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制谣言不当谣言传播者

湛江日报 2020-04-12 07:53

4月9日,有网友称湛江市某地出现群众因听信谣言大量抢购食用盐的情况。记者4月10日从市市场监管局获悉,目前全市食盐库存充足,供应畅顺,价格平稳。市民无需抢货囤积。(4月11日《湛江日报》)

疫情是当前人们最关注的话题,一些谣言也迫不及待出来“蹭热点”。近日,几条关于食盐生产的谣言,就引起了一轮“抢盐”事件。直至4月10日有关部门出来辟谣,民心稍安。

这些谣言的危害性,丝毫不亚于新冠病毒本身,其所造成的恐慌与焦虑,不仅干扰了抗疫工作的正常开展,更是给经济社会秩序的恢复“添堵”。

在自媒体时代,谣言随时可能出现“病毒式”传播。因此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我们尤其要关注“舆情战场”的动态,警惕妖言惑众。回看这次“抢盐”事件中,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谣言传播得如此快?为什么辟谣信息出来了,但有的人就是不看、不信、不转发呢?

有媒体报道,科学研究已经证明,在自媒体时代,谣言远比真相更容易传播。《科学》杂志曾发表一篇封面文章,专门分析谣言是怎样流传开去的。研究人员通过对社交媒体中几十万条真假信息进行大数据对比分析,发现无论是传播速度、传播广度还是传播深度,谣言都“完爆”真相。统计发现,谣言被转发的概率比真相的高70%。转发谣言的人数,比转发辟谣文章的人数经常多10倍以上,甚至100倍。于是得出一个结论,谣言绝大多数都是呈“病毒式”传播。

造成谣言“病毒式”传播,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谣言往往更“吸睛”、更“意想不到”,容易造成“爆点”,于是一些自媒体公众号和网友通过转发来吸引关注,更有甚者,在转发过程中不惜添油加醋把谣言炒起来。另一方面,是谣言更容易煽动情绪,从这次“抢盐”事件中可见一斑。

无论是出于哪种原因,谣言“病毒式”传播的关键都在“人”。是一个个人的接力转发、口口相传,形成了“传播链”。因此,防控谣言,不能仅靠有关部门的事后辟谣和严惩造谣者,而是需要每个人的努力。谣言止于智者,每个人都要努力成为“智者”,不造谣、不传谣、不信谣。遇到不确定的传言时,花时间想一想,不轻易相信,也不轻易转发。另一个有效办法,是多关注湛江日报、湛江云媒等主流媒体发布的权威信息,提升明辨是非的“好眼力”。

新闻推荐

红领巾“云行动”:致敬感动中国的逆行者

“我是接班人”网络大课堂观看短片。少先队员向着国旗敬礼。本报讯通讯员陈沫沫报道:近日,湛江市实验小学开展了以...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