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艺术源于生活(外二篇)
我们也一直在追求,追求接地气的清新明丽的文字,我们也崇尚震撼,以强烈的感官冲击为美,我们也悲天悯人,把自己放在低处,仰望星空,做一些遥不可及的梦想。
这种种情形,回过头一看,原来我们是在跟生活较劲,与环境抗争。走了长长的路之后,如果你不停下来歇歇,你可能没有意识到方向反了。我们孜孜以求的接地气,原来只是浮于生活的表层,并未深入其中,忽略了生活的本质。
唯一令我们舒心的事是放下,与生活和解,对环境友好。这又谈何容易。半夜三更,周围一片寂静,你可以听见大自然的声音,也能听见内心的声音。许多时候,我们走得很远,很快,而灵魂却远远地落在后面,你若不等她,我们就越发心虚了。
生活带给我们太多,令话题变得沉重,言语轻浮,干涩。我们一直沾沾自喜的文字表达,只因内心的虚荣。我们孤独,寂寞,像无依无靠的孩子,懦怯地走在文学的路上;缺少自信,渴望别人送上理解的目光,一点寥落的掌声,一声喝采或几个点赞,就给我们莫大的激励,就足以鼓起勇气,继续在生活的海里浮沉。
风吹过后,一切都变得虚幻,不着边际。我们一直活在别人的目光之下,这正是我们的可悲之处。我们总是喜欢研究别人,解剖生活,却总是忘记自己,忘记与自己的心灵对话,忘记如何爱自己。
走在路上,我们是否留心观察,抑或高高在上,目空一切,飘飘欲仙,仅仅因为我们擅于表达,能说会道,写出几篇掌声雷动的诗文。事实上,我们早已划地为牢,成为井底之蛙。我们并没有感知环境的变化,季节的变迁,时代风向的变换。也许我们也在思考一些深层次的东西,时常是浮光掠影,蜻蜓点水。
风从何处来,又到哪里去。我们并不知道。但艺术源于生活,我们该用什么样的形式去表达、表现,让生活的表情变得丰富,有血有肉,有诗意有美感,以至于高出生活。这是我们想知道的,锲而不舍追求的。
我们都是特立独行的个体,我们的文化背景,生存环境,生活阅历都是与众不同的。为什么我们要加入别人的大合唱,写一些别人也能写,难判高低的文字,自己的声音仿佛是别人的声音,别人的心声仿佛是自己的心声。因为我们早已在大合唱中迷失了自我,迷失了灵魂,像迷路的孩子,随波逐流,找不到自己的精神家园。
用自己的声音表达,即便笨拙,粗劣,也没有什么关系,只要这声音是你自己的,从心发出的,独一无二的。刀不磨不利,手不摸不熟。“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路在脚下,迈出自己的脚步是至关重要的。在你尚未迷茫到不知所措的时候,请不要寻找拐杖和向导,那只会让你偏离自己的轨迹,进入别人的频道,终是浑浑噩噩,一无所成。
不必太在意别人的目光,即使没有掌声,我们的世界也不至于寂然无声,因为我们内心有一种声音,正在响起,渐成气候,渐入佳境。世界是我们的世界,终归是我们的世界,别人夺不走的独一无二的文字的世界,像耀眼的星星,闪烁于人类精神的高空。
写作的乐趣
大凡有过写作经验的人都会有这样的感觉,文章需要酝酿和构思。这个过程有点像女人怀孕,不是你想怀就能随时随地怀上的,期间虽然有许多偶然因素在,比如灵感乍现之类。一般而言,孕育日久,“生”下的“孩子”是健康或有残缺,想必跟吸收的“营养”有莫大关系,平时的积累与思考不可缺少。
好文章往往也不是一挥而就的。古代虽有“七步诗”的佳话,也不排除一些天才洋洋洒洒急就章,但好文章往往需要反复修改、推敲、斟酌、打磨,最后方能朗朗上口,甚至脍炙人口。所以,好文章就象能考上清华、北大的优秀尖子一样少之又少,更多的是默默无闻的寻常之辈,日以继夜地为生计奔波。因此,一般的文章,人们读过之后并没有留下什么印象,就是这个缘故。优秀的作品总是少数。
