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溺无小事 联动是关键
宋维宙(廉江)
夏天到了,防溺无小事,联动是关键。唯有教育部门、社会和家庭形成合力,一起来织好“防溺之网”,让教育、治理、防范和监管真正到位,防溺工作才能见明显成效。
宣传教育,能夯实防溺基础。5月9日《湛江晚报》就有消息说,近日,湛江市召开全市学校安全工作视频会议。会上要求,各地各学校要将防溺水教育纳入安全教育计划,层层签订责任书,将防溺水教育责任落实到岗到人,要把防溺水教育列入课程计划,并按计划开展形式多样的防溺水教育活动,提高学生防溺水意识。这个视频会议很及时,让各地各学校明确了溺水教育的责任和形式。由此,笔者想起教育部门曾把相关知识编成的《防溺水安全歌》:“游泳安全最重要,公共泳池去处好。私自游泳要杜绝,大人在旁安全保。动作规范不乱跑,高处绝不把水跳。伙伴遇溺不慌张,大声呼叫把警报。身边若有漂浮物,救人要紧水中抛。”而有些学校,通过专家讲解、案例还原、模拟展示,让学生来获得相关防溺知识。应该说,在形式多样的防溺水教育活动中,上述形式鲜活的教育,比枯燥的说教更容易入脑入心,值得推广。
及时治理隐患,让学生失去溺水的空间。一些曾发生溺亡事故的地点,因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理,又成了新的隐患,这尤其值得我们警惕。当前,对学生经常活动区域及周边区域,起码要设置醒目的警示牌。在此基础上,要创造条件,举社会之力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对学生经常嬉水游泳的重点区域当有专人巡查和劝阻。
尽防范和监管之责,让学生失去溺水的时间。这方面,我们老师和家长义不容辞。上课期间,科任老师应严格执行相关规定,做到课前要点名。对缺课的学生,要第一时间与班主任沟通。对无故缺课的学生,班主任应主动联系其家长,做足做好相关工作。家长要准确掌握学校上放学时间。当孩子不能按时到校到家时,一定要主动与班主任联系。对于留守儿童,父母特别要在关键时段例如假日与孩子及其监护人保持密切联系,千万不能心存侥幸,撒手不管。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曹龙彬通讯员钟小丽谭伟智)为解决贫困户就业问题,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廉江市横山镇政府和村帮扶工作队通过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