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州灰塑省级非遗传承人莫承远:“屋顶匠人”的刀笔神功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雷祖祠的“鳌鱼拱脊”、“翘角瑞兽”,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雷州夏江天后宫脊顶的“双龙戏珠”、医灵堂的“墀头仙女图”,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麻章通明村宣封庙的“108位神仙祝寿图”……提及湛江的知名灰塑,这些作品都是绕不开的话题。它们的作者,就是雷州灰塑省级非遗传承人莫承远。
身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雷州灰塑技艺)传承人、首届湛江市民间工艺美术艺术师、第二届广东省传统建筑名匠、湛江市古迹保护协会理事、雷州市古建筑保护专家组成员、雷州市美术家协会主席,三十余年如一日,莫承远用心传承和发扬老祖宗流传下来的灰塑艺术,让一颗颗“明珠”镶嵌在这片土地的建筑上,熠熠生辉。
一构二塑三绘见功力
灰塑古称灰批,是一种以石灰为主要原料,作品依附于建筑墙壁上沿和屋脊上的建筑装饰工艺。灰雕盛行于明清时期,尤其以豪门大宅、寺塔、祠堂之上最为常见。到了现代,建筑风格的转变,使得这门技艺逐渐淡出了人们的生活。为数不多的灰塑艺人也只活跃于一些景区、仿古建筑的屋脊之上。
作为省级灰塑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莫承远至今已经历了30多年的“灰塑时光”,作品遍布雷州半岛大地,但他总是谦逊地称自己仍未完全理解和掌握灰塑奥妙,“仍在不断努力学习中”。
莫承远从小在农村长大,读初中时开始师从堂哥学画画,专门给雷剧团画背景图、屏风之类。1984年,他开始转行,师从当地颇有名气的木雕师薛如保学雕刻,一干就是几年,很多寺庙也留下他的木雕作品。
上世纪80年代末,不安分的他又迷上国画,毅然舍弃干得如日中天的木雕事业,开始学习国画。期间,他进过著名山水画家喻民东的国画培训班,还师从莫各伯、吴景辉、唐自业等书画名家,练就了过硬的本领。他的拿手好戏是快速画画,山水花鸟、飞禽走兽,往往几分钟就可见神韵。
因为国画功底扎实,作画速度快,又当过木匠,莫承远很快被当地知名灰塑艺人蔡必盛“挖”过来。从此,他走上了“屋顶匠人”的道路,并且一干就是数十年。其作品遍布雷州半岛的祠堂、庙宇,深受群众喜爱、专家赞扬。
莫承远给记者详细解读了一件灰塑作品的制作过程:制作一件灰塑作品,构图结构是第一步,在承力结构的核心部位使用钢筋、铜线塑造基本框架。第二步使用草筋灰填塞批底,完成这道工序后作品轮廓初现。第三步通过纸筋灰细化作品细节,质地细腻油滑的纸筋灰,令细节惟妙惟肖。第四步是上色,这个步骤特别注重涂色时机的把握,必须等到灰塑干到七成左右方可运动画笔。上色工具是一般的油画笔,下笔之前一定要心中有数,颜料不要蘸得过多,要细而匀称地落笔,但是又不能过多地反复,避免造成伤害。从造型,轮廓,细化,到最后上色,环环相扣且互为关联,每一步骤都至关重要。
“屋顶艺术”考验意志
与其他非遗项目不同,灰塑必须在现场制作,要求户外高空作业,日晒雨淋条件艰苦不说,对灰塑制作者的应变能力也是一种考验。完成一件灰塑作品,少则耗时数天,多则数月才成型。在这个过程中,坚持采用传统工艺和材料是灰塑传承人要守住的底线。在湿热高温的岭南地区,首先考验的是工艺人的坚守,烈日高温下的屋顶就是灰塑匠人的“工作室”。
日前,记者在雷州一新建的宗祠看到,十来米高的屋脊上,莫承远顶着烈日,在已经做好的毛坯上,一笔一笔地批灰造型,石灰在刀笔和汗水间逐渐展现出作品的形态。“我现在是给这个龙底下的云造型,如果说这个云造的不好的话,整个作品也就废掉了,所以这个工作要细腻一点,认真一点,要做得惟妙惟肖一点。”莫承远说。
