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湛江之行的见闻与赞美

湛江晚报 2020-04-03 09:38

高士其与冰心合影。高士其与少年儿童在一起。从延安经广州湾前往香港

1937年全面抗战后,为了追求真理,高士其以带病之躯辗转数千里,冲破阻力与封锁奔赴革命圣地延安,受到毛主席、周总理、朱德、陈云等领导人的亲切接待。在延安,高士其继续用他的幽默、风趣的风格和豁达的乐观精神向大众传播科学知识。每次大会他都由战士背上主席台坐在毛主席身边。他的毅力与精神激励了全军将士和社会民众。

高士其在《延安回忆录》中提及这一段经历说:“中央组织部长陈云同志刚从苏联回来。他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给我,称我是赤色科学家,要给我很好的待遇,每月发给我20元零用费。当时领取高标准生活费的只有白求恩大夫和我。”还说:“有一天下午,我正在阅书,忽见有一人掀起门帘进来,我定睛一看,原来是毛主席。我急忙让坐,毛主席就坐在我的对面长板凳上。他先问几句,有什么困难和需要?我回答一切都很好,在革命的大家庭里,生活过得很愉快,很幸福。接着他侃侃而谈,给我讲抗战的形势和我们今后的任务;给我讲古典自然哲学和自然辩证法,并鼓励我说:作为革命的科学家,应该研究自然辩证法。”

高士其在延安发起新哲学会、自然辩证法座谈会。在陕北公学成立国防科学社,其宗旨是防空、防毒、普及国防科学知识。高士其写了一篇文章,题为《国防文学在陕北》,发表在《群众》月刊上。

1939年1月,高士其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当时高士其健康状况日益恶化,丧失了书写能力,同时因为日军频繁轰炸延安,物资日渐缺乏。党组织决定不惜代价送他去香港治病,等待合适时机,再去苏联。高士其对党组织给予他的关怀非常感动,说:“把我送到香港或苏联医治,有两种前途:一种是医好了,我将竭尽全力为人民服务;一种医不好,死在那里,死后请把我的尸体解剖,供医生详细研究脑炎的病状,对医学科学作一点贡献!”

4月12日,高士其依依不舍离开延安,乘坐卡车到西安,得到边区政府主席林伯渠的热情接待。然后乘坐火车,经宝鸡、秦岭、汉中、广元、绵阳,到达成都,见到多年未见的父亲高赞鼎(晚清举人)。然后5月经资中、内江、荣昌、壁山,抵达重庆,受到周总理、邓颖超的接见,并在北碚休养3个月。9月下旬,高士其乘坐重庆八路军办事处派来的汽车到飞机场,乘坐民航飞机到昆明。经地下党组织的安排,在昆明慧滇医院住院3个月。等到11月,高士其要离开昆明了。香港地下党组织陆其渐夫人庞鹤龄回香港,于是她毛遂自荐,主动去找高士其护送他到香港。他们乘坐中越国际列车,到达越南首都河内。高士其请庞鹤龄去找他的好朋友、时任河内中国银行董事长邵曾华,邵氏赠给他越币1000元,并赠送两张到香港去的船票。船从海防始发,他们坐电车到海防。

高士其回忆说:“到了海防,我住在一家靠海滨的旅馆。海防是北越最大的海港,东临广州湾。陈绍平表叔知道我来之后,当晚赶来旅馆看我。我沐浴方罢,就留他吃晚饭,有海防的海产肥美的鲥鱼,我们饱吃了一顿。第二天,他又和年轻的表嫂来看我,我们四人同乘一辆小包车到码头登上到香港去的轮船,表叔用英语同英国船长交涉说我有病,需特别照顾。他们领我到统舱去,让我躺在一个特别座位上,庞鹤龄在旁边照顾我的饮食。一路上波涛滚滚,风浪很大。过了广州湾就风平浪静了。”12月25日,他们一行抵达香港,高士其随即入住香港玛丽医院治疗。事后,高士其还曾在《陶行知先生对我的鼓励和帮助》一文中说:“由于党的爱护与支持,由于陶先生的同情和捐助旅费,由于清华同学的掩护和送行,我香港之行实现了。由昆明而河内、海防,经过广州湾,我于1939年腊冬,安抵港埠。”

再访湛江,感叹变化

新中国成立后,高士其积极参加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作为全国人大代表,他坐着轮椅到过祖国不少地方,深入农村、煤矿、少数民族和边远地区进行社会调查,每年都向全国人大提出很多议案和调查研究报告,并为他创作科学作品与诗歌积累素材。

