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大的城市 变美的乡村 廉江城乡建设齐头并进,“颜值”一再提升

南方日报 2020-04-17 06:32

廉江城市框架变大,规划合理,宜居宜业。罗炳森摄

高桥镇平岗山村留住乡愁。揭英隆摄

良田村驻村扶贫第一书记蔡新为贫困户发放慰问品及分红。张铸摄

石城镇坡头村溪水清澈,绿意盎然。揭英隆摄

现在,走进廉江城乡,会有一番不同的感觉:城区的主要街道,条条“白改黑”,红花映眼,绿树婆娑,甚至安铺这些乡镇的主要街道都已经“白改黑”;村道两旁的绿树也款款而立,新旧墙体已成宣传漫画的背景,昔日的犁耙、竹蔑等农用具被陈列成为留住乡愁的主题印记……

还有该市已被授予“广东省文明城市”荣誉称号、石城镇十字路村被评为第五届全国文明村镇、和寮镇榄排村和石角镇木马村成功入选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第二批国家森林乡村……这一个个具有“颜值”认证和文明内涵的“头衔”,讲述着廉江城市和乡村美丽的变迁故事。

城市扩容提质

据介绍,根据“全国重要的小家电家具制造基地、宜居宜业宜游的环北部湾县域中心城市、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的门户城市、广东省创新驱动示范引领的智慧城市、培育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摇篮”的战略定位,按照“沿滨水地区组团簇拥生长”的总体布局思路,形成“两核心、四轴带、六片区”的城市空间格局,并随着“西拓、东扩、北联、南和、中优”城市扩容提质战略的深入实施,占地面积100多亩的九洲广场,占地面积500多亩的樱花公园等城市公共设施建成开放,廉江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总体水平不断提升,城市提质升温;西环大道、东环大道建成通车,人民大道西延伸线、九洲江大道南延伸线等市政道路加快建设,形成了“两环+六横七纵”的快速交通网络,城区框架大幅拓宽,中心城区建成面积约60平方公里,成为可容纳80万人口的现代化中等城市。

同时,廉江大力整治中心市场、城北市场、怡心市场等市场内部设施、周边环境,完成城区主要道路“白改黑”,进一步加大拆除违章建筑力度,仅去年就拆除违章建筑16480平方米。基本建成“雪亮工程”,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一座北部湾现代化生态园林城市正在形成。

建设美丽乡村

据廉江市委农办介绍,该市在推进人居环境建设过程中,以建设美丽宜居村庄为导向,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突出短板,“一村一策”各显神通,全市自然村基本完成“三清三拆三整治”任务。

据统计,该市农村破旧泥砖房应清理整治约10.9万间,面积313.86万平方米;已清理整治约8.7万间,面积258.36万平方米;今年将清理整治约2.2万间,面积55.51万平方米。97.02%的自然村完成村道路面硬化,76.91%的农户实现集中供水,卫生厕所普及率为99.5%,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去年,该市完成100多条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

按照城乡一体、设施共享、经济适用原则,该市已完成“一县一场、一镇一站、一村一点”基础设施建设,建成一座中型垃圾焚烧发电厂,建立健全了“户收集、村集中、镇运输、县处理”的垃圾处理体系,生活垃圾收运“一体化”体系已正常运作,扎实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形成了定点投放、集中清理、统一运送、分类处理的生活垃圾处理模式。同步建立健全卫生保洁长效机制,全市自然村均按每300人配置1名保洁员,不足300人配备1名保洁员的机制,全市配备农村保洁员共5086人,77.23%的自然村达到“干净整洁”程度,彻底整治了农村垃圾乱堆乱放现象。揭英隆

特写

村貌蝶变乡愁依然

廉江市为加快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取得实效,各地因地制宜,结合实际情况和当地资源,创新整治工作推进方式,涌现出一批适合本地乡情的经验做法。

红色资源,旅游兴村

良垌镇中塘村党支部书记全王新介绍,该村以整合村内红色资源为抓手,积极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子。村内建成中塘革命纪念馆,设置有党代表工作室、党员活动、教育培训、图书阅览、党员群众服务场所;倡导便民惠民,便民服务中心成为村情民意联系、政策法规宣传、村民谈心说事的文化中心;以“经济联合社+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积极打造现代农业观光区,实现采摘农业带动旅游业,旅游业促进农业走向高产值的双向良性互动。

石角镇强化“红色党建”引领,推动党建产业共融、三产融合发展的思路,大力推进山底红色革命教育基地建设,整合山底红色资源、农业资源、自然环境资源、民俗文化资源、感恩文化资源等,推动传统产业向现代休闲生态观光农业转型,打响“湛江最北极,飞地好风光”红色乡村旅游品牌,推动红色乡村旅游业发展。

“荔枝筹款”,共建新村

青平镇青山脚村是荔枝种植大村,面积达1800多亩,人均约1.6亩。一直以来,该村已形成一个不成文的“惯例”——种植户每售出1斤荔枝就会向村集体捐资4分钱,用于村中公共设施建设。收成好的时候,这笔捐款可达到20多万元。

