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中的湛江制造
高质量发展,等不起、慢不得。作为“主攻”的制造业,必须抢攻。
3月6日印发的《湛江市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下简称《计划》),就是湛江制造的一记“抢攻”。
一记“抢攻”,后劲无穷。拳拳到肉、字字千钧,打出了湛江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爆发力”和“精气神”。
第一招:集群强链,聚力而发
聚力而发,出招才有爆发力。产业集群化是产业现代化的主要形态。湛江要建设制造强市,必须做强优势支柱产业,围绕重大项目开展强链补链延链,壮大配套产业规模,打造更多百亿元级、千亿元级产业集群。
●打造四大临港产业基地。以高水平建设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为契机,以打造宝钢湛江钢铁、中科炼化一体化、巴斯夫精细化工一体化、森工造纸四大临港产业基地为重点,全力推进重大工业项目建设攻坚,围绕大项目和主导产业延长上下游产业链,打造世界级绿色环保高端沿海临港重化产业基地。
●打造五大传统产业集群。推进产业链协同创新,深入实施《湛江市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计划》;加快广东省小家电智能制造区域创新中心和廉江小家电、吴川羽绒公共服务平台“一中心两平台”建设,以点带面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致力打造小家电、羽绒、农海产品、特色食品、家具五大传统产业集群,每年推动200家以上工业企业开展技改。
●培育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聚焦新材料产业、海洋生物医药和现代南药产业、海工装备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形成新的产业支柱。
●大力推动“小升规”,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加快出台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认定办法,支持中小制造企业通过上下游配套、分工协作等方式进入领军企业的生产体系,培育众多专注细分市场、具有独特专长的隐形冠军。
第二招:创新驱动,出奇制胜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谁牵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谁走好了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计划》把科技创新摆在重中之重位置,出奇制胜占先机。
●深入实施新一轮企业技术改造。推动工业企业实施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提高奖励比例和总额上限,在传统产业推广省、市、县三级补助加融资担保的创新做法,每年推动200家以上工业企业开展技改。
●加快工业绿色发展。目前,湛江市拥有8个省级循环化改造试点园区、1个国家级循环化改造试点园区、3家国家级“绿色工厂”。继续推广工业清洁生产先进适用工艺技术,加快园区循环化改造,推动绿色工厂、绿色园区和绿色供应链全面发展,创建一批绿色工厂、绿色园区。
●推动信息产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特别要加快实施5G+工业互联网融合发展行动,打造10个以上省级工业互联网应用标杆示范项目,支持湛江高新区加快省级“互联网+制造”小镇和“5G+工业互联示范园区”建设。
●推进产学研合作和科技成果产业化。推动企业与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合作,加快建设海洋创新基地、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湛江)。鼓励和支持工业企业建立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技术中心等研发机构。加快工业设计发展,每两年举办一届工业设计大赛,引导制造企业加大对设计的投入和应用,带动产学研用协同创新。
第三招:园区扩容,重拳出击
2019年,全市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资金27.9亿元,累计投入资金304.71亿元。虽然湛江市园区建设取得良好成效,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如产业集聚度较低、土地指标缺乏、园区招商力度不够大等。
为此,《计划》重拳出击——
●推动产业园区扩容提质。深入实施《湛江市产业园区发展规划(2019-2022年)》,按“多劳多得”原则分配支持产业园区建设资金。优先支持开发程度较高的工业园区扩容,支持有条件的工业园区打造万亩园区。争取省的支持,力争每年赤坎区、霞山区扩容不少于300亩,其他县(市、区)不少于1000亩,全市不少于10000亩。
●建设一批特色园区。除打造东海岛世界级石化园区、海东高新园区、遂溪生态产业园区、奋勇军民融合园区等四大特色园区外,各县(市、区)要充分发挥地方资源优势和比较优势重点培育1-2个特色产业园区。
第四招:品质品牌,内外兼修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是市场竞争的核心。只有坚持内强品质、外塑形象,“内外兼修”,才能不断提升湛江制造的公信力、美誉度,把高标准、高品质转化为高价值、高收益。
●加快实施质量强市行动。牢固树立“质量为王”的价值导向,狠抓制造业品质革命,推动湛江制造向湛江创造转变、湛江速度向湛江质量转变、湛江产品向湛江品牌转变。加快省级小家电智能制造创新中心和小家电、羽绒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打造成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平台。支持一批行业隐形冠军、单打冠军企业提优升级,培育壮大成为创业板、中小企业版、科创板等上市挂牌企业。