据《湛江民间艺术志》记载,1962年1月,高士其随全国人大代表团视察湛江,同行者有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叔通、常委邵力子,著名电影演员白杨、田华。他们一行在湛江大戏院观看了湛江市粤剧团少年实验队演出的《断桥》等折子戏。又据《湛江市文化志》记载,湛江大戏院在霞山东堤一横路。前身是建于1940年的中华戏院,竹木结构,由陈卓才等人合资经营。薛觉先、马师曾、红线女等曾登台献艺。新中国成立后,重新修建为砖瓦结构,改名为湛江大戏院。座位1050个,是当时霞山唯一的文艺演出场所。“沈钧儒、高士其、白杨、田华等知名人士曾在此观看湛江市粤剧团少年演出队的演出。”1975年改称湛江影剧院,专营电影放映。

《高士其研究专集》认为从1949年到1965年是高士其创作的黄金时代,其中一个特点是“创作题材空前广泛”,因为“解放前,因各种条件所限,高士其的科学小品,主要以普及微生物学知识为主。解放后,国家的经济建设得到迅速的恢复和发展,科学技术水平提高很快,高士其也有条件广泛地接触社会生活。十数年间,他坐着小轮手推车,访遍了祖国的山山水水:从钢都鞍山,到锡都个旧;从大庆油田,到三门峡发电厂;从周口店、半坡村,到都江堰、长江三峡;从东北的小兴安岭,到湛江的鹤地水库;从呼伦贝尔的蒙古包,到五指山区的苗家村寨;从辽阔的科尔沁草原,到西双版纳的热带深林……沸腾的生活大大开拓了高士其的创作领域,建设者的创造热情、理想和实践,使他想象的翅膀搏击得更加雄健有力。”

实际上,1962年高士其的湛江之行除了看剧以及到鹤地水库,还参观了雷州青年运河、东海岛堵海长堤、湖光岩等地方。正是因为湛江给他创作诗歌提供了素材,2005年编纂的《高士其全集》收录了落款时间为“1962年2月28日”的诗歌《湛江行》,而查高士其当年在3月15日的《人民日报》上发表的诗歌《湛江行(外一首)》的落款时间是“1962年3月8日”,并增加“外一首”。根据落款时间来看,可见在《人民日报》发表的为定稿,以下的就是定稿诗句。

《湛江行(外一首)》

湛江好,好湛江,绿色城市象花园,

多少游客向往着你;多少诗人为你歌唱。

鹤地水库工程大,拦腰斩断九州江。

红色青年干劲高,开山劈岭凿河床。

桥上水漕灌田地,桥下车马任奔驰。

青年运河水长流,稻粮薯蔗庆丰收。

除尽水害驱旱魔,征服自然奏凯歌。

堵海长堤意志坚,定把沧海变良田。

热带作物花盛开,鸡鸭成群猪牛壮,

人民公社放光芒,雷州建设多辉煌。

湛江解放以后,进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上世纪50年代中后期兴建的湛江港、鹤地水库、青年运河、东海堵海大堤、南三岛连岛和防风林等系列重大工程,对于改善湛江工业、农业生产条件发挥了重要作用。湛江成为全国著名的花园城市,绿化度高,环境优雅。因此高士其的诗歌热情赞扬湛江所取得的成绩,鹤地水库的斩江、劈岭,堵海长堤的征服自然,使农田水利设施完善,稻粮薯蔗的丰收,鸡鸭猪牛的壮硕,其实就是湛江农村经济飞速发展的集中反映与真实写照。

《湛江行》的外一首是指《访湖光岩》,诗云:“山间有一湖,湖光映岩壁。唐代立庙宇,林荫蔽天日。佛像殊庄严,诗人爱古迹。万籁寂无声,休养亦胜地。”湖光岩是全世界发现的仅仅两个玛珥湖之一(另一个位于德国),是封闭式特殊类型火山口形成的火山湖,有古气候、古环境科学研究的“天然年鉴”、“自然博物馆”之称。高士其诗中所说的“唐代立庙宇”不知是否为楞严寺,而楞严寺实际始建于隋代。高士其认为湖光岩是休养胜地,确实湖光岩清爽优雅,风景秀丽,是南海之滨绝佳的旅游景点。

有文章提及,高士其再次到湛江,高兴地说:“上次到湛江,颠沛流离,九死一生;今次到湛江,当家作主,三生有幸。”笔者尚未找到这段话的原始出处。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从《湛江行(外一首)》的诗句可见高士其对于新中国成立以来湛江的发展是持赞美的态度的。

主要参考文献:

高士其:《湛江行(外一首)》,《人民日报》1962年3月15日。

李惠芳、朱美士编:《高士其研究专集》少年儿童出版社,1986年。

高士其:《高士其全集》,航空工业出版社,2005年。

骆国和:《湛江珍闻》,中国文联出版社,2006年。

叶永烈:《中国的霍金——高士其传》,安徽教育出版社,2013年。

高士其:《高士其自传》,科学出版社,2015年。

新闻推荐

营造规范有序货运市场环境

本报讯(记者陈纪臻)4月2日上午,湛江市召开货运行业乱象问题专项整治工作视频会议,传达省市相关文件精神,通报上一阶段全市...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