一句话,如何表达,会受写作者当时的心境影响,而一句话只要稍微将文字的顺序调整就得出完全相反的意思,甚至一个词,在不同语境下意思也完全不同。所以我们在遣词造句时,理应小心翼翼,力求做到词要达意,表达准确,不给读者造成歧解或误会。有些话,可以不必说得那么尖锐,有些话可以不需要说得太柔和,皆在于写作者拿捏其中的尺度与分寸。
象形字具多面性,在不同的文字背景下会演绎出不同的理解,这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之所在。对于文字的感觉也需要长时间的磨砺,才能准确把握与运用。一方面要不断通过阅读来扩大自己的词汇量,一方面也要注重自己平时的积累,最终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和特色。
如今真正用笔写字的人渐渐式微。随着电脑、手机的普及,也改变了写作者的写作习惯。文章大都在键盘上敲出来的,或是在手机上“手写”出来的。虽然大大提高了写作的效率,但对于习惯边写边思考的人们,这样的写作方式也许并不适合,毕竟从自己笔端更能流利地展示出自己的思想与灵感,想象与期望。
写作是一件快乐的事,当你将其作为一件快乐的事情来做的时候,其中的酸甜苦辣无疑可以忽略不计。看着自己的想法或意念转化成为一篇篇活灵活现的文字,着实是人生最开心不过的体验了。
读书的出路
我们家乡虽地处边远,却素来有崇尚读书的传统,对读书人尤为敬重。这传统恐怕要从明代大戏剧家汤显祖于万历十九年(1591年)贬任徐闻典史时,有感于当地教育落后,因而倡建此书院,并留下校训“君子学道则爱人,天下之生皆当贵重”一直传承至今。
我母亲虽然近乎目不识丁,却知道举全家之力,让我好好读书,那是恢复高考的初始。我考上了县里唯一重点中学的初一,母亲很高兴,放学回家,母亲什么活也不让我干了,就让我好好温书。
而在农村,一些人家为了供孩子读书,甚至把家里的牛、房子卖掉,就是希望自己的孩子,通过读书,走出去,将来有朝一日能够出人头地,光宗耀祖。这种望子成龙的观念,可谓根深蒂固。
而对于我们这些偏远地方的孩子来说,好好读书,考上一所好的学校,是走出贫困的不二的选择,也是天下父母的希冀所在。
我们是幸运的一代。刚上初一,改革开放开始了,母校的教学秩序也恢复正常,初中部恢复,从县城三所小学中通过考试,择优录取两个班。初中三年制,我们赶上了,高中三年制,我们也赶上了。如此一来,我们中学时代就比同龄人多读了一年书。
那时,教我们的老师基本上都是外地来的,个个老师都知识渊博,令我们敬佩有加。老师们教得认真,我们也学得勤奋。许多同学经常挑灯夜读,刻苦耐劳的身影总让我记忆犹新。
因为远离中心城市,信息封闭自不在话下,我们与外界的接触途径是看一些过期的报纸或者听听收音机,对国家正发生的深刻变革我们还懵懂无知。
好不容易熬完高考,成绩出来,老师们为了确保升学率,让我们填报志愿皆以能录取上学为首,而不考虑将来的就业与职业选择问题。我们就这样糊里糊涂进了大学,虽然有点不尽人意,但也算是走出了一条“脱贫”的新路。
时光匆匆过去,回首再看自己的足迹,才知道自己当初如果作出另外的选择,人生的道路就完全不同。可惜人生不能重来,也没有假设。比如,很多人在选择对象上,往往喜欢追求读书厉害的女生,表面上似乎充满了荣耀,而结果显示,并非幸福得不可挑剔。
我们的思维总是受到自己成长的环境与文化传承影响,这几乎决定了我们的行事风格和处事方式。读书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却没有脱净我们身上固有的观念。好的方面看,是我们的乡土情浓,差的方面看,是我们注定平庸。
如今,读书不能一下子带给我们太多实际的利益,但读书可以改变我们的思维,读书依然给我们带来诸多乐趣。读书的路,依然很长很长。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周文硕通讯员杨川林)日前,徐闻教师冯文颐在给学生线上教学过程中获悉,受疫情影响,有一名贫困户学生家中面临番...