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尾村奏响“田园交响曲”
通讯员陆浩鹏黄家强
“过去村中道路坑坑洼洼,一到晚上村道更是黑漆漆,如今在爱心乡贤的带领下,我们村道路平整开阔了,路灯亮起来了,绿化环境美起来了,村民的心里也亮堂了。”谈起乡村变化,这是坡头区龙头镇海尾村村民对本村近年来建设最真切的感受。
近年来,这条仅有600余人的小乡村,在爱心乡贤莫培成的助力下,实现了美丽蜕变。为盘活土地,解决闲余劳动力就业问题,该村还正规划建设田园综合体+退伍军人军创产业园,为新农村建设奏响了一曲“田园交响曲”。
乡贤助力乡村旧貌换新颜
海尾村邻近云湛高速、机场快线,交通优势凸显。但由于村中耕地多为坡地,传统的耕种收成低,村民只能靠着出海打渔和外出务工为生。由于缺乏产业和经济支撑,让海尾村的新农村建设举步维艰。
自2018年起,莫培成先后投入500多万元,帮助村民建起了占地30亩的海尾公园,铺设了2公里硬底化村道,安装起路灯监控,修建了污水处理,同时,还正在建设村文化楼。
当天下午,记者在乡村见到,30亩的海尾公园内,种植着山竹、龙眼、人参果等果树,更有黄花梨等名贵树种。开阔平整的公园,成了老人活动、儿童嬉戏娱乐的好去处。“这个公园原来是洼地,不仅杂草丛生,影响村容,还有安全隐患。在爱心乡贤的帮助下,如今有了大变样。”55岁的村民小组长莫国森感叹道。
如今,走进海尾村,笔直通畅的道路、明亮的路灯、高耸挺拔的绿树、鳞次栉比的小洋楼映入眼帘,昔日门前院后的垃圾不见了,“脏乱差”现象消除了,家家户户门口摆放着垃圾筒,时不时可以看到保洁员在清扫路面和收集垃圾。晚饭后,村民们练着广场舞,与周围绿意葱葱、枝繁叶茂的绿化树组成了一幅美丽的乡村新画卷。
共建家园村民共绘新蓝图
美丽乡村除了高“颜值”,更要追求高“气质”。海尾村越来越美,可村中的青壮年都在外务工,坡田种植难,造成不少农田丢荒。“要让村民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就必须让农田活起来,让更多村民在家门口就业,自己动手建设家园。”出生于农家的退伍军人莫培成有着一颗感恩的善心,更深知要盘活新农村,仅仅改善农村环境还远远不够,必须要让村民们参与进来。
“乡村振兴要因地制宜,海尾村交通位置优越,坡地传统种植收益不高,但却十分适宜种植中草药,能否将海尾村打造为集循环农业、体验农业、教育基地一体的田园综合体?”莫培成的想法一提出,马上得到村干部们的赞同。经多次召开村集体会议,村民高票通过这一规划,并积极参与到描绘新农村建设新蓝图的行动中。
在当地镇政府的支持和指导下,莫培成与村干部一起挨家挨户听取村民对新农村建设的展望规划,还成立了广东成涛生态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并请来专业规划建设公司,绘出乡村旅游规划图。
留住乡愁奏响田园交响曲
在莫培成和村民的规划建设蓝图中,海尾田园综合体项目,总规划面积1000亩,一期500亩,二期500亩,这里不仅有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和体验农业,还有退役军人军创创业园。
其中,田园生活区是为田园综合体各项功能运行提供保障和服务中心区,包含了牌楼、民舍民居、接待中心、公交站、停车场等。循环农业区结合海尾村的坡地、农田、水塘等土地资源情况,发展现代农业大棚种植、中药材种植园、养生园等。同时,通过成立海尾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实现农业规模化+高标准农田+农村电商+特色产品+种养殖结合项目,新业态、新模式培育农业发展新动能。
作为退役军人的莫培成退役不褪色,为支持退役老兵再就业,在海尾村的综合体建设中,还规划了军创孵化中心。通过深挖当地红色文化,以时尚化、创意化、科技化手段,打造集爱国主义教育、拓展训练、文化体验功能为一体的红色文化基地。为优秀退役军人提供一个良好的就业创业平台,也为乡村振兴注入红色动力。
通过一系列的建设推动,村民不仅可以通过出租土地获得租金和分红收益,还能在家门口找到工作,留住乡愁。充分发挥产业基础优势,突出特色发展,以田园综合体建设为抓手,探索土地流转新途径,发展高效特色农业,提高农业产业效益,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农民致富增收,一幅乡村振兴的美好画卷正在海尾村徐徐展开。
新闻推荐
5月份市区职工申请医保特殊门诊 提前一个星期受理分段分区限号申请
本报讯记者卓朝兴报道:4月21日,湛江市社保局发出5月份市区职工申请特殊门诊公告:为进一步加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