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川市樟铺镇大路村 村民创业打工“两相宜”
本报记者赖寒霜通讯员龙志松
5月17日,吴川市樟铺镇大路村的大路农业专业合作社种植基地的10多亩冰淇淋番薯售罄,基地收入约10万元。“每天100元钱,在家门口打工,很不错。”到基地务工的10多位贫困农民也很开心。
田园上的欢声笑语彰显出这块现代农业基地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也折射出三位退伍老兵艰苦创业的成功。
三个老兵创建高效农业基地
这块占地140多亩的现代农业园地位于大路和龙塘两村之间,是这两条村三位退伍老兵谢观保、骆观明、陈亚春创办,成为当地最具特色的现代农业基地之一。
记者在大路村干部李艺的带领下,看到了这块一马平川的种植基地,地里种有各几十亩的冰淇淋番薯、优质水稻等作物。谢观保正指挥田地里的几十名务工农民开挖番薯。到田头来收购的安徽客商胡关度说,这冰淇淋番薯在市场很受欢迎。但是,对于这个种植基地来说,卖番薯只是“小点心”,卖番薯种苗才是“重头戏”,种一亩番薯三个多月能赚近1万元。
晒得黝黑的谢观保解释道,北方5月开始大面积种植优质冰淇淋番薯,但大量的种苗靠南方提供,我们抓住这商机,利用这里冬季光热充足种薯育苗,这10多亩番薯收获前已割藤取苗大量销往安徽等地,一亩番薯卖种苗能赚到七八千块钱。
这只是基地“经营农业”策略的“冰山一角”。谢观保说,这140多亩基地全部进行科学轮种,种了水稻种瓜菜,全是珍稀优质品种,进行无公害生态种植,种出的稻米1斤能卖到10块钱。收割完早造水稻后接着种植北方雪菜,收割,晒干,打入真空包装,以干菜供货全国各地。种植收获,一年四季,没有停歇。
据悉,雪菜是基地里最具特色的种植,去年基地种植两批共40亩,易种好卖,简单加工成干菜后卖10元一小包,一亩雪菜40多天能赚四五千块,效益明显。
看似平淡无奇的种植基地,蕴含着“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种植理念,加上“精准经营”策略推动了整个基地种植效益的节节攀升。李艺说,这三个老兵了不起,创新种植模式,发展特色农业,带动当地农民走现代农业之路,尽力回报家乡。
扶贫济困展现老兵情怀
当地很多农民对谢观保、骆观明、陈亚春三人充满爱心的创业故事耳熟能详。
他们均为上世纪八十年代的退伍兵,谢观保从上海空军后勤部队退役后,把从部队学到的种菜技术带回家乡,多年来一直在当地种植雪菜,辟出一条高效农业之路。后来他又带动骆观明、陈亚春两位战友一起发展,效益日益明显。樟铺镇政府到大路村扶贫后,着力推动当地产业发展,去年初支持他们扩大种植面积从10多亩到140多亩,创办一个特色鲜明的现代农业基地。镇政府给基地投资5万元,为全村30多户贫困户带来每年固定分红。
三人创办基地以来,秉持现代种植理念,引进新品种,开拓新市场,不断提升种植效益。同时把种植效益对接社会效益,租种无劳动力的贫困户、五保户田地,不仅付地租,收成后还为他们送去米菜等。助力扶贫奔康,基地雇用几十名农民工,优待入园打工的10多名贫困户,主动帮扶,共同致富。
正在挖番薯的贫困户李锋霸说,基地就在村口,每天进来锄草、施肥、收割,加工雪菜等,虽然我们干活比不上青壮劳动力,工钱不少,还多了,我每月争取进园打工20来天,能赚到两三千块钱,一家子如今基本脱贫了。
目前,他们成立大路农业专业合作社,以此带动更多农民加盟,推动当地现代农业发展。谢观保对记者说,今年他们又租了当地60多亩地,准备把基地扩大到200亩以上,希望做大做强,能帮助更多贫困农民,带动大家致富奔康。
新闻推荐
“这棵古树叫见血封喉树,又名箭毒木。我们自小就在树下玩耍、长大。为了保护好这棵古树,在新农村建设过程当中做足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