村民说,“4分钱算不了什么,大家贡献一点,积少成多,村里办事就容易了。”与此同时,该村通过政府奖补、乡贤支持和村民集资等方式,共筹集资金500多万元,以整村推进的方式对全村村道、路巷和出入口进行规划改造,新铺设硬底化村道10公里,建成一个面积25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长约70米的文化长廊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大道,新农村建设成效明显。

乡贤反哺,记住乡愁

在高桥镇平山岗村乡贤陈昭荣的带领下,众乡贤反哺家乡,村民也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一年就自筹资金53.8万元,建设了青龙桥、村牌,完成了以桃花溪为中心景点2公里的疏渠建设工作。在溪边种上桃树,硬件配备和软件优化双管齐下,以“记住乡愁”为主题,深入挖掘村庄文化底蕴,把敬老精神融入宗祠修复,农产文化融入村容美化,乡村记忆融入泥砖瓦房修整,村中怀旧物品恰到好处地点缀了村容村貌。目前,该村从省定贫困村变为道路干净整洁,绿树成阴的新农村。

过去这几年是廉江城乡建设发展最快的一段时期,该市大力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统筹抓好乡村振兴和城市提升,以加快城镇化进程为主线,以实施城乡建设大提升行动为抓手,坚持重点工程和民生工程并重,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完善,公共服务功能稳步提升,城乡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群众幸福指数节节攀升,为推动廉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揭英隆

人物

良垌镇良田村驻村扶贫第一书记蔡新:

让乡村扶贫“造血”功能强起来

近年来,廉江市良垌镇良田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一个传统农业村转化为农、商、贸、服务综合发展的新村。这与廉江市供销合作联社派驻该村的扶贫第一书记蔡新的不懈努力有着密切关系。

引入资金全力助推扶贫“造血”

“村内各种经营服务设施极其落后,没有固定的农贸市场、像样的购物场所、农资销售店等,农民要到5公里外的镇圩购物,生活很是不便。”

听到村民的心声,蔡新来到良田村的第一件事,就是带领工作队迅速开展全村大“扫描”,寻找产业发展的商机。凭着对该村多年来的了解和当地群众的支持拥护,他很快就在村里找到了发展的“宝地”,那就是村中传统的“露天市场”和连片的村属危房。

当时,蔡新极力建议单位把省惠农服务专项资金60万元用于助力良田村打造一个综合服务中心,最终得到廉江市供销合作联社支持,改扶贫“输血”为扶贫“造血”。一开始阻力极多,蔡新先后入户4次,组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3次,村民大会2次,凭借一颗红心和一片真诚,让全村统一了思想,拆旧建新。

带领全村经济开始“快步跑”

在蔡新的全程跟进下,良田综合服务中心及农贸市场在2018年2月成功建成并投入使用。这个综合服务中心总投资260万元,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为农民群众提供生产服务、农产品营销、公益服务等生产生活服务,并且实行供销社与良田村委合作建设的良性运作模式,所有服务场所都挂上供销社标识经营服务,所有场所服务收入60%归供销社,40%归村委会集体,增添良田村发展的底气。

超市、农贸市场开业了,农资供应站建好了,还有服装店、水暖器材店、美食饭店、美发店、卫生站、电子商务站、金融服务站、农技服务等也都开业了;家家户户到农贸市场买菜卖菜,人头涌涌,有买猪牛肉的,有买鱼虾的,有买鲜菜、咸菜的……退休老党支书陈亚富说:“感谢廉江市供销社,感谢蔡书记和他的工作队,助农服务中心建成了,群众现在足不出村便可买到以前城镇里才有的东西,太方便了。”

迄今,该中心已正常运转两年多,不仅辐射周边29条自然村,惠及2万多名村民,带动整座村子在经济发展之路上“快步跑”,更是吸引邻村的村民纷纷前来享受“10分钟生活圈”的便利,在防疫期间也成为重要卡点,让来往的村民都能第一时间领取学习科学防疫指南,助推科学防疫宣传全覆盖。

描绘农商服产业融合发展蓝图

2020年初,蔡新像往年一样惦记着贫困户的冷暖,一大早就和驻村工作队、村“两委”干部开会研究怎样让贫困户过个好年。

会后第三天,良田村委会门前就变得热闹非凡,一批又一批贫困户满面笑容地赶来领取慰问品。蔡新的工作作风一贯雷厉风行,提出的举措尤其是关系到贫困户的切身利益,会立刻跟进落实,连每一袋油米他都要自己清点后才放心。

今年除了常规的慰问外,村里还派发了5万元经营红利。全村68户贫困户,平均每人可领红利400元,其中有一户家庭最高领到2400元,大大缓解了贫困户过年开支不足的压力。有一个贫困户感动地说道:“感谢党,感谢政府,感谢一直关心我们的干部们!”

