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书?谯国夫人》载述的“海南、儋耳”之我见

茂名日报 2020-04-17 08:14

戴国伟

《隋书》卷八十列传第四十五《谯国夫人》有这样的载述:“夫人多所规谏,由是怨隙止息,海南、儋耳归附者千余洞。”记述了南北朝梁、陈代时期“海南、儋耳”有千余个部落归附于冼夫人统领的历史。《隋书》是唐代的魏征所编写,其记载的很多历史事实,经历史长河的冲刷已模糊不清,甚至流失,从而产生许多备受关注的疑问,如“海南”和“儋耳”是指当今的何地方?该“海南”与当今的“海南”是否有差异?……等等。笔者以唐代语境结合有关的史料史实,尝试解读文中所述“海南、儋耳”,以就教于方家。

一、唐代及唐代以前历史资料中关于“海南”儋耳”的部分记载

(一)关于“海南”

1、《三国志裴松之注》卷六十吴书十五贺全吕周锺离传第十五:……领九真太守,以校尉陈时代燮。岱表分海南三郡为交州,以将军戴良为刺史,海东四郡……

2、《晋书》卷一百十四载记第十四:……兵为光乡导。是年,益州西南夷、海南诸国皆遣使贡其方物。

3、《宋书》卷二本纪第二武帝中:……捷,鱼溃鸟散。元凶远迸,传首万里,海南肃清,荒服来款。此又公之功也。

4、《梁书》卷第五十四列传第四十八 诸夷海南诸国:海南诸国,大抵在交州南及西南大海洲上,相去近者三五千里,远者二三万里,其西与西域诸国接。汉元鼎中,遣伏波将军路博德开百越,置日南郡。其徼外诸国,自武帝以来皆朝贡。后汉桓帝世,大秦、天竺皆由此道遣使贡献。及吴孙权时,遣宣化从事硃应、中郎康泰通焉。其所经及传闻,则有百数十国,因立记传。晋代通中国者盖鲜,故不载史官。及宋、齐,至者有十余国,始为之传。自梁革运,其奉正朔,修贡职,航海岁至,逾于前代矣。今采其风俗粗著者,缀为《海南传》云。

5、《隋书》卷八十列传第四十五:谯国夫人者,高凉洗氏之女也。世为南越首领,跨据山洞,部落十余万家。夫人幼贤明,多筹略,在父母家,抚循部众,能行军用师,压服诸越。每劝亲族为善,由是信义结于本乡。越人之俗,好相攻击,夫人兄南梁州刺史挺,恃其富强,侵掠傍郡,岭表苦之。夫人多所规谏,由是怨隙止息,海南、儋耳归附者千余洞。

6、《旧唐书》卷十九上本纪第十九上:……以委人太轻,军威不振,境连内地,不并海南。宜分岭南为东、西道节度观察处置等使……

7、《旧唐书》卷四十一志第二十一:……趾,刺史治龙编,交州都护制诸蛮。其海南诸国,大抵在交州南及西南,居大海中州上……

8、《旧唐书》卷十九下本纪第十九下:……郡邑,虽输降款,未息狂谋。江右、海南,疮痍既甚,湖湘荆汉,耕织屡空。

9、《旧唐书》卷五十九列传第九:……吏士,甚得欢心,寻迁天水郡守。大业末,以海南僻远,吏多侵渔,百姓咸怨,数为乱逆,……知隋灭,遂以州从铣。及铣平,和以海南之地归国。

(二)关于“儋耳”

1、《汉书》卷二十八下地理志第八下:自合浦徐闻南入海,得大州,东西南北方千里,武帝元封元年略以为儋耳、珠厓郡。民皆服布如单被,穿中央为贯头。男子耕农,种禾稻、纻麻,女子桑蚕织绩。亡马与虎,民有五畜,山多麈麖。兵则矛、盾、刀,木弓弩、竹矢,或骨为镞。自初为郡县,吏卒中国人多侵陵之,故率数岁一反。元帝时,遂罢弃之。

