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小公园藏着观念大变化
盛夏雷州,天气闷热。然而,在雷州乌石镇林宅村,由乡贤带动,村民自筹资金、义务出工合力刚建起的小公园,便成了全村人避暑休闲的好去处。(5月20日《湛江日报》)
建设生态宜居的现代农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雷州林宅村乡贤带动、村民响应,全村合力建起生态小公园,把“绿色福利”送到了村民家门口。公园虽小,占地仅2亩左右,但其中所蕴藏的思想观念大变化,甚至比公园建设本身更有意义。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和谐景象,“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的欢乐时光,勾勒出多少人对美丽乡村的美好想象。让农村人居环境“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关系到广大农民的切身福祉,也关系到农村社会的和谐文明。但在一些地方,粗放的发展方式日渐打破了乡村的生态平衡,损害的不仅是乡村的“颜值”,更有村民的幸福感。
这些“痛点”,是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的难点,也是解决农村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着力点。要除“痛点”,思想上首先要“通”。报道中关于小公园建设,有这样的描述——“自建造小公园的倡议发出后,首先得到外出务工者和乡贤的大力支持,在他们捐款的带动下,村民纷纷行动起来,既捐工又义务出劳,从春节后开始,经过广大村民两个多月的积极参与,小公园建成了”。寥寥数十字,看起来是一呼百应、水到渠成。之所以能有这样的效果,是因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早已在村民心中生根发芽。
“在自家门口也能逛公园了,享受到城里人的休闲娱乐。”这是一位村民对小公园的评价。从这句话中,我们不难看出,建一个生态小公园、过上城里人的生活,可能早已是林宅村村民日思夜想的“大事”。从城市到乡村,如今都需要进行生态文明建设。从以前的“温饱”到如今的“环保”,需求的变化既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变化,也意味着新时期的发展需要在模式上进行更新。我们看到的似乎仅仅是2亩地从“以前杂草杂棘丛生”到如今“绿毯如茵,园内曲径通幽”的变化,似乎只是一个生态小公园短短两个多月的“诞生记”,但实际上这还是一条村庄建设美丽新农村、推动乡村振兴的思路之变。更值得点赞的是,从这个变化中,我们看到了林宅村乡贤村民同心同力,展现了共建共享生态文明的良好局面。
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决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我们不妨就从这占地两亩地生态小公园建起,就从家门口的那一点点“绿色福利”做起,让乡村富起来、美起来。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曹龙彬通讯员云永波)为助力公司定点扶贫雷州乌石镇港彩村小学开学复课,5月12日,大唐雷州发电公司驻村干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