践行初心使命永远在路上。蔡新大胆开拓创新,灵活运用各种资源打造良田村扶贫“造血”产业,描绘出一幅农商服产业融合发展的美好蓝图。他的坚守,是该市68名驻村扶贫第一书记的缩影。廉江市乡村振兴工作在他们的坚持奋斗下,只会加速,不会停步。

钟英豪张铸全可富

样本

石城镇军屯村通过土地流转等措施推进美丽新农村建设

2000亩闲置荒地“转”出幸福生活

近日,笔者一行走进石岭镇军屯村,处处呈现一派繁忙的劳作景象。该村党员干部带领10多名村民志愿者,正在打扫房前屋后的卫生,平整院子,栽植花草等。随意走进一户村民家中,只见院子干净整洁,物品摆放有序。

军屯村位于石城镇南部,是铜锣埇村委会下辖的一条自然村,距离市区7公里,面积19.98万平方米,常住人口1400多人,其中党员20人。在打造“美丽乡村”过程中,该村的“关键词”始终是“党建”,以党建为统领,把党建元素融入到“美丽乡村”建设中,目前已成为石城镇人居环境整治的样板村。

“三清三拆”美了村庄环境

在“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工作中,军屯村按照“党支部+理事会+党员群众”的工作思路,坚持群众主体和共建共享,稳步推进,出动钩机、运输车等,共清理杂竹、杂木、杂草420多亩,拆除危房旧房、废弃猪栏牛舍及露天厕所513间,拆除乱搭乱建、违章建筑96宗,整治沟渠、淤泥、漂浮物和障碍物215处,新农村建设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为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新农村建设的领导核心作用,该村党员干部身先士卒作表率,展现新作为、体现新担当。村党支部书记谢志全,主动带头拆除自家的旧危房、猪栏、围墙。其他群众在榜样的带动下纷纷行动起来,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主动拆除自家的废弃猪栏牛舍及露天厕所等,腾出空地搞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

该村还不断创新新农村建设体制机制,成立村民理事会,激发农民内生动力,通过落实村规民约,整治村庄环境,约束和规范自身行为,有效保证了新农村建设群众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村民理事会会长、乡贤谢廷文捐资50多万元,其他村民自筹10多万元,全面开展“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工作,以及进行绿化、美化、亮化工程等。近年来,该村先后建好文化楼、文化广场,成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逐步完善,让村民过上城里人的生活。

土地流转鼓了村民腰包

笔者一行来到村边的广东廉实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展现在眼前的是广袤的田野阡陌,通水通电通路通渠,还有连片的高标蔬菜大棚。该基地常年生产面积为1000亩左右,其中,有生态水果基地180亩、循环立体养殖场地150亩、休闲观光基地80亩、高标蔬菜大棚33350平方米、加工厂区13500平方米。通过“公司+示范区+农民”的经营模式,该基地的蔬菜生产形成了一条覆盖加工、冷藏、冷链配送、批发、服务等环节的全产业链,是目前省内较大的集科研、生产、经营和技术咨询服务于一体的产业化示范基地。

“军屯规划乡村振兴战略,利用自己的优势走绿色农业和旅游观光之路。”谢志全说,该村支部成立后,切实发挥党支部“领头羊”的作用,积极探索适合军屯村的发展模式,把全村2000多亩闲杂的荒地、空地流转回村集体,盘活土地资源。同时,通过党员干部招商引资,引进有实力有技术的公司,投资1.66亿元开发1300多亩土地,积极发展绿色观光农业,带动全村农业转型升级。

目前,军屯村1380亩土地已全部租赁出去,租期为30年,已收到前10年的租金500多万元。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村民既有租金收入,又能在村里打工,大大提高收入。此外,村民在家门口就业,还可以照顾家中留守老人及儿童,可谓一举多得。

治理有效睦了邻里关系

作为石城镇村民小组党支部示范点,军屯村坚持党建引领,实行网格化管理,每名党员包干若干户,带头负责村庄新农村建设、扫黑除恶、基层治理等工作。广大党员干部积极亮身份、明职责、做表率,切实推动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特别是2017年,该村荣获“全国敬老文明先进集体”,村民谢廷文被评为“全国敬老爱老先进个人”。

谢廷文是共产党员,也是该村理事会会长。每逢传统大节日,谢廷文坚持为全村60岁以上的老人送礼物和慰问金,对家里发生变故的老人,他经常给予特殊资助,甚至安排专人照顾。他曾出资10多万元搭建一个临时场所,专门提供给村中的老人娱乐。后来,他带动该村乡贤捐资数百万元,建起一幢文化楼和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逢年过节邀请剧团到文化楼唱戏、举办晚会等,全村老少其乐融融。

该村老人谢大伯说:“谢廷文对我们村的贡献非常大,不仅捐款支持家乡新农村建设,还积极协调我们村与邻村的关系。过去,我们村与隔壁村是不结亲家的,在他的带动下,现在关系非常好,甚至邻村小孩都来我们村小学读书了。”

南方日报记者刘稳

通讯员谢添俊林景奎谢成浩

新闻推荐

继廉江红橙之后,廉江茶叶也成功入选2019年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 廉江“双子星”闪耀 乌龙茶闪亮登场

廉江乌龙茶基地海拔较高、空气清新,非常利于茶树生长。资料图片清明时节,正值廉江茶叶产区新茶初上市的时节。笔者从廉江市...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