2、《晋书》卷十四志第四:武帝开越攘胡,初置十七,(南海、苍梧、郁林、合浦、交耻、九真、日南、珠崖、儋耳九郡,平西南夷置牂柯、越嵩、沈黎、汶山、犍为、益州六郡,西置武都郡,又分立零陵郡,合十七郡。)

3、《晋书》卷十五志第五:武帝元鼎六年,讨平吕嘉,以其地为南海、苍梧、郁林、合浦、日南、九真、交趾七郡,盖秦时三郡之地。元封中,又置儋耳、珠崖二郡,置交趾刺史以督之。昭帝始元五年,罢儋耳并珠崖。元帝初元三年,又罢珠崖郡。后汉马援平定交部,始调立城郭置井邑。

4、《旧唐书》卷四十一志第二十一:汉武帝命伏波将军路博德、楼船将军杨仆兵逾岭南,灭之。其地立九郡,曰南海、苍梧、郁林、合浦、交阯、九真、日南、儋耳、珠崖。后汉废珠崖、儋耳入合浦郡。……儋州下隋儋耳郡。武德五年置儋州,领义伦、昌化、感恩、富罗四县。

5、《新唐书》卷四十三上志第三十三上:……儋州昌化郡,下。本儋耳郡,隋珠崖郡治,天宝元年更名。

二、唐代以后史料中关于“海南”作为官府行政专称的记载

(一)《元史》卷六十三志第十五:……海北海南道宣慰司海北海南道肃政廉访司(至元三十年立)雷州路。唐初为南合州,又更名东合州,又为海康郡,又改雷州。元至元十五年,平章政事阿里海牙南征海外四州,雷州归附,初置安抚司。十七年,即此州为海北海南道宣慰司治所,改安抚司为总管府,隶宣慰司。

(二)《明史》卷四十五志第二十一:广东《禹贡》扬州之域及扬州徼外。元置广东道宣慰使司,(治广州路。)属江西行中书省。又置海北海南道宣慰使司,(治雷州路。)属湖广行中书省。洪武二年三月以海北海南道属广西行中书省。四月改广东道为广东等处行中书省。六月以海南海北道所领并属焉。四年十一月置广东都卫。(与行中书省同治。)八年十月改都卫为广东都指挥使司。九年六月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

(三)《读史方舆纪要》卷九历代州域形势九:高州府二;海北道,辖廉州、雷州府二;海南道,辖琼州府一。万历四年,于德庆州之泷……

(四)《读史方舆纪要》卷一百广东一:……后为百越地,亦曰扬越……分为广南东路。元置广东道及海北海南道宣慰等司广东道治广州,海南海北道治雷州。

三、海南历史沿革

据明代《正德琼台志》记载,海南岛在唐虞三代称为“南服荒缴”,在秦代称为“越郡外境”。

西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伏波将军路博德、楼船将军杨仆等率师平定南越之乱。元封元年(前110年),在海南岛设置珠崖郡(治今琼山)、儋耳郡(治今儋州)。属交州刺史管辖。这是海南岛归入中国版图最早的两个行政地名,标志着中央政权对海南岛直接统治的开始。昭帝始元五年(前82年)夏废儋耳郡,并入珠崖郡。元帝初元三年(前46年)春又罢珠崖郡,下诏放弃。

梁朝武帝大同(535~546年)中,在废儋耳郡的地方设置崖州,统于广州。

隋朝炀帝时,大业三年(607年)丁卯改崖州为珠崖郡,后又析西南地区置临振郡。大业六年(610年)庚午,又将原二郡改置为珠崖、儋耳、临振三郡。儋耳郡治所在义伦县(治今儋州市西北)。海南岛共设两郡(珠崖郡、临振郡)十县,珠崖郡治设在义伦县。后从珠崖郡中分出延德、宁远两县、设置临振郡。珠崖、临振两郡,由扬州司隶刺史管辖。

