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琶洲西区城市设计、采访拍摄20年、参加过8届志愿报务…… 听他们讲广交会的故事
它是“中国第一展”,自1957创办以来,历经风雨却从未间断,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缩影和标志,见证了对外开放和外贸发展的壮丽诗篇。它也是一座千年商都基因的一部分,它扎根广州63年,与城市相融共生,与在此工作、学习、生活的每一个人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说起广交会,你最先想到的是什么?在昨日举行的广州市第138场疫情防控复工复产新闻发布会上,广交会组织方代表、专家学者代表、文旅企业代表、城市传播代表、志愿者代表等畅所欲言,分享他们眼中的广交会,会不会与你的记忆也有重叠?
广交会新闻中心副主任郭伟华:广交会象征着使命与担当
以“中国第一展”扬名海内外,广交会也是广州在国际上的一张靓丽名片。不过,1993年首次参加广交会之前,郭伟华对广交会的最初印象是“神秘”。“我的母校二中离流花路展馆非常近,当时还不知道有这个盛会,但每年4月和10月,都能看到好多大巴从东风路开过来,车上的老外端起相机来拍我们这些骑单车的学生。”她回忆道。
时光飞逝,多年来一直从事广交会的工作,如今的郭伟华已经是位经验丰富的“老广交”,也见证了中国外贸快速发展,也是广交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时期,这段经历让她引以为豪。在她看来,广交会象征着“使命”二字,始终肩负和践行着服务党和国家重大战略,服务全方外对外开放,服务外贸发展大局的光荣使命。
今年,广交会插上科技的翅膀,飞上了云端,郭伟华感慨此非易事。在短短两个月时间里,原本只是平面浏览式的广交会官网,开发升级为一个能够互动交流,承载大规模数据,并且全球流畅访问的线上平台,实现网上推介、直播营销、供采对接、在线洽谈等功能。广交会再次强化使命担当,攻坚克难,将海量产品搬到云上,也把海量访客引向云端,为老展会注入了新动力。
“我觉得广交会离不开广州,它生于此长于此,也是广州的挚爱。”郭伟华深情告白。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孙一民:未来琶洲是数字经济新高地
透过广交会展馆玻璃窗,孙一民望见了已经封顶的唯品会琶洲总部大厦,拿起手机拍照记录。实际上,他作为琶洲西区地区城市总设计师,2014年以来主持地区城市设计,带领团队负责建设、协调、优化、改进、审批工作,创新设计,参与精细化管理。也是在2014年,“24小时永不落幕的广交会”被提出。
作为规划设计专家,孙一民的“广交记忆”从城市格局入手:20世纪90年代后期,广州市提出扭转产业布局,在城市规划上做出了非常大的改变:北优南拓东进西联。孙一民说,当时广州的发展重心还在珠江北岸,将会展中心选址琶洲,地域跨度大,远离交通枢纽,且未得到会展业主单位的同意,显示出了广州的惊人决心。
孙一民说,广交会展馆所处的位置在琶洲岛中区,琶洲西区已经进驻多家互联网企业。近年来,广州市在琶洲东区引进了不少数字经济核心项目。以广交会展馆为中心,未来的琶洲代表了数字经济的全新应用场景。
花园酒店党委书记、副总经理雷州:广交会已成酒店行业不可或缺一部分
“老酒店人”雷州说,自己大学毕业即从事酒店服务工作,至今已33年。历经10多家酒店企业。他的第一份工作在流花宾馆。得益于改革开放和广交会。20世纪80年代末,流花宾馆曾连续几年创造年开房率超过100%的辉煌业绩,一年近两个月的时间是一房难求。
1987年的秋交会,雷州被抽调上去客房楼层加强来宾的接待沟通协调工作。当时交易会设了三办(主要是协助沟通和提供与会来宾的入住、餐饮、交通、参展等方面的服务,相关人员以交易会第三办公室的人员为主,宾馆业务拓展部、住房部、总服务台、保安部等相关人员组成的专项工作团队)在流花宾馆,24小时驻守,几乎忙得不可开交,就没有停歇过。
