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科普作家高士其 两次湛江之行的见闻与感叹

湛江晚报 2020-04-03 09:28

高士其“高士其星”证书策划/何杰

统筹/许冰

主持/钱源初

文/钱源初

图均为资料图片

高士其(1905-1988),福建福州人,我国著名科学家、科普作家和社会活动家,中国科普事业的先驱和奠基人。先后毕业于清华大学、美国芝加哥大学。1934年开始发表作品,1939年1月在延安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国作家协会顾问、中国科普创作协会名誉会长、中国科普研究所名誉所长、全国文联委员、中国科协荣誉委员、第一届至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代表作有《天的进行曲》《我们的土壤妈妈》《菌儿自传》《抗战与防疫》。

身残志坚的红色科学家

1928年,高士其在美国芝加哥大学医学院从事研究时,不幸因试验感染甲型脑炎。当时在实验室里培养脑炎病毒时,一个玻璃瓶突然破裂,含有病毒的液体溅到他的脸上。病毒通过左耳耳膜侵入他的小脑,破坏了小脑的中枢运动神经。两个星期之后,病情发作,眼球不断地向上翻,脖颈僵直,手脚麻木。医院诊断他患上甲型脑炎,并有后遗症,造成终生无法治愈的残疾。从此高士其腿不能走路,手不能握笔,说话能力逐渐减退,听力也很微弱。医生告诉他还有5年时间,建议他回国休养。但他感到学业未成,依然带病坚持学习,说:“宁可丧失性命,也不能丧失学业。”在极其艰难的状况下,高士其读完全部博士课程,并加入美国化学学会、美国公共卫生学会。此后又在美国耶鲁大学公共卫生研究院进修深造一年。

回国后,高士其是全国仅有的5位微生物学家之一,担任南京中央医院检验科主任。1932年,他参与陶行知发起的“科学大众化”运动,与董纯才、戴伯韬等编写《儿童科学丛书》。高士其原名“高仕錤”,1934年他完成第一篇科学小品《细菌的衣食住行》,在署名时,他犹豫了一下,决定改用一个新的笔名“高士其”。之前他的译著都是以“高仕錤”的真名发表。将“仕錤”改为“士其”,他的本意是“扔掉人旁不做官,扔掉金旁不要钱。”后来,这成为他一生奉行的准则,也体现他献身科学的决心。他说:“我要握起笔来战斗。我要把科学知识传播给广大的人民。让人民沐浴在科学的光辉中。我要把科学的真理告诉广大的人民,让人民在黑暗中奋起,砸碎罪恶的世界,迎接那灿烂黎明的新世界。”

在全身瘫痪的情况下,高士其在轮椅上60年如一日,写下了数百万字的科学小品、科学童话故事和多种形式的科普文章。他笔耕不辍,编著了44种科普书籍,发表了800余篇文章、诗歌。他领导着数千万人的科学普及工作队伍,引导了一批又一批青少年走上科学道路,被亲切地称为“高士其爷爷”。他的科普作品、科普理论和科学精神指导着广大科普工作者,为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水平、科学素质做出巨大贡献,是广大科技工作者和科普作家的榜样。他说:“生活中如果只充满一个病字,精神便会空虚和烦恼;只有把自己的身心同壮丽的共产主义事业联系起来,生活才会变得充实而有意义。”身残志坚的高士其被称为“中国的保尔”“中国的霍金”。

1988年高士其逝世,中共中央组织部确认他为“中华民族英雄”。1995年中国科协成立“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会高士其基金委员会”,设立“高士其科普奖”,对于全国学科学、用科学的优秀青少年进行表彰。1999年,经吴阶平院士带头向中国科学院紫金天文台提出申请,经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行星中心(在美国哈佛大学)审查同意将编号3704号小行星命名为“高士其星”,这个命名仅授予为人类和平与进步作出杰出贡献的世界人士。

2005年11月1日是高士其100周年诞辰。《人民日报》刊登了题为《今天我们为什么要追忆高士其》的文章,写道:“我们追忆高士其,为他惊人的毅力而震撼,我们追忆高士其,为他高超的笔法所打动。使科学知识脱下庄重的礼服,为广大读者所喜闻乐见,他的作品立意深远而文辞浅显,小学生都可以读懂,大量拟人化的比喻、口语化的叙述,开科普创作之一代新风,《菌儿自传》《我们的土壤妈妈》等名篇佳作,成为世界科普文库中的经典。”

新闻推荐

粤106个重大项目将实施清单式管理用地指标跟着重大项目走,重大项目快批快审、批后快征、征后快供、供后快用

羊城晚报讯记者赵燕华报道:省自然资源厅2日通报,该厅1日印发2020年度服务保障重大项目清单,提出对广州至湛江铁路等106...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