唐代改郡为州,唐武德五年(622年)改儋耳郡为儋州。治所仍在义伦县。设崖州、儋州、振州、万安州、琼州等5个州共22个县,统属岭南道管辖。

宋太祖开宝四年(971年),平南汉。宋代,设一州和三个军,琼州领五县,南宁军领3县,万安军领2县,吉阳军领3镇,自始总领海南地区。

元朝地方行政制度分省、路、府(州、军)、县四级,另有道,是省以下、路府之上的承转机构。元世祖至元十五年(1278年),在海南岛设置琼州路安抚司,隶属湖广等处行中书省。至元十七年,隶属海北海南道,道治在今雷州市。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改为琼州路军民安抚司。元文宗天历二年(公元1329年),又改为乾宁军民安抚司。不久,升定安县为南建州。元惠宗至正末年,海南改隶广西行中书省。

明代海南设琼州府,领儋、万、崖三州10个县。清代海南建制仍沿袭明代。

中华民国初期,海南岛的建置仍袭清制,置琼崖道,共辖13县。

1950年5月海南岛宣告解放,次年4月,成立广东省人民政府海南行政公署,1955年3月,改称广东省海南行政公署。此外在岛的南半部地区建立了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1988年4月13日,撤销广东省海南行政区,设立海南省和海南经济特区。

四、冼夫人与岭南、海南岛及南海相关的历史记载和论说

(一)冼夫人与海南岛、南海关系的有关史载及论说

清道光《琼州府志》载:梁大同(公元535年至公元545年)中,就废儋耳郡地置崖州,统隶于广州都督府。……冼夫人请命于朝,故置州。

《隋书谯国夫人》载:……高祖嘉之,赐夫人临振县汤沐邑,一千五百户。历史学家谭其骧先生说:大约在梁武帝天监年间,公元六世纪初,在高凉洗氏门中,出生了一个中国史上的伟大人物、女中豪杰洗夫人。她一生建树了许多大有利于民族团结、国家安定的功业;其中最值得后人纪念的是,她把脱离了大陆将近六百年的海南岛,重新与大陆结合在同一政权之下。

《从文化传播论角度看海南“公期”和“军坡”两个不同文化圈》(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张继焦宋丹)说:据记载,梁武帝中大通六年( 534),海南与雷州半岛就有“千余侗俚人归附”冼夫人,而后在梁大同中,冯冼夫妇曾请命于朝廷,要求领兵渡海南下,在海南岛上设置崖州,使其重新归入中央的统领。

《中国南海传》(中山大学教授黎国器)说:冼夫人面对海南岛“久乱无统”的现实,为了民族、国家的利益,以南越部族首领的身份巡视海南岛,上书梁朝廷,呼吁加强海南岛的管治,于“梁大同初,请命于朝,置崖州”。梁武帝被冼夫人的诚恳所感动,批准了她的请求,在梁大同中成立了崖州,下设十个县,从而结束了海南岛近六百年的混乱局面。

《海南岛史》(日本帝国大学教授小叶田淳)说:冼夫人时期是海南岛黎明期的起始。

著名文化学者王鲁湘先生说:冼夫人是东南亚人民共同敬仰的人物;冼夫人在南海周边的国家有庙逾千座;冼夫人事业应尽快纳入“国家命题”和“国家战略”;她对促进南海和平与海丝之路有着不可替代的现实意义!

《海陆古道——海陆丝绸之路对接通道》(王元林广州大学教授)说:梁时,林邑曾九次派使节入梁,扶南也曾八次遗使入梁,其他东南亚各国以及天竺国和狮子国(印度)等也分别遣使与梁朝往来(见《梁书?南海诸国传》卷五十四)。这些国家与梁朝的互动,不只是外交来往,更重要的是通过海上互通贸易。这些国家出使梁朝,是乘大船先到岭南广州及岭南擎天柱圣母冼夫人的高凉的。高凉的蚕丝、陶瓷等物产源源不断运往东南亚等国。

