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复性消费 or 理性消费疫情之下湛江市民消费观正悄然发生变化

湛江晚报 2020-04-16 10:35

市民经济生活正在有序恢复。 记者 李嘉斌 摄文/记者张丽华

逛街购物顺道喝杯奶茶,到心仪的餐厅品尝特色美食,邀上三五好友吃顿火锅,走街串巷寻找地道小吃……疫情冲击之下,这些人们正常的消费生活一度被按下了“暂停键”,人们长时间宅在家里,商家闭店,限制了不少人消费。随着各行各业复工复产,不少被憋坏的网友表示要“报复性消费”一波,尽情地“买买买”、“吃吃吃”;也有一些网友表示,疫情影响了个人收入,更倾向于“理性消费”。“报复性消费”还是“理性消费”,成为了大众热议的话题。

近日,记者采访调查发现,疫情之下,不少市民的消费观和消费方式正悄然发生改变,也开始重视稳妥的理财方式。

市民消费观趋于理性

“自从各大餐厅恢复堂食以来,我已经和家人到茶楼喝中午茶,约上了朋友去吃日式料理,还吃了一顿火锅。”作为“90后”,从事新媒体工作的市民小苏是地道的“吃货”,受疫情影响宅家生活期间,她也想过餐厅开放堂食后要来一次“报复性消费”,和朋友们畅快地聚餐,“但是目前而言,原想的"报复性消费"并没有发生,我在餐饮消费方面还是比较理智和克制的,到餐饮店堂食的次数没有特别多,还是觉得在疫情期间减少聚集性消费会更安心。”

小苏表示,居家隔离期间经常煮饭,自己的厨艺也见长了,自从恢复正常上班以来,午饭常常是自己在家里提前准备好的,“之前工作日的午饭时间,我基本上都是在手机外卖APP下单点餐,如今发现自己提前做好饭带去公司吃也挺好的,自己做的饭菜更健康和放心,不需要每个工作日的午饭都点外卖,这样更省钱了。”

采访中,不少市民和小苏一样,经此一“疫”,自己的消费观念趋于理性了,按实际需求消费,而不会随意扩大消费开支。据融360维度的调查数据显示,64.4%的受访者表示将在今后生活中保持克制,12.62%的受访者表示将缩减消费开支,表示将扩大消费开支的受访者仅有11%,大众长期消费观念趋于理性。

线上消费让更多人接受

疫情期间市民的消费习惯也悄然发生变化,“宅经济”被催热的同时,线上消费也被更多的人所接受,认可度也在逐渐提高。

家住经开区的刘女士表示,疫情期间自己的购物方式更倾向于线上,“多数网购衣服和化妆品等,也会在网上逛超市下单购买生活用品。”刘女士平日在孩子教育方面的支出较多,如今孩子的教育培训也从线下转到线上,“线上培训课程比较丰富,可选择的类型也多,可以自行上课时间,不用考虑接送孩子的问题,价格也挺优惠的,关键孩子也适应和喜欢线上学习,这段时间我更倾向于选择线上教育培训课程。”

近段时间,市民庞先生也深感自己的生活与线上消费变得更紧密了,“朋友把我拉进了各种优惠群,从群里获取各种网购、团购优惠资讯。我之前都会直接去市场或超市买牛排等食物,现在发现群里有相关的优惠,直接在网上下单购买了。”庞先生表示,自己对线上消费渠道的接纳度越来越高,通过网上购物、下单点外卖吃美食,几乎可以满足生活基本需求。

开源节流是理财核心

疫情影响了不少人的收入,在“报复性消费”还是“理性消费”成为了大众热议的话题的当下,他们表示“报复性存钱”、“报复性挣钱”才是正道。面对“你觉得将会迎来报复性消费吗?”问题,21世纪经济报道在微博发起的一项4006人参与的调查中,超过5成的网友选择“不,我觉得会报复性存钱”选项,而网友选择“现在就想买买买”选项的只有21.3%,而“跟平时差不多”的选项占比为23.9%。从事法务工作的市民许小姐受疫情影响,收入比之前明显减少了,在消费方面她已经不敢如正常收入时随心所欲地消费。“现在自己的钱包是扁扁的,感觉未来收入充满不确定性,会量入为出,按需消费,而不会冲动消费。”许小姐表示,自己更加意识到存款的重要性,想努力挣钱之余,会更加重视存款,在自己的理财计划中,要增加存款的比例,“毕竟有存款才能抵御突如其来的风险。”“如今物价上涨了,收入又在减少,原本还计划今年到很多地方旅行,受疫情影响,我只能暂缓旅行计划了。在收入不多的情况下,我更想挣多些钱,有多些收入才能继续支撑自己的旅游梦。”旅游爱好者黄小姐说。疫情之下,越来越多人的消费观和金钱观开始转向警惕消费主义。对于收入一般的普通人,消费就更加谨慎了,要勒紧裤腰带过日子。有业内人士认为,人们应该思考的是如何挣钱,提升应对风险的基本能力,挣钱应该有明确的规划,有稳定的工作、健康的身体,通过学习不断提升自身能力,即使要跳槽,也要准备足够的应急备用金。而一定的储蓄是抵御风险的法宝,人们在进行个人理财时,不妨开源节流,养成记账的习惯,储备3到6个月收入的备用金。

新闻推荐

“战疫女神”在一线绽放“她力量” 广东医两所附属医院支援湖北女护士风采

本报记者曹龙彬通讯员王丽君疫情发生后,广东医科大学两所附属医院的女医护主动请缨,挺身而出,以“她力量”之贡献、...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