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力量一直在鼓舞着我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这千古传诵的诗句,诉说着2500多年前的一个动人故事。那是春秋时期的秦国,战事一触即发。一个士兵说:“哎,我连战袍都没有,怎么办呀?”身边的战友转过头来,往自己身上一扯:“谁说没有?我们同穿一件战袍吧!”
我早就读过了这首《秦风·无衣》,但直到这个庚子春节、遭遇这场新冠肺炎疫情,才真正意识到“同袍”二字的份量。
我是《湛江日报》的一名编辑,在报社里我们有一个更通俗的叫法——夜班编辑,专上夜班的编辑。我们是党报的“把关者”,是港城的“守夜人”。曾经,我以为,夜班编辑是一份寂寞孤独的工作。
时间,回拨到大年三十的那晚。
这个春节来得早。大年三十,报纸的主色调还是“过年红”。每逢春节,家家户户都会张贴对联、福字,把家里家外打扮一新,报纸也不例外。美编早就准备好了一系列过年喜庆元素,我仿佛已经看到了接下来几天报纸头版上的“人山人海”和“灿烂笑容”。但手机中不断刷新的疫情信息,把我拉回现实,当时心想,一场硬仗或许就要全面打响。
果不其然,大年初一的早上,编辑部召开防控疫情宣传紧急会议,号召全体采编以“非常之力”迎战“非常之疫”,全力打好这场没有硝烟的抗疫“宣传战”。
新闻是历史的底稿,记录是媒体的责任。从那天起,《湛江日报》少了热闹喜庆的“过年红”,多了坚毅团结的“战疫蓝”。这一色“战疫蓝”,也宣告着全体采编进入“一级战斗状态”。
扩版!扩版!从年初一4个版到省内率先恢复8个版,再到12个版面全覆盖。排山倒海、铺天盖地,我们以最“硬核”的方式应战。
作战!作战!“策采编发”联动作战,“报网端微”融合传播。疫情防控阻击战、立体传播信息战、权威发布阵地战、引导舆论宣传战,全在这里打响。
现场!现场!新闻一线,就是战“疫”一线;新闻现场,就是我们的作战主场。戴上口罩、背起行囊,拿起笔杆、配上“长枪”,不是在现场,就是在赶往现场的路上。
“战"疫"日记”,第一视角让读者“看”到现场;“湛江最美逆行者”,凡人英雄就在我们身旁;“湛江战"疫"十二时辰”,温暖故事藏着动人力量;“复工复产”,面对挑战湛江企业迎难而上……
一篇篇报道、一帧帧画面、一条条推送,我们在历史的记录本上,留下了湛江“战"疫"必胜”的“答案”。
“战疫”记者,也不过是平凡人。在疫情防控最为紧张的时刻,他们也曾经历不少“脆弱”时刻。最让记者难受的,不是口罩紧缺,不是离别家人,而是那一声声痛彻心扉的质疑——“这条稿是去了现场采访的?”“你们也算抗疫一线?”
面对质疑,采编之间互相鼓励打气,挺过了一个个艰难时刻,让我感受到了2500年前的那一份“同袍之义”。一天晚上,有记者十二点半才传来稿件,他打了电话过来,连声说“抱歉,稿子来晚了”。当得知记者连饭都没吃采访赶稿到这个时候,我是真的被感动了。为这样的记者“等稿”,值得!为这样的稿件把关,值得!
新媒体时代,有人说“人人都是记者”。但在我看来,并非如此。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这是社会大众对记者的期待。有些人或许也能“妙手著文章”,甚至比记者写得更好、发布得更快,但只有“铁肩担道义”,才能称得上真正的记者。疫情之前、危难之际,能挺身而出,把最真实的新闻及时传递给大众,才是记者。正如一位从事新闻工作27年的记者在“战疫日记”栏目中写道——“既然选择了做记者,就必须义无反顾、勇往直前!”
有一位春节前离职的记者说,“好彩走得快。”但我觉得我更“好彩”,因为在这场战“疫”里,能与一群这样的“同袍”并肩作战!每当拿起笔、看着稿,总有一种力量一直在鼓舞着我,告诉我,为什么要坚持!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林艳芳通讯员吴德平报道:记者从市气象局获悉,目前湛江市正处于强对流天气多发的季节,雷雨大风、短时强降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