●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培育有影响力的金字招牌企业,对于推动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建立完善“产地+产业+产品”的区域品牌创建机制,让越来越多的湛货品牌深入人心、风行全球。
第五招:五个支撑,后劲延绵
湛江制造业要实现跨越式发展,离不开资源要素和政策环境的全面支撑。湛江市推出的五个支撑,能让抢攻之后劲延绵不绝。
●强化抗“疫”政策支撑。认真落实湛江市《关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支持企业稳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关于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28条措施》,重点围绕稳定企业用工、减轻企业负担、加大金融支持、优化政务服务,全力为企业纾难解困,推动工业经济企稳回升,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双胜利。
●强化土地供给支撑。划定工业用地保护红线和产业保护区块,充分保障工业用地供给。全面清理供而未用的闲置土地,对重大制造业项目用地做到“应保尽保”。充分利用“三旧”改造政策,盘活存量园区土地。
●强化财政金融支撑。市财政要统筹安排资金扶持企业发展和技术改造,安排好用于配套省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资金,加快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强化职业人才支撑。贯彻落实好省即将出台的《强化广东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人才支撑的实施意见》,继续落实《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打造北部湾人才高地的实施意见》,实施创新创业团队引育“领航计划”、企业人才引育“倍增计划”等七大人才引育计划。
●强化发展环境支撑。打造市场化、国际化、法制化营商环境,建立服务企业快速反映机制和评价机制,深入实施领导挂点服务制造业企业行动。各职能部门根据职责分工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推动资源要素向制造业倾斜,及时解决制造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特别是受疫情影响部分企业不能复工,从政策、资金、税收等方面帮助他们共渡难关。
这五招组成一套“组合拳”,环环相扣、招招抢攻,为湛江制造实现跨越赢得了先手、补足了后劲。
没有制造业的高质量,就没有湛江发展的高质量。崛起中的湛江制造,挺起的不仅是湛江高质量发展的脊梁,也是中国制造、中国品牌的脊梁。湛江制造的高光表现,特别是巴斯夫(广东)一体化基地项目的落户,为湛江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打下了新的基石,也为湛江制造走向世界舞台搭起了新的桥梁。走出国门、拥抱世界,这是新时代湛江制造的使命与责任。
不负时代、不负人民,湛江制造负重前行、向阳而生!
【罗建君】(经开区管委会主任)
湛江经开区特别是东海岛,作为湛江工业发展的主战场和制造业的集聚地,必须自觉扛起打造湛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主阵地、当好主力军的历史责任。近年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坚定不移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2019年,经开区规模以上工业生产总值累计完成722.99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完成188.99亿元,同比增长7.6%。实施技术改造工业项目30个,完成技术改造投资27.93亿元,同比增长136.3%。
【盛更红】(宝钢湛江钢铁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宝钢湛江钢铁从项目落户到规划、建设、生产经营各个阶段,都体现了对高质量发展要求的落实和追求,无论是企业的“简单、高效、低成本、高质量”的发展理念,科技创新、智慧制造为主导的成长路径,还是高端绿色碳钢板材的产品定位,都是围绕“高质量”展开来的。湛江钢铁的高质量发展,要为湛江市的招商引资带来示范效果和磁吸效应,为形成“看好湛江、投资湛江”的良好态势,起到积极示范作用。湛江钢铁生产经营和建设发展中得到的一个重要启示就是,高质量发展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顾孝锋】喜利得(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
迄今为止,喜利得积极参与了中国许多重大工程的建设,包括国家体育场(鸟巢)、上海金茂大厦、秦山核电站、港珠澳大桥、及各大地铁项目等等,为全面提升供给体系质量,加快推进企业发展,公司将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紧扣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聚焦高质量竞争力现代化,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创新质量工作体制机制,构建大质量工作格局。每一位喜利得人都坚信“质量对客户至关重要,是我们的价值所在与成功的基础”。
新闻推荐
图①图②图③图④图⑤本报记者林宇云通讯员林春梅“要尽快调整状态,确保安全生产,做到节后收心、工作用心、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