不仅如此,酒店每逢交易会前必召开动员大会,强调效益最大化、接待服务质量、安全等工作,全体管理人员压上一线加强服务和安保力量。直至交易会结束的当天最后一刻才解除警报。这在当时已成为酒店的常态。雷州说,一年两届广交会已成为酒店行业服务接待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成为其中的一分子。
“每届交易会对于酒店的营收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说,当时在酒店每年的营收中,仅一年两届交易会的营收即占了全年营收的三分之一。”雷州说,尽管受到新冠疫情短期内直接威胁酒店经营影响,但他相信交易会对广州酒店业具有积极显著的影响,且是持续影响。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广大的客商,无论是来参加广交会,还是来旅游经商的客人,都能享受到千年商都的广式服务热情。
著名摄影师、《信息时报》记者黄亦民:如今路过流花路展馆还会拍照留念
“以前的广交会在地上,现在的广交会在云上。”黄亦民打趣说。在这本凝结了他半个世纪创作的作品《纪实摄影广州50年》中,广交会是重要篇章。1989年,作为《信息时报》一名摄影记者的他第一次拿到了广交会的记者证,开启了一段二十年的广交会之旅。时至今日,他对历届展会的亮点还如数家珍,对采访展会“跑断腿”的经历记忆犹新。
要在交易会里拍东西,黄亦民没少动脑子。工科出身的他发挥专业优势,从结构出发分析展品,注意到一款在当时还很新奇高端的波浪治疗床,用镜头记录了下来。广交会休展期间,展馆空着,展馆外却热闹。外广场的美食展艺术节也吸引了他的注意,打着伞吃的裹蒸粽的味道,他到现在都忘不了。
他曾经登上广州塔之巅,用镜头记录下“孤零零”的琶洲展馆一期。后来又有了二期和三期。他还晒出了广交会的另一面。午餐时间,琶洲展馆的工作人员坐在台阶上吃盒饭。其他人未必会留意的细枝末节,都逃不过他的眼睛。
“我对广交会一直都很有感情,尽管流花路展馆已经不再是广交会的主场,但留给广州人很多记忆。”黄亦民说,他每次路过总会“顺便”拍几张,作为一种回忆。
海珠区青年志愿者协会项目专员王炜钰:8届广交会志愿服务累并快乐着
每年广交会期间,展馆内外总活跃着一群绿色的身影。海珠区团委、海珠区青年志愿者协会在每届广交会开展期间,组织3600名志愿者参与广交会志愿服务,为客商提供场馆指引、交通指引、办证指引等便捷信息。海珠区青年志愿者协会项目专员王炜钰就是其中一员,她担任过第118届至第126届广交会志愿服务的志愿者。
广交会志愿者,看似高大上,其实很辛苦。王炜钰介绍,在每一次的服务中,现场志愿者要求在8点前就到达现场集合培训布岗,而当班次的志愿者管家——统筹团队更是要求在7点半之前便要到现场进行准备工作。在志愿者到达岗位后,就要开启长达五个小时的服务工作了。
王炜钰回忆说,曾有一名志愿者在服务后与她分享感受:坚持服务了一个上午给他最大的感觉就是忙,在新港东路都是来往的采购商,水泄不通,那一刻就切身感受到了“中国第一展”的魅力,能参与广交会志愿服务,也是自己大学生涯中最有意义的一件事。
今年是特殊的一年,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第127届广交会更是少了客商来去匆匆的身影,也少了场馆外志愿者的守候。在王炜钰看来,云上广交会对志愿服务工作来说也是一个极大的挑战,也给了他们一个新的思考工作的方向:如何顺应线上平台的蓬勃发展,利用线上渠道开展志愿者的培训与宣传工作,开拓多元化的线上+线下志愿者岗位。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邓耀瑞通讯员吴智雅)6月9日,雷州市老干部协会召开专题会议,贯彻学习全国两会精神,引导鼓励广大离退休干部学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