灰塑这门技术,需要一定的美术功底,那些人物、鸟兽很讲究形态,学习灰塑之前需要对绘画有深厚的技艺,才能绘出生动的图像。30余年的不断学习、施工历练,让莫承远能够在没有设计图纸、立体原型的情况下,随心所欲地创作出飞龙、麒麟、天将、山水花鸟等灰塑作品。
莫承远告诉记者,灰塑集绘画、雕塑和个人修为、体力于一身,非常考验一个人的艺术水准和意志力,能够学习并坚持下来的人不多。如今整个雷州,甚至湛江地区也就几十人在传承这门手艺。而他之所以一直坚持,一来是因为自己喜欢,二来是想让更多人了解灰塑这门传统艺术瑰宝。
在灰塑制作实践中,经过多年的不断学习、实践、总结,莫承远对传统的灰塑工艺流程进行开拓、创新,并归纳出五大制作手法:减地平级法、圆塑镂空法、压地浮塑法、剔地起突法、镂通高浮法,形成了独特的雷州灰塑艺术风格。
30多年来,莫承远在雷州半岛留下数百件的灰塑作品,如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雷祖祠的“鳌鱼拱脊”、“翘角瑞兽”;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夏江天后宫脊顶的“双龙戏珠”、医灵堂的“墀头仙女图”;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麻章通明村宣封庙的“108位神仙祝寿图”;雷州徐马村王氏宗祠500多平方米灰塑中的“六国封相”、“五子登科”、“七贤九老”、“渭水访贤”等作品。尤其近年在官塘村制作粤琼唐氏始祖大宗祠的灰塑,他与多名徒弟花1年时间,完成灰塑面积达200平方米。这批作品造型、手法、技艺都发挥淋漓尽致,体现艺人纯熟的技艺和高超创作水平。1993年,国家建设部、文物局专家罗哲文、郑孝燮到雷州历史文化名城考察时,对他在雷祖祠制作灰塑作品给予高度评价,赞其为“优秀民间灰塑艺术家”。
收徒授艺传承民族精粹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古建筑保护工作的重视,雷州有大批的明清古建筑急需修缮,古建筑修复工匠需求日益增多。莫承远借此机会招收爱好灰塑的青少年进行培训,先后培养了10多名徒弟,并招进他的灰塑创作团队。
为了让徒弟易于掌握制作步骤,他特制了灰塑模板,不厌其烦地言传身教灰塑技艺。目前,其徒弟杨本明和符木雄两人已学满12年,均熟练掌握了灰塑技艺制作,能独立完成灰塑作品。
莫承远说,自己入行30多年,在最近20年中,所带徒弟总数曾超过30人,至今留下来的仅10余人。令他欣慰的是,他的徒弟杨本明和符木雄最近也被列入灰塑“非遗”传承人。莫承远表示,从现在开始,他打算让徒弟带“徒孙”,自己则把重心转到对灰塑工艺的研究上。
此外,莫承远一直致力于灰塑的宣传和传承。2010年,他的灰塑作品参加广东省博物馆举办的“天南重地,雷州文化”展;2012年,中山大学师生调研雷州古民居灰塑技艺,他为该校师生们示范灰塑技艺制作流程;2013年,为雷州市人民政府主编的系列历史文化丛书《雷州古建筑》提供灰塑相关内容;2014年,为湛江政协主编的《建筑》提供灰塑技艺手法等。
作为美术协会主席,他还积极带领协会举办各种形式的美术展览和评奖活动,挖掘、培养和扶持美术人オ,并把艺术创作与艺术普及结合起来,把艺术创作与市场推广结合起来,把协会活动和社区的精神文明创建和学校的社团活动结合起来,组织开展美术进校园、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活动,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展览、讲座等形式,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宣传正能量,助力城市创文。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黎阳明通讯员吴智雅报道:3月29日,湛江、雷州两市慈善人士爱心相约到雷州市松竹镇下坑子村,看望村民陈某的6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