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首个!经开区科创中心晋级国家级孵化器 为梦想插上翅膀 创新创业重燃激情
“海参育苗和销售深受疫情影响,我们要从电商销售和深加工方面发力,全面复工挽回损失。”5月6日,天海参威科技开发公司负责人陈水春戴着口罩匆匆地走进湛江经开区科创中心,与湛江沃噻网络科技公司合作推广海参网上销售,和翔印营养食品公司研究将海参深加工为保健食品。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经成为湛江经济转型和保增长“双引擎”之一。湛江经开区科创中心去年底成功升级为国家级孵化器,一举填补了湛江没有国字号孵化器的空白。入列国家队旋即遇上疫情,经开区科创中心多措并举,助力中小微企业全面复工复产,让创客们创新创业的梦想在春天里重燃。
快速破“零”晋升国家队
“经开区科创中心成立于2012年12月,是由经开区管委会批准成立的公益性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立足于为高科技企业技术创新创业提供全程服务,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育高科技企业和企业家。中心目前拥有财政局大楼和南鲸大楼两个孵化基地,均位于湛江市核心地段,具有交通、人才、信息、科研成果等综合优势。目前是粤西地区投入与产出实现比例最大化的孵化器,是全市晋级国家级孵化器最快的孵化器。”经开区科创中心负责人林志辉介绍,科创中心是粤西首个科技企业孵化器,2017年成功升级为省级孵化器,快速孵化出戴晓松、林晓山、林恒洲等一批“明星创客”。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戴晓松将“创客观众创空间”打造为国家级众创空间,已成湛江市电商创客的“乐园”。他研发手机扫码支付“顺正付”系统,与建设银行合作开发“湛江支付宝”——“爱赏”支付平台,广泛应用在医保支付、宝钢湛江钢铁公司一卡通、徐闻公交车及各大超市等领域。公司发展成拥有多项软件专利,年营业额1000万元以上的高新企业。
林晓山创办了广东创伟节能技术有限公司,于2018年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秉承“以诚相待,科技节能,优质服务”的企业宗旨,坚持“为客户创造价值”的经营理念,依托本土的优势服务于湛江各行业,为企业推广实施节能降耗减排增效工作。企业在林晓山的带领下,为湛江市120多家企业单位编写节能评估以及节能技术改造方案。
林恒洲毕业于伯明翰大学学院,留学回国后在科创中心帮助与支持下创办了湛江开发区四洲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他参与开发“智能狗青少儿编程教学系统”(即:AI‐GO教学系统),建立阶梯式青少儿编程教学培训实验平台,开办“四洲少儿编程兴趣班”,招收6-12岁儿童62名进行实验性教学。另开发了四洲智慧校园考勤板块人脸识别考勤,把握高校考勤难的痛点,该技术目前已在岭南师范学院、广东文理职业学院推广使用。
据了解,科创中心自成立以来,已培育科技类中小企业112家,其中国家高新技术企业7家,毕业企业26家,大学生创业团队23个,吸纳从业人员460余人,在孵化器企业累计营业额3.26亿元,累积纳税1300多万元,企业拥有专利等知识产权468件。
为了给创客提供更大的舞台,在经开区党委管委会支持下,科创中心拓展场地至一万平方米,开展“灭零计划”,积极申报国家级孵化器。经过多方努力、过关斩将,终于在2019年底成功升级为国家级孵化器。
“科创中心入列国家队,有利于整合创新创业资源,扩大创业孵化生态圈,探索建设国际孵化器。”经开区有关负责人表示,升级后能够更好地集聚人才、技术、资金等创新要素,更好地发挥“母孵化器”的带动示范作用,争取更多扶持政策,支撑粤西地区互联网+产业高质量发展。
闲置旧厂房变身孵化器
科创中心开创具有湛江特色的孵化器运营模式,为全市孵化器提供了示范,如蒲公英般在湛江大地撒播创新创业的种子。在科创中心的带动下,经开区先后有三家民营孵化器将旧厂房改造升级为市级孵化器,目前正在全面复工复产。
