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不倒,必定完成任务 徐闻县医学健康监测安置点医护人员陈银准的担当
文/图本报记者赖寒霜通讯员李海珍徐大荣
一身桔黄色的防护服、口罩、防护镜,全副武装,奋战在徐闻县医学健康监测安置点整整20天,身材高大的陈银准虽累到精疲力尽,但她咬牙坚持着。
这场新冠肺炎疫情,让徐闻县第二人民医院的同事,还有很多之前不认识她的人,都对她坚起了大拇指,给她点赞。陈银准用行动生动诠释了一名医护人员的使命担当和奉献精神。
临危受命“疫”不容辞
大年初二,轮休在家的陈银准突然被召回医院,但她没想到,由于缺少人手,她被安排到徐闻县医学健康监测安置点——华通酒店参与抗疫保洁工作。
当时正是疫情蔓延的紧张时期,过不了海的100多名湖北同胞滞留在徐闻,县政府统一安置他们在华通酒店居住,进行隔离观察。
面对组织下达的任务,她犹豫了片刻,她也是血肉之躯,存在着被感染的风险;她也有家人,她是别人的母亲,女儿,妻子。但她也清楚,这个时候总要有人上,竟然是这样,那就把困难和责任留给自己吧。
最后,陈银准毅然选择了逆向而行,接下了组织交给的任务,随即回家和丈夫一起把不知情的儿女送回乡下老家,带着丈夫的叮嘱和对孩子的牵挂,第一时间赶到安置点华通酒店,奋战抗疫一线,与另一位医护人员负责起整个健康监测安置点的保洁工作。
这一干就是整整20天,经过了从害怕到勇敢的心路历程,克服了种种困难艰苦,直到把住在酒店的第一批153个接受观察的湖北同胞安全送出酒店,最后一次把酒店清扫得干干净净。
只要不倒,必定完成任务
陈银准主要负责房间的日常清洁和楼道卫生,拆换被套枕套、擦桌椅、洗厕所、拖地板、扔垃圾等等,两栋楼118个房间只有2个人负责,人员不足,物资又紧缺,工作任务相当繁重。
每天中午12点后就要开始搞卫生,一直到完成所有房间才能脱下防护服,要连续工作4个小时以上,最长时达6个小时,这期间不能上厕所。她常常午饭不敢吃多,上班前滴水不沾,尽管每次身穿防护服都有窒息的憋闷感,但还是顽强地坚持着。一层普通衣服,一层工作服,再一层防护服,两层口罩导致呼吸困难,护目镜下满是汗水和雾气,遮挡住视线,双层手套使简单的操作变得异常艰难,一天辛苦工作下来,脱防护服的手都是微微发抖,而且浑身湿透,头发都能拧出水来。
刚到安置点的前几天特别辛苦,清洁任务繁多身体超负荷工作,加上面对的都是不认识的湖北同胞,她内心紧张,每天承受身体和心理的双重巨大压力。她随时都可以申请回去,但内心的大爱和责任让她战胜恐惧克服重重困难,坚持了下来。
第三天,她向院部报告:二院的家人们,本人已在一线坚守岗位三天,感谢领导的信任,只要本人不倒,必定完成任务!
读到报告的医护人员知道那里的艰难危险,都翘起拇指。
拼尽全力自我勉励
陈银准到安置点工作的第4天,她给自己的微信换了个名字——努力到无能为力,坚持到佩服自己!
在安置点第三天,电梯坏了,她手抱着拆换下的被套和垃圾,穿着防护服坚难地从7楼到一楼,又从一楼到七楼,直到把所有的房间和楼道的卫生搞好,上上下下不知走了多少趟,汗水从额头流入眼睛,发红酸痛,又不能擦不能揉,双腿也像灌了铅一样发沉,累得只能大口呼吸,恨不得扒掉口罩。她有慢性胃炎,因为不按时吃饭一直在痛,但是她咬着牙挺过去了,没有掉一滴眼泪。
晚上家里人打电话过来,明明痛得气都不敢喘,却要装得没事一样;明明想通过视频看看父母和孩子,却害怕他们看见自己脸上深深的伤痕和憔悴的模样而作罢。为了避免家人担忧,她只简单了解家人的情况就尽快地挂掉电话。
陈银准在微信里对朋友说,努力到无能为力,就是努力到把一切都做好,只要我在安置点工作一天,我就会克服困难,把我手里的工作完成,坚持到佩服自己,感动自己。
20天后,安置点的湖北同胞都健康安全,相继离去。陈银准也安心回到家时里,她说,这一经历毕生难忘,也觉得自己表现不错,坚持和完成了任务,对战胜疫情信心十足。
新闻推荐
徐闻县梅溪实验学校校长陈卫良:用责任和坚守为师生筑起安全防线
本报记者潘洁婷春节假期期间,徐闻县梅溪实验学校校长陈卫良虽身在南昌,但心系徐闻,早早开启了“上班模式”。在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