五、综合分析及结论

(一)《隋书?谯国夫人》载述的“海南、儋耳”是在唐朝的时代背景及语境下进行的表述,因此,以唐代及唐代以前的史料来分析还原该“海南、儋耳”,才符合历史的真实。

(二)《隋书?谯国夫人》中,“海南、儋耳归附者千余洞”中的“海南、儋耳”是并列关系,整句应理解为:“在海南和儋耳有千余个部落归附”,这很清晰地说明了归附的千余个部落分布在“海南”和“儋耳”这二个区域,“海南”和“儋耳”是二个不同的地域范畴。

(三)《释名》卷二有这样的记载:“……北海,海在其北也。西海,海在其西也。南海在海南,也宜言海南欲同四海名故言南海。东海海在其东……”这是汉代史料对“北海、西海、南海、东海”的解释,“南海在海南,也宜言海南欲同四海名故言南海”说明,“南海”可称为“海南”,“海南”与“南海”在某个历史时期是通解的。显然,《隋书?谯国夫人》中的“海南”要理解为“南海”,才能达到历史和现实的统一,才能准确解读这些史料所要表述的历史事实。

(四)《隋书?谯国夫人》记述部落归附冼夫人的时间始于梁朝,梁朝时岛上只设置崖州,“儋耳”已废,但却用“儋耳”而不用梁、陈时的“崖州”行政专称来表述归附部落的地属,显然,唐代魏征是借用始于汉朝的“儋耳”泛指全岛的部落可能性最大。

当今海南岛冼夫人庙宇遍布,冼夫人信俗盛行,全岛冼夫人文化、史迹遗存深厚广泛,海南民众百姓遵奉冼夫人为祖婆、保护神。显然,海南岛冼夫人的信众遍布全岛,当今的信众源自于各历史时期的传承。从这可推论,当时不只“儋耳”的民众部落归附,而是全岛的民众部落都有归附。

综上所述,《隋书?谯国夫人》中的“儋耳”最合理的解读应是泛指今海南岛。

(五)“海南、儋耳归附者千余洞”句中“海南”即“南海”,“儋耳”泛指今海南岛,这句按字义理解是:南海和海南岛有千余个部落归附,但这样的解读也不准确,应不是原文所要表达的初衷。南海上有海南岛、中沙群岛、西沙群岛、南沙群岛等,除海南岛外,其他群岛几无部落可言。

冼夫人在梁、陈、隋三朝的德威遍及岭南甚至南海周边国家、地区。若原文表述只有南海内的海南岛的部落归附,与《隋书?谯国夫人》记述的“归附部落有千余洞、冼夫人部属有十余万家”有矛盾。其时岭南地区人口稀少,《隋书》载:“珠崖郡(梁置崖州。)统县十,户一万九千五百。”梁、陈朝无地理志,按隋志推算其时海南岛也不会越过二万户,若千余部落全是海南岛的,那平均每个部落就只有20左右户,这明显不符历史事实,归附的千余个部落全部来自海南岛应不合理。归附的部落是指本部落以外的部落,冼夫人的本部落是指高凉地域内的部落。《隋书》载:“高凉郡,统县九,户九千九百一十七。”按这推算,其时高凉郡最多也只有一万家,那九万家肯定要来自于归附的部落,而这些部落应来自于多个州郡或更广的地域。因此,该“海南”应另有所指。

汉语词典解释“海南”:“旧指今海南岛地区。亦泛指南部滨海地区。”

由此可以推断,原文对“海南”的表述也是用泛指表述方法,“海南”应解读为:“南海沿海地区”,这也应是《隋书?谯国夫人》原意。

在梁朝至隋朝时期,我国南海沿海地区包括越南的沿海地区。因此,“海南、儋耳”当今的解读应是:“我国南海沿海地区、越南沿海地区、海南岛”。“海南、儋耳归附者千余洞”应解读为:“在古南海沿海地区即今中国南海沿海地区和越南沿海地区、古儋耳今海南岛有千余个部落归附”。

新闻推荐

徐闻设创文责任岗

本报讯(记者曹龙彬通讯员谭章)4月12日,记者在徐闻县城各街道看到,每一条道路的显眼位置或分岔口都有一处别样“风景”—...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