金安企业孵化器总面积约一万平方米,原为食品厂和医药仓储,在经开区经贸和科技局等帮助下,拿出其中三层,打造以医药医疗器械、化妆品、保健食品、互联网+大健康为主导产业的医药大健康孵化器。“引入医疗健康创新中小企业和研发团队,为防疫贡献了力量。”金安负责人如此说。
0759科技文化孵化器“前半生”是家具厂,闲置了一年多后,被从事文化精品设计销售的姜君嵘承租下来,改造成“文化+科技”孵化器。“在经开区多部门的帮助下,0759孵化器按下复工快捷键,创客又回来寻梦了。”
南鲸海洋孵化器的人气日渐旺起来,忙碌的创客为孵化器增添了几分生气。该孵化器是从事医用体外冲击波研制生产的高新企业,面积达1.2万平方米。前年生产基地外迁后,参照科创中心运营模式,把厂房转型为“双创基地”。
经开区孵化器数量居全市各县(市、区)之最。四个孵化器坐卧建成区人民大道之上,便捷的交通环境和良好的服务,吸引不少创客。“科创中心为旧厂房找到了新出路,科创中心升级后,将带动更多旧厂房改造成孵化器。”经开区有关负责人介绍,建成区结合“建设粤西金融中心与总部科研、创新基地”的定位,大力打造“双创”基地。
双创生态圈孕育新动能
“模式创新,开辟服务"双创"的崭新空间。发展中,科创中心持续加快机制创新、服务模式变革,用心呵护中小企业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潮流中成长出彩、实现梦想。搭载中小企业驶向"双创"快车道,科创中心仅去年就有4家企业成功申报高新企业。”林志辉介绍,去年是科创中心冲刺国家级孵化器的关键年,科创中心不断完善自身建设和优化企业服务,推动双创生态圈迸发更多新动能。
“这是我的城市"会客厅",一出办公室门就有机遇。”陈水春曾是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院教师,主要以培育白沙海参及其参苗为主,养殖基地分布农村基层。去年1月,他的公司入驻科创中心,很快从双创圈中找到商机拓展业务。“和隔壁的海八水产科技公司合作,一个出参苗一个出基地。”
双创生态圈活力无穷。李宇舟的沃噻网络科技公司主要从事高端品牌网站商城定制开发、电商品牌策划与运营等,于去年成功晋级高新企业。李宇舟和陈水春在科创中心相遇,携手运用电商销售海参。“改写了海参等人上门收购和购买的传统模式,有利于打造湛江海参品牌。”
双创利好接踵而来。在科创中心帮助下,陈水春与翔印营养食品有限公司、雷州北部湾水产有限公司和中国热带农产品加工研究所等进行产学研合作,成功研发生产出海参小米粥、海参健康运动饮料等养生产品,推动海参深加工,开辟新市场,投产后预计年营业额达700万元以上。陈水春的天海参威科技开发公司去年成功通过高新企业认定。
高商科技有限公司是湛江市软件学会的会长单位。公司负责人高文杰表示,前年底进驻区科创中心以来,加强了与行业的联系,业务发展较快,去年产值增加25%,软件企业会员也从30多个增加至60多个,拓展了工业互联网业务,并从圈中挖掘7名软件人才。
助力快复工延续创业梦
“有勇气,才能不畏艰难险阻。大部分在孵企业创新能力强,发展前景十分光明,但道路不会一帆风顺,蓝图不可能一蹴而就。在孵的中小企业要在疫情过后抢抓机遇提升核心竞争力,才能抓住发展机遇。在孵企业有活力但也脆弱,一定要好好呵护,帮助他们复工复产,将疫情对其影响降至最低。”科创中心负责人林志辉表示,今年1-3月期间,中心共为企业减免房租超过32万元,贴心跟踪服务,帮助企业备足防疫物资,安全复工复产。
4月8日,区经科局联合市就业服务管理中心、中国邮政银行湛江分行、湛江市顺新科技有限公司共同举办“减负降费暖企政策宣讲会”线上直播活动,详细为创客解读疫情期有关“就业补贴、稳岗补贴、技能培训补贴、社保减免”等各项政策及银行创业担保贷款等援企政策,帮助企业减轻用工成本,缓解资金压力。
海参育苗有季节性限制,受国内外疫情影响,陈水春错过了海参育苗季,但他在复工后积极谋划转型自救,从电商销售和深加工方面发力力挽狂澜,延续“创业梦”。
高文杰复工后抓紧“招兵买马”,增加人手拓展工业互联网市场。
目前,经开区4家孵化器已全面复工复产,创客们努力克服疫情影响,在经开区科创中心的精心护航下,将“双创梦想”进行到底。
新闻推荐
5月4日,天气闷热,在金沙湾海滨浴场,市民玩水嬉戏。高温来袭,海边成了市民纳凉的好去处,当日湛江市最高气温达35摄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