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摘帽不放松 增收致富不停步
本报记者邓耀瑞通讯员林堃李满青
初夏五月的傍晚,清风拂面,红霞满天,位于廉江市西北部的塘蓬镇牛岭村,山水“披金戴银”,田园如诗如画。
“在家门口上班,一天工资90元,活儿又不累。当贫困户可不光荣,歇不住呀!不干哪来的好日子?”迎着落日余晖,在牛岭村优质水稻基地,摘掉“穷帽”的黄红苹正忙着补种、除草、施肥,心头满是劲儿。“一有空闲我就到水稻基地务工,加上低保、光伏分红和务工收入,今年全家收入超过3.7万元。这日子越来越有盼头了!”
如今,牛岭村的贫困群众正铆足劲头戮力脱贫攻坚、坚决甩掉“穷帽”、全力打拼未来,犹如一股春风扑面而来。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山多地少、交通不便、信息不畅的牛岭村,8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250人在2019年就已脱贫,如何确保贫困户不返贫?如何促进增收致富?市税务局、市委党史研究室驻村工作队抓脱贫、防返贫和促增收三管齐下,在确保脱贫质量的基础上,继续带动村民创业发展,用奋斗书写美好明天。
补短板强弱项
用“绣花”功夫确保脱贫质量
夜幕降临,牛岭村委会办公楼依然灯火通明。
“揭志刚家里的厕所还没修好,得抓紧!”4月22日晚上,驻村工作队队长周文斌的扶贫日记又多了一项工作备忘。今年春节以来,白天忙着进村入户走访,晚上汇总分析、制定对策,已成常态。
用足“绣花”功夫,挤掉数字水分,提高脱贫质量。对照“八有”标准,驻村工作队“一问”“两看”“三补”:问大家对扶贫工作的获得感和满意度;看贫困户脱贫后的生活状况,看贫困户收入是否稳定可靠;聚焦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补损失,围绕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基层治理、乡村建设等不足补短板,查找工作推进落实中的弱项补差距。
过去,困难群众张道月孤身住在村边荔枝园破落的棚子里,黑灯瞎火,遇到风雨更无处藏身。工作队进驻后,及时落实政策,帮他建起了平房,装上了用电,让他告别了日晒雨淋的苦日子。在问题摸排过程中,工作队发现他用软管从邻家接水,不够方便,于是迅速将软管改成硬管。“工作队帮我建起了住房,最近还上门接通了水管。现在,一拧开关,就有水用了,可方便了。”张道月高兴地说。
干部沉下去,工作实起来。从摸排人员外出务工、算准算实收入账,到一户一户地看住房、饮水、厕所,再到拿出对策、马上解决,驻村工作队对问题紧抓不放,不留任何空白堵点。
两个多月里,驻村工作队共摸排走访13条自然村83户249人,查出问题8个,涉及贫困户家庭成员自然增减、生活环境改善和就业扶贫等方面,截至5月8日,所有问题全部解决销号。
促增收防返贫
致富路上不让一人“掉队”
晨光初照,73岁的揭碧业端着一盆食料走进鸡舍,70多只阉鸡、母鸡旋即围拢过来,喝水啄食。今年3月中旬,扶贫工作队给他发放了30只小母鸡和饲料,才养了一个多月,鸡只日渐壮实,毛色愈加鲜亮。
“家养的走地鸡不愁卖。再过两个月,这批鸡就可以出笼了。”揭碧业看在眼里,喜在心头。“工作队帮我妻子办了医保、低保,现在,我除了养鸡,还采些山草药去卖,每年增加收入4000多元,这日子越来越有奔头了!”揭碧业高兴地说。
稳定收入是防止返贫的关键。针对一些贫困户经济收入较低,且年龄偏老、劳动力不强的特点,扶贫工作队坚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一户一策”地帮助发展劳动强度小、技术要求不高的家庭种养经济,促进贫困户稳产增收。
正是看中揭碧业院子宽敞,他的养鸡经验丰富,扶贫工作队才给他发放鸡苗、饲料,助其自食其力,增加收入。
“没有本钱,不懂技术,又干不了重活,哪有收入啊?现在不同了,我把羊养好了,就有盼头了。”多年来,揭育南戴着“穷帽”无所事事。2019年3月,扶贫工作组给他帮扶14头黑山羊,经过一年多精心饲养,已出栏5头,收入7500元。“今年产了6只羊崽,再贵也不卖了,留着繁殖,羊多了才好赚钱。”抱着小羊羔,揭育南满脸笑容。
靠着这些投资少、见效快的增收渠道,牛岭村贫困户拔掉“穷根”,走上了脱贫增收的新路。截至2020年4月,扶贫工作队给53户190人发放了鸡苗9540只、种羊14头、饲料54.42吨、肥料5吨,变“输血”为“造血”,带动贫困户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1000元以上。
立榜样鼓干劲
依靠双手打拼美好未来
“我干,为了牛岭村,豁出去也得干!”2019年秋天的一个夜晚,与驻村工作队一番长谈后,原本犹豫不决的揭华业铁下一条心。
前些年,揭华业在深圳打拼,见多识广。前些年,他回乡开发立体农业,颇有成就。然而,当驻村工作提出让他牵头开发辣椒种植基地时,他迟疑了……
拔掉思想上的“穷根”,身教更重于言传。驻村工作队知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让揭华业来带动大家创业致富,让大家看到盼头、尝到甜头,这比一打道理更入心。
三登家门造访,细数牛岭变化,殷殷嘱咐鼓励……揭华业恍然大悟:不必盯着那几个钱,关键是把大家带动起来,真正干起来,牛岭才有更好的未来。
在驻村工作队的支持下,揭华业组织8户村民组成互助组,其中包括5户贫困户,他们建起辣椒基地,干得热火朝天。不久,他们又种下1800余株黄皮果基地,现已长得郁郁葱葱。今年,辣椒基地改种水稻,并逐步扩大。
荒地变良田,山坡变果园,让大伙看到,爱拼才会赢,自己必须干起来!
低保贫困户揭诚业,身残志坚,近年,他与妻子起早贪黑,勤奋劳作,租地种了17亩水稻、2亩花生、2亩玉米,加上务工收入,日子越过越红火。
张道灵,因为妻子患病债台高筑,且孩子还在读书,他平时种田养鸡,打些散工,还帮村民拉煤气,凭自己的双手和勤奋,改写着一家人的命运。
脱贫摘帽不放松,增收致富不停步。在牛岭村,人们正奋力打拼创造新生活、迎来新未来,大伙种下的经济作物“绿”了牛岭村山水田园,一幅绚丽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在这片火热的土里上徐徐展开。
新闻推荐
孩子们向母亲送上节日的祝福。文图/通讯员徐忠婵记者黎阳明在廉江法院,有很多年轻母亲,她们不仅是法院民警,也是最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