边包粽子一边聊家常,小孩们则在一旁玩耍或学着包棕子,还等待吃粽子。端午那天中午,家家户户都要吃面条,这一天的面条确实很好吃。面粉是用当年的小麦磨的,小白菜、小芹菜、嫩韭菜、洋葱、青葱都是自家菜地种的,再买一些猪肉或者蛏等贝壳类的鲜味加进去煮,那味道至今还在我的脑子里飘香。有的人家吃的是卤面或者用觅菜炒兴化米粉,吃完后则拿着午时水煮的蛋,孩子们拿着黄色的蛋,互相炫耀蛋的大小或者个数的多与少,节日气氛十分浓郁。
过去莆田粽子不加任何配料,吃的时候蘸白糖。对于老一辈人来说,端午节的传统美食是过节的“必需品”,准备这些美食,不仅是只为了口感的享受,更多的是在端午节日中感受浓浓的乡情和融融的亲情。
虽然水袖般的家乡有很多沟壑水渠,但湖泊不多。如果想去看划龙舟,就得跑几公里以外的“白塘湖”。那个时候,我们小孩子有得吃就心满意足了。
题图大禹摄
新闻推荐
本报讯(特约通讯员雷鹏)6月15日,市区普降暴雨到大暴雨,车辆通行受阻。为切实做好暴风雨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交警霞山大队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